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官方曝:為什麼印度不會成為下一個中國?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6-12 17: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更新時間:2012-06-11 14:27    亮劍軍事


  【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6月6日文章】題:為何印度不會成為下一個中國(作者克里斯·巴思)

  印度和中國。西方投資者喜歡拿這兩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作比較。畢竟,兩國都是增長勢頭強勁的國家。在到2010年為止的10年中,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每年平均增長1 0.3%,而印度的7.4%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但投資者應該停止把印度想象成中國的2.0版本。有充分的理由對印度持樂觀態度,原因恰恰是它和中國不同。

  中國完全靠出口,而印度是個靠國內消費繁榮的經濟體。在人們對歐洲危機蔓延和全球增長乏力的擔憂影響到中國和巴西等出口國之際,基金經理已開始用更為認真的態度打量印度。

  要利用印度的長期增長,現在能拿來用的有20多個印度股票共同基金和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在慘淡的2011年過去后,印度的股票共同基金今年開局勢頭強勁。

  印度經濟減速的威脅或許會令投資者躊躇,但在企業層面上,基金經理依然能看到長期的機會。

  富達國際資本增值基金的經理薩米·西姆內加說:「數量最多的一批可從結構性增長中獲利的面向消費者的公司是在印度發現的。政府並未在絕大多數上市公司中佔據大部分股權。中國則恰恰相反。」

  在印度,報道的重要題材依然是人口統計數據。到2030年,印度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並將成為新興市場國家中人口最年輕的國家之一。印度近半數的公民年齡在25歲以下。

  高盛資產管理公司(印度)的總經理、首席投資官普拉尚特·凱姆卡說:「絕大多數發達市場正在下滑,尤其是日本。中國和其他國家已經過了巔峰期。」

  鑒於印度達到工作年齡的人口迅速增多,印度最大的機遇也是其最大的威脅。印度的經濟能提供足夠多的工作崗位嗎?

  馬修斯印度基金的經理沙拉特·施羅夫指出,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是朝充分利用他口中的印度「人口紅利」邁進的關鍵一步。自2005年開業以來,馬修斯印度基金每年的收益率為10.2%。

  凱姆卡指出:「印度的城市人口約佔30%。某些評估顯示,勞動力由農業轉向製造業和服務業每年能使經濟增長提高1%。」

  想要在印度基金中投資的投資者應謹記,和中國不同,印度是個純進口國。其國內經濟的健康將推動收益提高。

  就像對任何新興市場一樣,對印度進行投資的投資者必須能容忍風險。例如,印度是世界第五大石油進口國。如果油價飆升動搖了GDP的增長,印度的人口紅利很有可能會成為一個人口定時炸彈。文章來源:新華國際。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0

主題

231

帖子

450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50
沙發
lisaf827 發表於 2012-6-14 12:21 | 只看該作者
印度在基建方面實在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3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6-14 16:29 | 只看該作者
lisaf827 發表於 2012-6-14 12:21
印度在基建方面實在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確實這樣,印度的基建落後於中國10年以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21: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