倍可親

回復: 1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貼:忠貞/袁靈傳道

[複製鏈接]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iandao 發表於 2012-8-22 09: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忠貞/袁靈傳道

Published on 2012 年 8 月 15 日, by 守望編輯1 in 守望網路期刊第33期.

我們沒有理由以為忠貞的考驗、但以理生死的抉擇已經成為歷史。王明道等前輩的事迹並不是遙遠的傳奇,他們的遭遇仍是我們的現實。只要我們仍然不能自由的敬拜上帝,只要政權還試圖控制信仰,我們就是在面對王明道的考驗,也是在面對但以理的考驗。

忠貞

——2012年8月12日主日講章

文/袁靈傳道



講道經文:但以理書6章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今天我們要思想的經文是舊約但以理書第6章,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個故事。下面讓我們先禱告(略)。



一、獅子坑與火窯

但以理書中有兩個神跡我們印象最深,一個是第3章的火窯的神跡,另一個就是第6章獅子坑的神跡。在第3章中,但以理的三個朋友拒絕向尼布甲尼撒所立的金像下拜,就被尼布甲尼撒下令扔在火窯里處死,但上帝用他大能的手保守他們,使他們在必死的絕境中卻安然無恙,這個神跡就使神的名大得榮耀;第6章中,但以理遇到的考驗與他的三個朋友非常相似,也是要在死刑或者停止敬拜上帝之間作出抉擇,但以理同樣堅定的、勇敢的選擇忠於神,他因此被扔在獅子坑裡,但上帝同樣行神跡保守他,最終神的名又得稱讚。這兩件事異曲同工,同樣清楚的顯明了兩點信息:第一、神的兒女要忠於神,無論面對多麼強大的勢力,即使面對死亡的威脅也絕不退縮,這就是忠貞,是神所喜悅的;第二,這些事也證明了神有大能大力,他必保守自己忠心的兒女並要榮耀自己的名。



二、歷史與現實

在當下中囯的處境中,我們再來回顧這段2500年前發生的歷史,可以清楚的看到:其中記述的屬靈爭戰與信仰考驗是多麼的真切和現實。因為在我們的環境和我們的生命中同樣仍然存在著要不要入黨、唱不唱「紅歌」、加不加入「三自」這樣的掙扎和試探。下獅子坑的危險雖然沒有了,但丟工作、丟住處、兒女的前途受威脅的恐懼一點不小於面對獅子的利爪和尖牙。因此,我們沒有理由以為忠貞的考驗、生死的抉擇已經成為歷史,王明道、袁相忱這些前輩的事迹並不是遙遠的傳奇,他們的遭遇仍是我們的現實。只要我們仍然不能自由的敬拜上帝,只要政權還試圖控制信仰,我們就是在面對王明道的考驗,也是在面對但以理的考驗。



三、魔鬼的伎倆與我們的態度

    為什麼君王們熱衷指定金像要人敬拜或者強迫人離開他們所信的神呢?從政治的角度講,這是征服的手段。古往今來,這種手段在歷史上屢見不鮮。尼布甲尼撒使用它,凱撒使用它,日本人佔領東北時也曾建立他們的神社強迫中國人參拜。這樣作的用意在於征服人的精神。比起消滅肉體,佔領土地,征服精神是更加徹底,更加有效的征服。而對神的信仰則是人的精神領域最崇高的部分,是人的意志和尊嚴的根基。電影《賽德克•巴萊》里,原住民明知道勝利無望仍然奮起反抗的動力,就在於他們對祖靈的信仰,對彩虹橋的盼望。所以,一個人如果可以踐踏自己的信仰,就表明他的精神已被征服。也許他心裡還有不滿和憤怒,但他的意志已經屈服,等待他的只能是被奴役和被同化的命運。

    今天的統治者已不再樹立可見的金像,而是變換了更加巧妙的方式。例如:迫使人表態擁護、作思想彙報、進行自我批判等等。在這些行動中,權力彷彿真理的化身,作出判斷,接受懺悔,而他們對手的意志則在屈辱和恐懼中被瓦解。《生命不能承受之輕》這本書中描寫到,當局勸托馬斯醫生只要寫個簡單的保證書(而且承諾不會公開),他就可以保住地位和工作,但托馬斯寧願失業也拒不接受,因為他知道這無異於出賣靈魂。王明道牧師在第一次被捕后出於恐懼寫下了「認罪書」,但聖靈與良知清楚的見證他的不是,使他最終寧願承受二十年的牢獄之災,也要使自己的良心獲得救贖。今天我們驚異於竟然會發生和尚牧師同台唱紅歌這樣的醜聞,正像有人說的,人的墮落真是沒有極限。其實,人有如此劣行也並不奇怪。因為他們的靈魂早已在反覆的政治學習、表態擁護、統一思想中日益沉淪了。正如經上說「這等人的良心如同被熱鐵烙慣了一般。」(提前4:2)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千萬不要忽視那些看似微小的行動,例如:表態、保證等等。其實這些都不是法律的要求,而是屬靈的爭戰,我們若留給仇敵絲毫的破口,就難免生命徹底的淪陷。

有的弟兄姊妹可能會問:「面對威脅難道非要硬碰硬嗎?難道不能更智慧嗎?」我要說「這不是強硬與否的問題,而是堅定與否的問題。」中國人最愛講策略,其實往往是自欺欺人。有一個「三自」的牧師說:「誰不知道三自的章程違背聖經?我們都是假裝接受,暗中為主作工」。我要說「這樣的看法表明他既不認識上帝,也不認識魔鬼,更不了解人心」。

