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阿拉伯之春」死亡 悄然改變中美中東力量格局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2-6-4 22: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06-04 05:49:53

【多/維新聞】埃及總統大選已進入第二輪,穆斯林兄弟會的成員將與有著軍方背景的前副總理進入下一輪的角逐。觀察人士向多維記者表示曾經力主革命點燃「阿拉伯之春」怒火的派別都沒有機會進入決戰,意味著無論是誰當選都證明「阿拉伯之春」已死。而「阿拉伯之春」死亡也將深刻影響中東力量格局的變遷。

美國吃力不討好

可想而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日前儘管對埃及「歷史性的」總統大選表示祝賀,稱美國準備與新政府合作,但也難掩阿拉伯之春失敗的失落。有分析稱埃及的選舉會對美國在中東地區的主導地位產生影響。

如果伊斯蘭勢力上台,他們的執政理念跟美國的、跟西方的差異很大,他們有一個天生的反美情緒,所以埃及跟美國的關係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而伊斯蘭勢力對以色列態度是十分強硬,伊斯蘭的候選人在競選當中就強調以色列是阿拉伯人的敵人,從這麼一個定義出發,如果他上台執政,就可能改變埃及和以色列現行的關係,退出同以色列的和平條約。而以色列又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一個戰略支柱,一直對以色列偏袒有加,所以埃及的選舉不僅關係到阿拉伯世界的政局走向,也關係到美國在中東主導地位的消長。

如果穆斯林兄弟會當選總統,那對其他阿拉伯國家的伊斯蘭勢力會是一個巨大的鼓舞。最起碼巴以衝突將獲得來自埃及的支持。黎巴嫩《使者報》專門刊文介紹起這個中東最大的宗教政治組織穆斯林兄弟會稱,「如果人們不知道穆斯林兄弟會,那麼一定知道巴勒斯坦的哈馬斯,哈馬斯就是從穆斯林兄弟會演化而來,上世紀80年代才成立,上世紀20年代末成立於埃及的穆斯林兄弟會堪稱哈馬斯的祖師爺」。

伊朗是為數不多明確支持埃及反政府示威的國家之一。德黑蘭認為阿拉伯之春是伊朗模式的勝利。穆巴拉克政權與美國關係比較密切,與以色列保持正常關係,這都不是德黑蘭願意看到的。

而若有軍方背景的前副總理上台執政,等於是埃及轉了一圈又回到了革命的原點。原有的政治力量格局並沒有打破。這足以證明了西方民主的水土不服。

並且美國一邊是高喊所謂的 「民主」、「人權」,一邊是維護其在中東的利益,左右逢源很是不易。因此才會有對其盟友穆巴拉克的態度出現戲劇性變化,從開始力挺,之後逐漸模糊,到最後公開反對。有媒體戲謔,這給美國一些盟友上了生動一課。

政權變更之後的阿拉伯國家的外交政策可能將更順應民意而非美國的旨意。中東動蕩的政治局勢可能使恐怖組織有機可乘,極端伊斯蘭勢力可能會藉助溫和伊斯蘭政黨的復興而再度活躍。由於很多阿拉伯國家領導人擔心自身會成為「穆巴拉克第二」,奧巴馬政府需要安撫處於危機中的阿拉伯盟友。由於以埃及為首的溫和的阿拉伯國家在中東的影響力將趨於下降,而且土耳其與美國和以色列的關係正趨於疏遠,伊朗的戰略地位可能會得到增強。可以說一場「阿拉伯之春」讓美國成為潮水退落後光腚的國家。

中國「反對票」贏得更多支持

在阿拉伯之春發生過程中,中國留給各國的印象想必就是反對票。中國多次在聯合國安理會以及人權理事會都對敘利亞問題決議投下反對票。而中國投反對票也是基於中國處理國際事務的兩大原則。一是反對外來干涉特別是軍事干預,二是尊重當事國人民的選擇。

而既然「阿拉伯之春」已死證明了西式民主的水土不服,西式民主並不是萬能的。中國的反對票無疑是對這種自以為是的民主敲醒警鐘,是對中東地區的負責。中國阻止西方肆無忌憚干涉別國內政,主持公平正義的國家形象越來越突出,這與不僅是對中國大國地位以及中國和平外交政策的詮釋,對中國在中東的影響力的增長也有著很好的幫助。

一段時間以來以色列與中國關係的日趨熱絡,也表明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地位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承認。中國與以色列曾因美國干涉而一度停滯的軍事合作近期重新升溫。訪華的以色列國防軍總參謀長甘茨中發表聲明稱,雙方將展開更緊密的軍事合作,其中包括「如期舉行聯合課程」。而以總理內塔尼亞胡也已經訪問中國。以色列官員承認,以色列看重中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地位,也希望中國能進一步施加對伊朗核計劃的影響力。

此外,有分析認為中國的與中東商貿關係的增強,必然促使中國更多地涉足該地區政治。但是事實上中國已經成為石油的主要市場,阿拉伯國家正轉向它,作為美國和歐洲以外的選擇。沙特王室的億萬富翁瓦利德本塔拉勒王子說:「我們正開闢新渠道,我們正走向東方。中國是石油的重要消費國。沙烏地阿拉伯需要開闢西方以外的新渠道。所以這對我們雙方都有好處。」對沙特來說,中國之所以成為特別有吸引力的經濟合作夥伴,就在於它不干涉別國內政。這表明中國的處事原則以及外交理念正在中東地區受到肯定。


(曾九平 撰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2: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