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兩岸一國」在台引猜測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7-31 22: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第八屆國共論壇29日在哈爾濱閉幕。論壇因首次觸及政治議題引發兩岸學者激烈辯論,其中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論壇上提出「兩岸一國」觀點,雖然這與過去「兩岸一中」的提法只有一字之差,但在島內卻引發媒體諸多猜測,有台灣學者稱,這很可能是大陸對台政策的新方向。

  綠營批國民黨「賣台」

  據台灣《中央日報》30日報道,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國共論壇開幕式上指出,「當前,增進政治互信就是要維護和鞏固一個中國的框架。兩岸雖然尚未統一,但中國的領土和主權沒有分裂。一個中國框架的核心是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國家,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兩岸從各自現行規定出發,確認這一客觀事實,形成共同認知,就確立、維護和鞏固了一個中國框架」。

  「兩岸一國」提法立即受到民進黨的關注。據台灣「中央廣播電台」30日報道,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當天召開記者會稱,率團參加論壇的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未當場對「兩岸一國」提出反駁,根本就是與共產黨聯合賣台,馬英九應出面抗議。親綠的《自由時報》30日稱,今年的國共論壇在大陸的細膩操作下,趁機向馬英九「叫牌」,把「兩岸同屬一中」推進為「同屬一國」,核心關鍵就是去除馬英九「一中各表」的空間,而馬領導的國民黨完全淪為配角,毫無招架之力。文章稱,以往的國共論壇大部分圍繞經貿、教育和文化等議題,幾乎不觸碰敏感的政治議題,今年大反其道,「可見中國對於連任的馬英九,開始提出具體的政治要求」,其隱藏的政治壓力與意涵非常明顯且巨大,實質上就是逼迫馬回到統一的軌道。民進黨「立委」陳其邁稱,過去大陸政府以「兩岸同屬一中」為原則,該說法被自我解讀成文化同屬一中,如今說出「兩岸同屬一個國家」,明顯增強力道。

  國民黨團30日稱,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兩岸本來就可以「一中各表」,應互相尊重與包容。對於綠營質疑吳伯雄默認大陸說法有賣台之嫌,國民黨黨團首席副書記長吳育升認為,這是民進黨莫名其妙的政治批鬥,「兩岸原本就同屬一中,沒有所謂默認、賣台的問題」。國民黨中常委邱毅稱,「兩岸一國」呼應了馬英九日前提出的關注「一個中國」涵義通過20年,是擱置「一中」爭議的一種變通做法。

  學者猜是大陸對台新方向

  「兩岸一國」也在島內學者中引起不少爭鳴。台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林中斌回顧稱,北京清華大學戰略所教授楚樹龍去年提出「一國兩府」,當時雖有國台辦官員稱這純屬學者意見,但據他了解,大陸當局相當重視楚的說法。林中斌因此大膽推測,「一國兩府」及「一個屋頂」很可能是大陸對台政策的新方向。但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趙春山認為,從大陸主導此次論壇增加「和平發展」子論壇的情況看,可以看出大陸希望國共交流平台能從經貿擴大到政治層面,但中共即將舉行十八大,相信對台政策會以持續穩定為主,應不至於出現重大變化。

  台灣《中央日報》評論稱,兩岸雖對一個中國有「存異求同」的共識,強調的重點卻明顯有差異。大陸方面「執意求同」,台灣方面則「刻意求異」,也就是說,大陸方面積極想要台灣能夠公開認同一中原則,進而朝向一個國家發展;而台灣方面則堅持「一中」涵義不同,現階段應朝向兩岸「互不承認主權,相互承認治權」的目標努力。在這樣的狀況下,眼見台灣老是存異,大陸方面當然也就急於求同,而大陸越想求同,台灣就越不敢化異,如此惡性循環,使「同」的部分徒具形式,而「異」的部分始終不能消除。

  馬英九兩岸政策遭質疑

  除了「兩岸一國」外,兩岸學者在國共論壇上圍繞馬英九的政治立場也展開辯論。據台灣《聯合報》30日報道,大陸社科院台研所所長余克禮直言,「還有相當多的人,或基於眼前政治利益的考慮,或迫於現實政治的壓力,不敢理直氣壯地堅持自己的政治理念,這就是至今有些人還要講不統、不獨、不武及台灣也是我們的國家」。島內媒體認為,他是在暗批馬英九。台大教授包宗和反駁稱,馬英九提到「不統、不獨、不武」,是說他任內不會推動;至於「台灣是我們的國家」,原來的講法是「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家,台灣是我們的家園」。大陸學者回應說,「兩岸同屬一中」已是大陸對台政策不可退讓的底線。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稱,台灣老提國際空間、安全顧慮,有解決問題的需求,卻不進入政治協商的過程,或不進入解決問題的程序。他強調,台灣未來解決問題的強烈需求會轉化為倒逼機制,推動進入兩岸政治協商。

  台灣《聯合晚報》30日評論稱,國共論壇頗有為下階段兩岸關係試水溫的意味,但兩岸關係未來如何走,勢必有更多拉扯。論壇只提「先易后難、循序漸進」思路,未見馬當局一再宣示的「先經后政」文字,凸顯在台灣越來越需要借大陸市場走出經濟困局的情況下,馬英九面臨大陸更強大的政治談判壓力。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6: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