上帝得勝魔鬼難道還需要內應嗎?上帝不用「無間道」;如果「陽奉陰違」是聰明,那麼但以理、王明道,以及歷代為主殉道的聖徒就都是愚拙;如果「口是心非」是合理,那麼世上必將不再有「忠貞」、「執著」和「勇氣」。更重要的是,我們若同仇敵一樣善於偽裝,我們就不是代表光明與黑暗的對決,而是在參與黑吃黑的江湖。我們都是「光明之子」,我們都是「白晝之子」,行事為人就當像「光明的子女」。

其次,人若以為自己可以和魔鬼比拼詭詐實在是不自量力。豈不知魔鬼是說謊之人的父。人若想利用魔鬼,到頭來沒有不反被魔鬼利用的。你在暗中作出的妥協,必被撒但在大庭廣眾之下宣布,且要被用來迷惑他人。我們難道可以一邊傳福音,一邊為謊言作見證嗎?那些仍在「三自」體制下的牧師就是如此。求神憐憫他們,開他們的眼睛,讓他們完全歸向神。忠誠沒有三七開。

另外,沒有人可以想象「說一句謊話」,「作一次妥協」將對心靈造成怎樣的戕害。若不是主耶穌親自安慰,恢復,不認主的彼得能夠重新振奮嗎?猶大在賣主前也不曾想到他的心竟然如此痛苦,甚至比死亡更加難以承受。

所以,親愛的弟兄姊妹們,讓我們回歸聖經那清晰、單純的教導:「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太5:37),讓我們效法但以理,即使面對死亡的威脅,仍然「在他神面前,禱告感謝,與素常一樣」。(但6:10 )忠貞就是堅定、明確、毫不含糊的高舉上帝;忠貞就是勇敢、毫無歧義的宣告「除了他以外,我沒有別的神。」忠貞需要勇敢的心、忠貞需要單純的心。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相信大家都羨慕但以理經歷的神跡,但是我們若不肯效法但以理的全然擺上,我們就不是真的相信「神跡奇事」,而不過是象雅典人一樣把聖經說說聽聽。信仰是信靠的行動,信仰是選擇忠誠。求主幫助我們,但願我們在大小的考驗面前,勇敢的選擇忠於神,如此,我們才能真正經歷到「耶和華是我的牧者,在我敵人面前,他為我擺設筵席。」



四、最寶貴的美德

除了對神忠貞,但以理書還告訴我們:「這但以理有美好的靈性,所以顯然超乎其餘的總長和總督。」(但6:3)《聖經新譯本》將這節譯作:「因為但以理裡面有美好的靈性,所以各方面都比其他的監察司和總督優勝。」6章4節又說:「那時,總長和總督尋找但以理誤國的把柄,為要參他;只是找不著他的錯誤過失,因他忠心辦事,毫無錯誤過失。」由此可見,但以理的智慧能力和個人操守也是出類拔萃、無懈可擊。聖經中有很多成功聖徒的例子,例如約瑟,但以理,亞伯拉罕、雅各。上帝賜給他們能力和機會使他們興旺,甚至在外邦人中擁有顯赫的地位。在歷史上,日耳曼人征服了西羅馬帝國,但他們卻相當倚重教會和基督徒。貴族的子女在教會接受教育,基督徒任職政府的情況非常普遍,因為教會保存了當時最先進的文化。中國的近代歷史也見證神的子民對這個國家的祝福。特別是很多學校和醫院都由教會創辦,很多基督徒是專業上的佼佼者,也是社會的名流。所以上帝特別祝福他的子民,又藉他的子民祝福這個世界是真實的。但是,事業上的成功和個人的潔身自好若沒有信仰上的忠貞就不算得什麼。如果一個基督徒在奧運賽場上獲得金牌,他只感謝家人、教練、支持者和國家,他就是最大的忘恩負義者,甚至是在與世人合夥竊取耶和華當得的榮耀。如果黑暗肆虐,基督徒卻不敢為真道爭辯,他就是個明哲保身者。今天,林昭的名字被廣為傳頌,甚至令非信徒為之動容。但她不過是一名普通的北大學生,而眾多地位更高的基督徒面對黑暗卻無聲無息,最勇敢的行動也莫過於婉拒入黨的邀請,這怎能不令人唏噓。如果有人誇我品德高尚,生命中散發著人性的光輝,我若不敢承認自己不過是個罪人,我就是在為人性作假見證,也是在誤導人偏離拯救的真道。因此,「我如果掌握國家的權力,卻不榮耀上帝,我就是魔鬼的同盟,而不是上帝的僕役;我如果能醫好千萬人的身體,卻向他們隱藏靈魂的秘密,我就沒有真正的愛人如己;我若不貪污、不腐化、不搞婚外情,卻不使人將讚美歸給上帝,我就還沒有合神心意。」所以,有弟兄姊妹問:「基督徒可不可以從政、作官」。我說:「當然可以,但前提是你要象但以理那樣對神忠貞,你要有下獅子坑的勇氣。」



五、王的態度與神的美意

在但以理面對考驗這個緊張的事件中,聖經對大利烏王的描寫非常有趣。聖經記載說他為但以理「甚愁煩」;他「一心要救但以理」;他安慰但以理說:「你所常事奉的神,他必救你」;他為但以理「終夜禁食」;當他聽到但以理平安「就甚喜樂」。在面對考驗時,魔鬼會使用壓力讓我們注意困難和痛苦,但信心卻要讓我們看到上帝的同在和見證的機會。在逼迫我們的人中可能隱藏著神要揀選的子民,在觀看我們的人里,神可能早就預備他們正等待被我們的見證感動。就好象十字架下的百夫長,看守保羅的獄卒。可見,忠貞不僅是為了神的榮耀,也關乎他人靈魂的福祉。魔鬼雖然想害我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他必保守我們,也必使用我們成就他的美意。



