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學習時報》:貪官治國並非不可作者:

[複製鏈接]

72

主題

471

帖子

676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ongang 發表於 2012-7-31 10: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longang 於 2012-7-31 10:25 編輯

史海威|來源:文摘|日期:2012-07-30 22:01:17
0
評論
我來說兩句>>
  分享
Twitter Facebook 轉發 電子報 字體大小aaa|
在《環球時報》發表文章稱「要允許中國適度腐敗」之後,中共中央的「黃埔軍校」《學習時報》再發奇文《時代需要更多有擔當敢負責幹部》,稱今日中國要「建非常之功,需非常之人」,這些做事的官員要面臨非常大阻力,不能讓他們即辛苦又清苦,因為「王朝滅亡主要是亡於庸官而不是貪官」。在十八大臨近召開之際,這是否在為貪官晉陞做鋪墊。

處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建非常之功,需非常之人。當前,我國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改革發展的攻堅時期,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紛繁複雜的矛盾問題、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需要大批科學理論武裝、具有世界眼光、善於把握規律、富有創新精神的各級領導幹部,尤其需要那些敢於擔當、勇於負責的領導幹部。

歷史地看,我國每個封建王朝的官員群體都呈現正態分佈,即無論是清官直臣還是貪官奸臣都處於正態分布圖的兩邊,只是官員群體的少數,而庸官太平官處於分布圖的中間,是官員中的大多數。歷朝歷代庸官太平官都勢力龐大,他們作為既得利益者不但碌碌無為、不思進取、阻撓改革,且常常在利益上倒向貪官奸臣。有學者指出,許多王朝的滅亡主要是亡於庸官而不是貪官,是有一定道理的。實際上,庸官太平官最缺的可能不是幹事的能力,而是擔當的意識、負責的精神。他們的共同特點是,要麼善於「打太極」、「推皮球」,要麼「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要麼信奉「萬言萬當,不如一默」、「出頭的椽子先爛」等為官哲學,凡事「多磕頭少說話」。總之,就是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寧願不干事,唯求不出事。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幹部的選拔培養工作,在幹部隊伍建設上做出了艱辛的卓有成效的努力。應該說,當前各級領導幹部的主流是好的,大多數是能夠按照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但其中也不乏庸官太平官的思想傳人,且在新時代有所「發揚光大」。此類幹部在工作中並不難識別,他們凡事一推二托三閉口,常常表現為:決策討論不表態,推動工作不碰硬,有了困難不擔當,出了問題不負責,時常對敢作敢為的幹部冷嘲熱諷,對勇於任事的同事潑涼水,乃至對他人的工作暗中使絆。顯然,這種幹部多了,單位就會了無生機,工作就會停滯不前,問題就會越積越多,最終矛盾擊鼓傳花,小問題演變成大事件,使黨和政府的形象受損。總結近年來有的部門工作不落實、執行不力的問題,有的地方小衝突演變成群體性事件的問題,一個共同的教訓就是有些幹部平時工作不積極不努力,出了問題不負責不敢管。我們要深刻地引以為戒。

歷史一再證明,任何時候要干成事,推動事業向前發展,都既需要科學決策的能力,多謀善斷的人才,更需要狠抓落實的本領,敢擔當勇負責的幹部。這種幹部的特點是,看準了的事情,咬定青山不放鬆,雷厲風行地抓緊實施;部署了的工作,敢於動真碰硬,善始善終地努力踐行。各級領導幹部都既要當好「指揮員」,更要當好「戰鬥員」,到那些矛盾集中、環境複雜的地方推動工作、打開局面。對於危害公共利益的行為,堅決治理;對於群眾反映強烈的黑惡勢力,堅決剷除;對於長遠有利於大多數群眾的事情,堅決辦成。

總之,就是要做到旗幟鮮明,立場堅定,義正詞嚴,行動果決,不被任何干擾所惑,不被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外部力量所左右。當然,這並不是鼓勵幹部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而是嚴格在法律黨紀的框架內,有理有力有利有節地推動工作步步落實。

但不可否認,推動工作很難十全十美,很難兼顧所有人的利益。無論方案多麼周密、智慧多麼高超,真正幹事總會引起一些非議,總會觸及一部分人的利益,有時候遇到的阻力可能非常大,有時候短期內甚至可能不被大部分人所理解,導致開展工作的幹部進退失據。這個時候,我們的各級黨委政府要明辨是非,頂住壓力,為他們背書,給他們站台,不讓他們辛苦又清苦,流汗又流淚。一般說來,敢擔當勇負責的幹部,或因性格鮮明,或因打破常規,或因不怕得罪人,或因實績突出,而常常成為有「爭議」的幹部。對此,我們的黨委政府要正確看待,大膽使用,樹立正確、鮮明的用人導向。

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需要大批敢擔當勇負責的幹部。實事求是地講,目前這種幹部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各級黨委政府要站在為黨分憂、為國選才的戰略高度,認真地去發現這樣的幹部,大力培養這樣的幹部,並把他們選拔到關鍵崗位上來。因為,關鍵時刻,關鍵崗位上用對一個人,就等於事業成功了一半。這樣的幹部到了關鍵崗位上來,就會形成選人用人的「馬太效應」,帶動、造就更多敢擔當勇負責能任事的幹部。如此,我們的事業何愁不興旺發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22: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