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均GDP2萬美元的北京向誰招手?

[複製鏈接]

1475

主題

1562

帖子

2191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9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北京市的劉淇書記在卸任前給老百姓描繪了五年後的魅力北京,其中最具激動人心的是北京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即通常所說的GDP超過2萬美元,使北京成為有世界影響力的科技文化創新之城。

  這個目標實現起來並不難,2011年北京人均GDP已達80394 元,摺合12447美元。這一數據被認為已達到中上等國家水平,接近富裕國家。這個數字與國際大都市相比差巨還是很大,人均GDP不過是東京的1/17、紐約的1/8和倫敦的1/7。特別是北京龐大的GDP增長並沒有體現在老百姓的收入和福利方面,老百姓的實際收入和福利偏低,人均GDP即使很高,對老百姓而言也是空歡喜一場。

  這不僅是北京的現實,也是中國的通病。官員們津津樂道的GDP增長,老百姓為什麼遲遲感覺不到?如此美好的未來,為什麼仍然留不住富人和權貴移民的腳步?

  人均GDP普遍用于衡量各國間經濟發展水平,但看一個大城市,需要綜合多項指標,包括老百姓的實際收入水平以及生活成本和社會福利保障等等。

  數據顯示,2011年北京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萬元,2011年北京農民人均純收入1.4萬元,雖然人均GDP接近富裕國家水平,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比發達國家還差很遠,這才是北京人對最鬱悶的事情,北京人均GDP接近富裕國家水平並不代表北京市民的生活質量也達到了這樣的水平。

  北京GDP的增長都體現在各類政府工程、公共財物、市政建設、基礎設施或其他投資方面。老百姓的實際收入和福利與北京人均GDP很不相稱,總體來說是投資多,消費少,而消費中政府消費多,居民消費少。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房地產價格,與老百姓的實際收入完全不匹配,北京人一年的收入還不夠買一平方米的房子。

  北京的實際物價,在世界知名的大城市中,早已名列前茅,可以想象北京市絕大多數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並沒有達到國際上「富裕國家」的水平。

  統計數據也顯示,2011年北京市有一部分人的收入,達到或接近了富裕國家的門坎,證券業,銀行業,水上運輸業,航空運輸業,保險業,煙草製品業和廣播、電視、電影和音像業等人均年收入超過了2萬美元;電信和計算機服務業,軟體業,專業技術服務業等人均年收入也在1.5萬至2萬美元之間。至於像任志強這樣的大佬,年收入早已過了百萬美元,比富裕國家的人還要富裕很多,但這類人並不代表北京社會的主流。

  特別是富人和貪官的大量財富,一般都是在體外循環,收入越高,其資產分佈越廣,黑色收入灰色收入也越多,根本無法監控和釐清。過去人們誤以為中國的有錢人都集中在市場經濟發達的南方城市,後來才發現中國的有錢人多集中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京城。

  北京的常住人口中非戶籍人口佔了將近半數,這些外來人口和流動人口,為北京的GDP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他們中間的許多人,年收入僅僅只能糊口或維持一個基本的溫飽,許多年輕的大學生或「北漂一族」,收入還遠未達到北京的人均收入水平。

  不過,劉淇書記為北京五年後描繪的美好藍圖,無論是對外地人還是本地人來說都有著巨大的吸引力,特別是圍繞在北京周邊的河北人去年人均年收入才一千美金,他們更寄希望於北京的繁榮和富裕,能改變他們的命運帶給他們實實在在的幸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2: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