六、結語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我們不一定都有恩賜在千萬人面前講解真理,但我們一定都有機會在考驗面前承認我們所信的,高舉我們所愛的。神的心意是要我們完全的愛他,完全信靠他,在考驗面前不辜負他。為此他願我們效法但以理,在王的禁令面前「禱告感謝,與素常一樣」;他願我們象波利卡普面對斗獸場能平靜的說出「神從未虧待過我,我怎麼可以褻瀆拯救我的君王呢?」;願我們象馬丁路德在君王和審判官面前說:「這就是我的立場」;又願我們象諾克斯的墓志銘上所寫的:「他敬畏神到了一個地步,以至於不害怕任何人」。願我們對主說:「阿們!我願效法先賢,我願追求完全!」


https://www2.shwforum.info/blog/ ... %E4%BC%A0%E9%81%93/

17

主題

2692

帖子

1504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04
沙發
BenAl 發表於 2012-8-22 21:29 | 只看該作者
林昭是JDT?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主題

5686

帖子

558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80
3
求索 發表於 2012-8-23 02:03 | 只看該作者
這個袁靈應該不在大陸吧?為主義獻身的古已有之,什麼主義都有。
但佈道者在宣揚和當局抗爭,好像和基督教教義不符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4
 樓主| jiandao 發表於 2012-8-23 10:3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iandao 於 2012-8-22 21:47 編輯
BenAl 發表於 2012-8-22 08:29
林昭是JDT?




【往事】讀林昭十四萬言書.

來源:
作者:傅國涌(杭州) 最後更新:2008-04-30 15:27:24

    林昭(1932.12.16-1968.4.29),原名彭令昭,蘇州人。在1957年的反右運動中因公開支持北大學生張元勛的大字報而被劃為右派。1960年起以「反革命罪」被長期關押在上海提籃橋監獄。1968年被秘密槍決。


  1968年4月29日,不到36周歲的北大學生右派林昭在上海被秘密槍殺。兩天後,公安上門向她母親索取5分錢子彈費。1980年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重新判決她無罪。1981年,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宣布給她平反。
    40年後,面對林昭的犧牲,世人不僅佩服她的勇氣、壯烈和決絕,更驚訝她的思想。在整個民族幾乎都陷入盲從、迷信和狂熱的時代,她沒有停止獨立思考,在獄中沒有紙和筆的情況下,她以血為墨,以白床單為紙,寫下了大量血書。現在,我們只能看到極不完整的一部分。


超越時代的思索
    筆者有幸,讀到了林昭在1963年寫給《人民日報》編輯部的長達14萬言的信(現保存於林昭親友手中,未刊稿)。她在其中提出的觀點,她對時代和中國命運的思考,她使用的語言,都超越了同時代的人。她拋棄了當時無所不在的瀰漫著火藥味的鬥爭話語,找到了自己的話語方式,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了那個時代。
    她的批判不是破壞性的,而是建設性的。她的同伴黃政回憶,1962年林昭在談到廣大農村餓死人時,就說人民公社不合國情、不合情理,應當及早解散,在農村實行耕者有其田;對於「割資本主義尾巴」,她提出應當允許私人開業經營,主張私人辦廠是她的罪名之一;她說要改變閉關鎖國的政策,加強與世界的聯繫,包括引進外資,借外債加速經濟和科技的發展。她還提出了地方自治等設想。這些今天有些已變成現實的想法,在當時的中國無疑是空谷足音。
    她最終擺脫了簡單的仇恨意識和你死我活的敵對思維:「我們反對什麼,那是很清楚的,可是我們到底要建立什麼呢?要把自由的概念化為藍圖而具體地按照它去建設生活,可不是一件簡單輕易的事情,特別是要在這樣一個廣大分散痼疾深沉的國家裡來建設它,就更其複雜艱巨!……只要生活中還有人被奴役,則除了被奴役者不得自由,那奴役他人者同樣不得自由!然則身受著暴政奴役切膚之痛、再也不願意作奴隸了的我們,是不是還要無視如此悲慘的教訓,而把自己鬥爭的目的貶低到只是企望去作另一種形式的奴隸主呢?奴役,這是可以有時甚至還必需以暴力去摧毀的,但自由的性質決定了它不能夠以暴力去建立,甚至都不能夠以權力去建立!」
    她在觀念上找到了新的出路,對自由、生活、政治都有了全新的認識。她說:「高尚的目的根本不需要、更加不可能用卑鄙的方法去達成,只有卑鄙的目的才能夠與卑鄙的方法相得益彰地『配套成龍』。」


從右派到「反革命」
    林昭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她是在中國這塊土地上一步步走過來的,她也有過輕信、迷狂和個人崇拜,甚至不惜與家庭決裂。直到1957年之後,她才開始反省,開始追問,開始尋找,最終回歸了良心,回歸了人的本性,回歸了生活本身。
    1957年5月北大鳴放時,她並無右派言論,只是在張元勛等人遭到圍攻時,挺身而出,說了幾句公道話。她也參加了學生刊物《紅樓》開除張元勛的簽名。但終未能倖免於右派的命運。她在寫給妹妹的信中說:「當我加冕成為『右派』后,你是無論如何也不能體會我的心情的,我認為我熱愛黨的程度是壓倒一切的,沒有任何事物可以與之相比擬。我不能忍受它對我的誤解,而且誤解得那樣深。」
    1958年7月,當右派同學劉發清痛苦得吃不下飯時,她開導說,自己一開始也是吃不下、睡不著,還自殺,現在想通了:「這不單是我個人的命運問題,北大劃了多少個右派?全國有多少?」「反右鬥爭還在全國進行,它的性質、它的意義、它的後果、它對我們國家、對歷史有什麼影響?對我們自己有什麼教訓?我現在還搞不清楚。但我要認真思考,找尋答案。」
    她不顧自己的處境,為大躍進等原因造成的大飢荒憂心如焚,和一些志同道合的青年右派一起辦了油印刊物《星火》,堅持說出真相,並給領導人寫信,試圖以微弱的力量阻止悲劇的蔓延,終於以「反革命」罪被捕入獄。
    她通往1968年4月29日的路,就此開始。


「我是個人」
    自從1960年入獄,林昭就對自己的處境有著清醒的認識,她在這封長信中寫道:「我很知道反抗者在我們的制度下意味著什麼,而走反抗者的道路在我們的制度下又將遇到些什麼。」對於自己的結局,她早有預感,做好了心理準備。1966年,她對前來探監的張元勛說:「頂多也就是死!他們殺機已定,哀求之與痛斥之,其結果完全相同!」1968年,當她被折磨得只剩下不到70磅,大咯血,最後一次被送進監獄醫院時,對她懷有同情的醫生悄悄說:「唉,你又何苦呢?」她則輕聲答以「寧為玉碎」。
    她熱愛生,但她只能作為一個人活著。她有個說法,祖先已從猴子變成人,「我這不肖子孫無論如何,斷難再從人變為猴子」。
    她不願意任人擺布而苟全,也就是不願意變成人家手裡的一張牌。她曾對審訊者說過在獄中做的怪夢:「魔術家跳上跳下,不斷對我揮舞著魔棍,並指著一個木框子叫道:『進去,進去!變成我的一張牌——我正缺一張黑桃皇后!』但我叫得比他更響:『我是個人,知道吧?不是誰手裡的牌!黑桃皇后?!你就是讓我當金花菜老K,我也不幹!』」「我是個人」,這是她的底線,不容突破,不可妥協。她在忍無可忍、多少鐐銬加身的情況下,對獄警發出的最嚴厲的責問也只是:「你們究竟是不是人!?是不是人生父母養的!?」
    她說自己的思想和方法等都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東西,但她同時說:「我不曾理性地去考慮和制訂它們:這與其說是由於政治上的幼稚和不成熟,毋寧說是由於青春時代剛毅熱烈的氣質!雖然這二者也許不可分開。過去對著人們我也不止一次坦然承認:這個青年反抗者所作的諸般戰鬥行動,大都源於直覺——感性,而不是源於理性。理性在我只不過是或用以檢驗、反省以至理解感性的決定罷了。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深感性,然而絕對無法代替感性!」
    這段自白是理解林昭最後的道路和抉擇的一把鑰匙。她從來無意於做政治家,也做不了那種政治家。她被秘密槍殺前,曾幾次在獄中自殺未遂,其中一次是1964年2月5日,因不堪凌辱,吞藥皂求死,急救過來,獄方責怪她:「你也是搞政治的,怎就沒有點兒政治家風度?」她回答:「可惜林昭不是政客」,「本來不懂啥子政治,到了被逼無奈闖進這灘不是人下的渾水,初志仍不過是憑著書生本色的一領青衫一腔熱血。……要作個有『風度』的『政治家』,或者乾脆地說:作個專門玩兒利害的冷酷的政客,自認不僅完全不是料坯,更毫無培養前途!」


「我怎麼能認錯」
    她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她的不認錯,多位同學都提到,「反右以後,她死不認錯,她是北大惟一不認錯的」。入獄之後,「有人對她說:你只要承認一句自己錯了,就可放你出去。她回答道:『不,我沒有錯,決不向邪惡低頭。」她母親勸她「孩子,你就認個錯吧,不然,他們會殺死你的」。她回答:「我怎麼能認錯!我沒有錯!」
    她在信中自述:「林昭這份難移的該死的本性就是這樣!——遇到外來的侵犯鎮壓之類,首先想到的永遠只是反抗而不是其他什麼!」「不怕你們把林昭磨成了粉,我的每一粒骨頭渣兒都還只是一顆反抗的種子!」獄中人們都說她「有那麼股子勁兒」,她自稱這不過是「一股子書生氣」,也就是她自己說的「感性」,這是她全部的力量源泉之一,本也是人身上最可寶貴的東西之一。


「有理都是林昭的」
    1962年,林昭在保外就醫期間為什麼要給北大校長陸平寫信?她在獄中為什麼要一而再地給上海市長、給《人民日報》寫信?不是因為她幻想會有什麼結果,她解釋說:「我確知我的呼喊不會有任何回聲……然而林昭必須對自己的一切行為包括語言負責!有了這封給北大校長的信介於其中,將來編起文集來,從『思想日記』到『我們是無罪的!』,再到『我呼籲,我控訴!』,這其間的一貫脈絡就極其分明而一望可知,而且這年輕人完全占著個『理』字!……沒理都是你們的!有理都是林昭的。這個年輕反抗者不僅處在有利於占理的地位上,而且行事凡百皆先求得占理!理直則氣壯!三人抬不過『理』字兒!有理且能打得太公,況其餘乎!」
    她對審訊者說:「利害可以商榷,是非斷難模糊!」「一切皆可引相對論,惟是與非斷斷不能二一添作五。」「是非之間絕無任何調和折衷的餘地」。所以她只能選擇向死而生。她驕傲地宣稱自己作為反抗者所持的態度「相當光明磊落,甚至允稱俯仰無愧!——可對世人,可質天日!」


回歸人性
    在 1957年以後的11年中,她之所以一步步地能在觀念上攀得更高,走得更遠,甚至把同時代其他人都甩在後面,關鍵還是因為她人性中最真實、最柔軟、最美好的一面從來沒有被磨滅,反而在嚴酷的現實中被激活、被喚醒,她嚮往人的生活的願望,決定了不能苟且、不能屈從。加上她天性中就有的對自由的追求和她認死理的氣質,這些合在一起,決定了她的命運。
    她幾次說:「因為這一份該死的『人性』,正是造成林昭本身之悲劇的根本原因!」「作為林昭的個人悲劇,那是也只好歸咎於我所懷抱之這一份該死的人性了。」她的全部追求包括她的犧牲,歸根結底,可以說都根源於她的人性。
    不了解這一點,就無法理解她的寧為玉碎,她這樣選擇不是因為否定生活,恰恰相反,是因為她太珍視生活、太珍愛生活了。她之所以反抗到底,完全基於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她說自己反抗的全部根據只是一條天人共許的鐵則:「被踐踏的公義必須得到伸張!這也就是我常愛提說的生活之價值觀的基本內容之一部分。」
    她憎惡與人的生活相對立的一切,她在送給一位同學的照片背面題了8個字:「什麼是美?生活本身。」她理解的生活不是一個空洞的不著邊際的名詞,而是有著美好而充實的內容,在她的同學、友人的記憶中,她是一個很懂得生活並且會享受生活的人,一個有著豐富情感的人,她愛喝酒,愛吃,在獄中她給母親的信中還能一口氣開出幾十種不同吃法的食物來,她喜歡跳舞,會隨便採摘野花戴在頭上,她會自己動手裁剪衣服……她對生活一直保持著美好的感覺。


幼承庭訓
    從林昭的家世、成長曆程來看,她深受母親許憲民的影響,而她母親又深受她大舅許金元——一位在「四一二」事變中被殺的早期共產黨人的影響,她妹妹說她身上有「家傳的政治基因」。她多次講到自己幼承庭訓,其中之一「就是必須對自己的一切行為負責」,從來不怕擔負自己應負之責。她在讀中學時就參加了左傾的「大眾讀書會」和「大地圖書館」,類似中共的外圍組織,讀過馬列的書和毛澤東的《論聯合政府》、《新民主主義論》等手抄本。1948年暑假,她甚至做過三天地下黨員,只是因為對秘密工作原則缺乏認識,失去了組織關係,為此懊悔多年。她滿懷希望地迎來1949年,一心上進,為此不去上大學,不惜跳窗從家裡出逃,還曾無中生有地揭發過母親。
    她的父親彭國彥,受過英國教育、「沾上了威斯敏斯特的民主氣息」,在國民黨時代有過從政經歷,一直清廉耿直、潔身自好。多年以來,父親在林昭心目中只是一個「反動官僚」,直到她成為右派,回到家中后,才與父親有了更多的交流,她對父親產生了愧疚、親情和敬仰。林昭第一次入獄后,她父親選擇了自殺。1962年,同學羊華榮見到保釋中的她,發現她頭上戴了朵小白花,問她為誰戴孝,她說是父親。「我說:過去你不願提你的父親,現在怎麼成了孝女,她只是笑笑。」父女之間的這些交流在她身上開始生根。她第二次入獄,到精神病院做鑒定,她對院長粟宗華說:「我父親曾對我講,利用青年人的純真熱情搞政治是最殘酷的。……歷史將宣告我無罪。」
    她讀過《揚州十日記》,深刻地覺察到民族的悲劇「仍不過是歷史之一貫性的延續」,「幾名清兵就可以趕著一大群中國人去宰殺,——像趕豬羊似地驅叱而行;到了地方喝令跪下便一齊跪下,聽待人家拿著刀從前排逐一殺起而竟俯首帖耳得沒有一個敢動!唉!中國人!中國人!!中國人啊!!!是故當讀著辛亥革命先驅者陳天華的《警世鐘》、《猛回頭》,秋瑾的遺詩以及林覺民《與妻書》等時,這個未失赤子之心的年青人(按:此為林昭自稱)不知多少熱淚如注、縱橫狂流沾濕篇幅!」她由衷地景仰這些殺身成仁的先行者,並自覺地接續他們的精神脈絡,這是她重要的精神源頭之一。但僅有這種資源,她只能走向以暴易暴的反抗之路。


為了迷途重歸的良心
    林昭早年就讀的蘇州景海女中,是一所教會學校。可以說,是基督教給了她內心的光亮和力量,使她流自己的血,卻不想以血還血,而只是以自我犧牲的方式守護她深愛的一切。即使對於向她直接施暴的人,她心中也沒有產生你死我活的念頭。
    1949年,她從景海女中畢業后,脫離了教會。1951年參加土改工作隊時,她曾以「中央的通知」名義警告牧師,凡進行土改的地區應停止一般宗教活動。打成右派后,她開始逐漸回歸,右派同學羊華榮跟她議論無神論和宗教等話題,「有次談到基督教時,她說:你不要貶低上帝,我信奉基督教。」
    她曾講過林肯救一頭陷入泥沼的豬的故事,有人稱讚林肯,有人說林肯做得不值,而林肯只是回答:「我不是為那口豬,我為我自己的良心!」她稱自己所做的一切,也只是為了「迷途重歸的基督徒的良心」。
    1958年到1959年,她在人民大學資料室監督勞動時,每個星期天,她幾乎都要帶朋友甘粹到北京王府井大教堂做禮拜,並給毫無宗教知識的甘粹講聖經故事。甘粹認為:「她從小信的是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反右是不平等的,不公平的。為了這個不公平,她出來替他們說話。」
    她在獄中一度和基督徒俞以勒同室,成為好友。這大概是她在獄中最開心的時光。她自稱是「一個奉著十字架作戰的自由志士」,在追思被刺殺的美國總統肯尼迪時,她說;「作為基督門徒,我們各人誠實的靈魂無論何時永遠共同呼吸、居住而活躍在基督的愛里。」
    她自知有肺病,但不願治療,她說:「作為基督徒,我的生命屬於我的上帝——我的信仰,我的教會——我的神靈,從這個意義上說,我是願意甚至希望從自己中學時代的導師、帶領我受洗進教的美國傳道士那裡得到對於肺病的藥物治療的。」「既然我的生命屬於上帝,而且已經活過那麼些艱難困頓至於嚴峻地殘酷的日子,那麼,無論病軀怎麼衰弱,假如上帝要使用我而要我繼續活下去,我一定可以活得下去!……而假如上帝需要我成為一個自覺的殉道者,我也只會發自衷心地感激施賜與我這樣一份光榮!」很顯然,她把自己當作一個殉道者,在信仰中獲得升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5
 樓主| jiandao 發表於 2012-8-23 10:35 | 只看該作者
jiandao 發表於 2012-8-22 21:35
【往事】讀林昭十四萬言書.

來源:

北大傳統
    我們同時不能忽略她的另一個思想資源,那就是北大傳統對她的影響。1954年,她以江蘇省總分第一的成績考入北大中文系新聞專業,深受古典文學教授游國恩的賞識,建議她改為文學專業。因為她的文學才華,她成為北大校刊、《北大詩刊》和《紅樓》雜誌的編輯、編委,在北大度過了愉快的三年。她曾寫過一詩《沿著五四的道路》:「北大的老鍾,它曾在我們的時代的交響樂章里,奏了一支烈焰狂飆般的激情奏鳴曲……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蔡元培、李大釗這些北大先驅在她心目中有著沉甸甸的分量。她在成為右派、自殺獲救后,憤怒地質問:「當年蔡元培先生在北大任校長時,曾慨然向北洋軍閥政府去保釋『五四』被捕的學生,現在他們卻把學生送進去,良知何在?天理何在?」她在1962年暫時出獄期間給北大校長陸平寫信,無非也是要重申北大傳統。
    在1957年的風暴來臨前,她在北大的《紅樓》雜誌第三期發表過一篇《種籽——革命先烈李大釗殉難三十周年祭》,其中引用了李大釗早年的幾段話:
    禁止思想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思想有超越一切的力量。監獄,刑罰,苦痛,貧困,乃至死殺,這些東西都不能鉗制思想,束縛思想,禁止思想。……你要禁止他,他的力量便跟著你的禁止越發強大,你怎麼禁止他、制抑他、絕滅他、摧殘他,他便怎樣生存、發展、傳播、滋榮……
    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網開三面」地把我們解放出來,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抗拒衝決,使他們不得不任我們自己解放自己。不是仰賴那權威的恩典,給我們把身上的鐵鎖解開;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從那黑暗的牢獄中,打出一道光明來!
    這些話曾引起她深深的共鳴。這些思想資源也化入了林昭年輕的血液之中。後面這一段,她成為右派后還曾抄在日記里,從她最後的抉擇來看,她走的無疑也正是這樣一條自我解放之路。思想自由,正是北大最珍貴、最重要的傳統之一。林昭無疑也是屬於這個精神譜系的,她是這個鏈條上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
    1957年春天,在紀念李大釗殉難30周年時,林昭曾寫下這段話:
    魯迅先生說:路是人走出來的。但如果沒有第一個,也便沒有後來的,也仍然沒有路。而那第一個遵著遙遠的火光,走進沒有路的地方去,直到倒下去,還以自己的鮮血為後來者劃出了道路的人,將永遠、永遠為我們所崇敬。只要這條路存在一日,走在路上的後來者,便再也不會忘記他的姓名!
    整整40年後,我們同樣可以用這番話來紀念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6
 樓主| jiandao 發表於 2012-8-23 10:4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iandao 於 2012-8-22 21:47 編輯

光榮與屈辱:林昭被殺42年忌日


2010年04月29日 15:41:22

分類:未分類


文化 歷史

  光榮與屈辱
    ——讀林昭批註的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檢察院起訴書

    傅國涌
  
    【今天是林昭被殺42周年的忌日,謹以這篇舊文紀念她的在天之靈。】
  
    1964年12月2日上午7:50,林昭在上海第一看守所接到了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檢察院起訴書,指控她是「『中國自由青年戰鬥聯盟』反革命集團主犯」,這一天離她1960年10月24日被捕已有四個多年頭。1965年5月31日,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判處林昭有期徒刑20年,6月1日,林昭刺破手指,用鮮血寫下一份《判決后的聲明》。此前,她在起訴書上寫下大量的批註,嘲弄「夫自有政治起訴以來,未有如此之妙文也」,對於強加在她頭上的那些罪名一一進行了辯駁。對於這份起訴書和她寫下的奇文,我有幸在一位朋友那裡看到這一文獻,願與讀者朋友分享。
  起訴書第一段是林昭的簡歷,她共有7處批註,她在「官僚資產階級出身」后寫了「不知所云」四個字,在「學生成人大學文化」后批註:「就是1957年給你們那臭名遠揚的所謂反右運動也者迫害中斷了學業的!」在「1950年起參加土改、五反工作隊」後面,她寫道:「確證這名『被告』一未經約受訓、二非台北派遣,而是當初被你們所煽惑利用的天真純潔的追隨者、盲從者之一!」在「1957年因反黨反社會主義而淪為右派」後面,她批註:「極權統治者所慣用的偽善語言,其顛倒黑白而混淆視聽可謂至矣!這句話正確地說,應該是:1957年在青春熱血與未死來[ml1] 之良知的激勵與驅使之下,成為北大『五一九』民主抗暴運動的積極分子!」
    起訴書第二段指控林昭的罪名,她有兩處批註,在「『中國自由青年戰鬥聯盟』是一個有組織、有綱領的反革命集團」後面,她寫著:「飽食終日,無所事事,捉影捕風,白日見鬼!估價恁高了!其實不過是我輩一些黃毛丫頭、黃口小子湊起來的無聊兒戲而已!」(後面的評註中她還自贊「中國自由青年戰鬥聯盟」這個名稱「清新可喜不落俗套」。[ml2] )在 「主犯林昭犯有組織反革命集體[團][ml3] 、進行反革命宣傳鼓動,勾結帝國主義為敵人供給情報、策劃偷越國境和煽動在押犯人暴動等,破壞社會主義事業,陰謀推翻人民民主專政的嚴重罪行」一句後面,她注「官僚昏逆、語無倫次,都是抬高了黃毛丫頭的身價,三生有幸,不勝榮幸!」
  起訴書第三段開始列舉林昭的具體「罪行」,她至少有16處批註,針對「早在1957年,我黨整風期間,被告林昭在北京大學就參加了以張元勛為首的反動集團,以自由出版為名,搞起了反動刊物『廣場』,藉此向我黨和社會主義進攻」這一句,林昭批註:「豈僅參加而已哉!據說還是『廣場』集體的『幕後軍師』呢!」「借用我們少年英雄中一位闖將的話來說:『假如那所謂的社會主義只意味著對於人的凌虐、迫害與污辱,那麼,反社會主義或進攻社會主義就決不是一種恥辱!」
  當起訴書指控她和「廣場」反動集團中的右派分子預謀由陳奉孝偷越國境勾結帝國主義,陳在偷渡時被捕,以後張元勛等也相繼被捕,她寫道:「當時我們缺乏一些鬥爭經驗。在與此陰險刁徒老奸巨滑、詭謀多端、手段惡毒的極權統治者作交手戰之過程中,這一個弱點就益發突出,並在一竅不通程度上造成了我們的失敗。但這並沒有什麼值得奇怪之處。更其不是我們的恥辱!初生之犢,雖敗猶榮!」
  起訴書指控林昭「隱蔽地繼續活動」,她自註:「我盡自己之一分力量,做成應該做的事情!」起訴書接著指控林昭代表「廣場」反革命集團與蘭州大學右派分子張春元等組成反革命集團「中國自由青年戰鬥聯盟」,在上海、蘇州等地多次商討出版以《星火》命名的反革命刊物。林昭有多處批註,她首先大力讚美「五一九」:「『五一九』的旗幟決不容其顛倒!『五一九』的傳統決不容其中傷!『五一九』的火種決不容其熄滅!只要有一個人,戰鬥就將繼續下去,而且將繼續到他的最後一息!」對於《星火》,她說:「其實那才不過是一本極其泛泛的油印小冊子,抗戰勝利以後,在國民黨統治區不知多少像這樣的小冊子!——由學生和一般社會青年出版的,而其內容對於當時現實的針對性及批評不知要比《星火》強烈而尖銳到幾多!可能是因為蔣介石並不實行糧食統購政策,所以他們的警察特務總算也還不餓得發燒而不曾去找那些出版者的晦氣!」
  起訴書第四段主要指控林昭被捕后「不思坦白認罪」,1962年3月保外就醫后「仍堅持反動立場」,繼續進行「反革命破壞活動」,她給北大校長陸平寫信被歪曲為「恐嚇信」,林昭批註「語妙天下!豈但前無古人,敢謂後無來者!其神經衰弱精神錯亂之程度確是應該去精神病院作特別治療了!」她給上海市靜安區法院的書面答辯也成為了「反革命」罪行,她在批註中指出:「第一,極權統治下的『反革命』這個名詞,缺乏最最起碼的原則性與嚴肅性!第二,極權政治本身的殘暴、骯髒和不義,使一切反抗它的人成為正義而光榮的戰士!第三,特別對於我們這代青年來說,問題完全不是我們對統治者犯下了應該受到嚴肅譴責的罪行!」她的監獄醫院牆上寫下的「自由吟」五章也成了「反革命詩詞」,「生命似嘉樹,愛情若麗花;自由昭臨處,欣欣迎日華」 [ml4] 就是其中之一,她的批註說:「他日倒也請天下人評評看,這算那一道的『反革命詩詞』!?作者自己看到至少是並不見得比『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盡折腰』更陳舊、更落後和更反動的!」她起草的「中國自由青年戰鬥聯盟」綱領中,提倡「私人設廠的經濟路線」,「妄圖收羅各地右派分子,在我國實施資本主義復活。」她批註:「正確地說是:計劃集合昔年中國大陸民主抗暴運動的積極分子,在這古老而深厚的中世紀遺址上掀起強有力的、劃時代的文藝復興——人性解放運動!」

起訴書接著指控林昭重新收監之後,「仍堅持反動立場,與人民為敵」(林昭注說「自作多情得令人噁心!『人民』在公廁里!此外更無『人民』的氣味可言!」),「在監獄中又用高聲呼喊的方法,煽動在押人犯暴動。」並先後寫了「惡毒污衊我黨和人民民主專政」的《牢獄之花》、《提藍橋的黎明》、《血花》等「反革命」詩詞、歌曲、標語、口號。在起訴書列舉了證明上述「事實」的人證、物證後面,林昭批註:「按所謂馬列主義原則來說,『法律』者,『統治者的意旨』而已!反抗即大罪,爭自由即是大罪,要人權更是大罪,何需什麼『人證、物證!?』要說『證』哩,1962年8月29日[?][ml5] 初次被傳出庭時,當場交上的一本《各國民權運動史》,不知是否亦在『罪證』之列?」 [ml6] 林昭很喜歡這本《各國民權運動史》,一定從中汲取了資源和靈感,她在起訴書最後的「隨案附送大批罪證」後面,再次批註:「不知前述那冊『世界民權運動史』可在其內,那是我的書,我還要呢!慎毋遺失為便!」也只有在提到這本書的兩處,她的批註露出了一種溫情,而不是金剛怒目、針鋒相對。
  1968年4月29日,不足36歲的林昭在上海被槍殺。近40年來,中國大地上發生了很多變化,主要是人們的物質生活方式,特別是娛樂方式方面。那都是熱愛美、熱愛生活的林昭所難以想象的,但她想不到的恐怕是近40年了那個任意奪去了她生命的極權體制依然沒有什麼實質性變化,這個體制擁有暴力就擁有一切的邏輯沒有變,這個體制與所有獨立思想為敵的思維方法沒有變,這個體制任意侵犯人權的慣性沒有變。也正因為如此,林昭在1964年12月的起訴書上寫下的批註,今天讀來仍然不失為一篇驚心動魄的大文章,這是中國式的表述,批註、點評、隨想,和前蘇聯、東歐那些反抗極權社會的仁人志士從容不迫、嚴謹系統的思考不同,它是東方的,我從中能看到江南讀書人在明末清初反抗滿清南下時的那種血脈賁張,能看到清末民初光復會志士同樣熱血澎湃的勇氣和骨頭,這大概就是支撐中華民族代代相續的精神底氣,林昭生當無比黑暗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她的反抗註定了是以生命為代價的,這一點,她在這份起訴書上批註時也許就明白了,她不願意苟且偷生,她要像一個人一樣活著並死去,她直接的反抗,代表的是人間沒有斷絕的正氣,她用血寫的文字,每個字都是對極權統治者永遠的挑戰。今天,林昭還沒有過時,因為她期待的時代仍然沒有降臨,自由之花還沒有開放,在她長眠的土地上,苦難沒有成為歷史,與其說林昭是過去時,不如說她是現在進行時。明天,林昭也不會過時,儘管我知道林昭的道路不是唯一的道路,林昭之外,還有從顧准到李慎之的道路,還有其它的道路,但是如果不是林昭的出現,我們這半個多世紀的精神史將只剩下屈辱,沒有光榮,可以說,林昭用血書寫的正是歷史光榮的一面。你可以選擇與林昭不同的道路,但在林昭的亡靈前面,你只能保持敬意。
  2006年6月11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7
 樓主| jiandao 發表於 2012-8-23 10:51 | 只看該作者
求索 發表於 2012-8-22 13:03
這個袁靈應該不在大陸吧?為主義獻身的古已有之,什麼主義都有。
但佈道者在宣揚和當局抗爭,好像和基督教 ...

即便你沒有興趣「自由的敬拜上帝」,難道對於「政權試圖控制信仰",也無動於衷嗎?哈哈,那還「求索」什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主題

5686

帖子

558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80
8
求索 發表於 2012-8-23 20:44 | 只看該作者
jiandao 發表於 2012-8-23 10:51
即便你沒有興趣「自由的敬拜上帝」,難道對於「政權試圖控制信仰",也無動於衷嗎?哈哈,那還「求索」什 ...

我當然支持信仰自由。但基督教不是主張尊守王道的法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

主題

2692

帖子

1504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04
9
BenAl 發表於 2012-8-23 22:56 | 只看該作者
jiandao 發表於 2012-8-23 10:43
光榮與屈辱:林昭被殺42年忌日

從林昭自己的批註看,她不象一個JDT,例如"在這古老而深厚的中世紀遺址上掀起強有力的、劃時代的文藝復興——人性解放運動"。

我懷疑林昭是和達爾文,愛因斯坦一樣,是"被JDT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10
 樓主| jiandao 發表於 2012-8-23 23:11 | 只看該作者
BenAl 發表於 2012-8-23 09:56
從林昭自己的批註看,她不象一個JDT,例如"在這古老而深厚的中世紀遺址上掀起強有力的、劃時代的文藝復 ...

林昭是不是基督的門徒,只有她自己和上帝知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11
 樓主| jiandao 發表於 2012-8-23 23:14 | 只看該作者
求索 發表於 2012-8-23 07:44
我當然支持信仰自由。但基督教不是主張尊守王道的法嗎?



基督教主張「愷撒的歸給愷撒,耶和華的歸給耶和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

主題

2692

帖子

1504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04
12
BenAl 發表於 2012-8-23 23:33 | 只看該作者
jiandao 發表於 2012-8-23 23:11
林昭是不是基督的門徒,只有她自己和上帝知道。

這我同意。但這個袁靈在文章中用春秋筆法暗示林是JDT,很令人不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13
 樓主| jiandao 發表於 2012-8-25 01:51 | 只看該作者
BenAl 發表於 2012-8-23 10:33
這我同意。但這個袁靈在文章中用春秋筆法暗示林是JDT,很令人不齒。

有資料證明,林昭自己稱自己為基督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

主題

2692

帖子

1504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04
14
BenAl 發表於 2012-8-25 02:36 | 只看該作者
jiandao 發表於 2012-8-25 01:51
有資料證明,林昭自己稱自己為基督徒。

資料何在?

鑒於達爾文和愛因斯坦的故事,只是從JDT口中出來的,我不認為那是可靠的資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15
 樓主| jiandao 發表於 2012-8-25 09:51 | 只看該作者
BenAl 發表於 2012-8-24 13:36
資料何在?

鑒於達爾文和愛因斯坦的故事,只是從JDT口中出來的,我不認為那是可靠的資料。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22: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