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8歲小投資家養成記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舟行天下 發表於 2012-6-1 21: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錢經》一眾編輯的「軟磨硬泡」之下,楊老師坦白「供出」自己和太太的不傳之秘:小投資家養成記。

在給編輯的信中,楊天南如此介紹:

我兒子,阿威,財商教育開始於兩年前——他8歲的時候,截止2012年4月底,阿威自己的財商教育賬戶已經兩周年了。

過去的24個月,累計回報63.2%(+63.2%),今年以來的回報率28.3%(+28.3%)。這是個真實的投資賬戶,這一成績幾乎勝出了能在金融機構找到的任何基金產品,也勝出了大盤。同時也大幅超越我在錢經專欄組合的同期業績。

惟不能保證未來是否持續過去之表現。

熟悉《錢經》的朋友肯定知曉楊天南其人,在過去5年的《錢經》專欄「組合」中,投資家楊天南以一組「潤物細無聲」的投資札記廣受追捧,而年複利16.31%的回報也讓眾多同行艷羨——白紙黑字,言之鑿鑿。但強中自有強中手,這個青出於藍的人竟然是楊天南10歲的兒子阿威。

楊天南對阿威的財商教育始於兒子8歲的時候。

阿威看到爸爸經常坐在屋裡,看似好像不用上班就可以賺到錢,非常感興趣。「以後也要像爸爸一樣,」於是,小兒立志。

8歲也能懂投資?
楊天南看到阿威對投資理財有興趣,決定教阿威投資。

在楊天南看來,一個家庭理財涉及四個方面:銀行、保險、稅務和投資。其中花費時間最長、難度最大,也是家庭財富來源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投資。所以楊天南決定從投資開始教起。

8歲的阿威從爸爸那裡借到了10萬港元啟動資金,然後在爸爸的指導下開始購買股票。

事實上,很多父母教育孩子:「你一定要好好學習。」「為什麼我要好好學習呢?」「好好學習是為了以後能找個好工作。」「為什麼要找個好工作呢?」「找到好的工作可以賺很多錢啊。」

父母最終的落腳點仍然是在財富的積累上。如果當孩子大學畢業之後,除了通過工作進行財富積累之外,還知道可以通過另一條途徑使財富增值,他可能比同齡人少走些彎路。

楊天南舉例道:「以阿威8歲開始學習投資為例,我現在借給他10萬港元作為投資本金,到阿威21歲大學畢業的時候,歷時13年,屆時還清爸爸的10萬塊錢債務后,如果還能有100萬左右的資金的話,這個時候,如能實現年化收益10%,每年能賺10萬,這相當於家庭中多了一個人上班賺錢,可能並不少於其工作所得。」

事實上,孩子在小的時候開始接觸投資,會讓孩子在未來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思路都有所不同。「千萬別忽視孩子的財富意識」,楊天南娓娓道來一件趣事:「一位朋友到家裡做客,我給了朋友5歲的兒子一個小銀元寶,告訴他,古代人花的錢就是這個樣子的。小孩子似懂非懂。朋友離開的時候,小孩子說道,把我的古代錢拿上不要忘記了。」

趁孩子尚小,教他們分辨投資與投機
楊天南不會對阿威講股票的漲跌,或者是其他和價格相關的因素,但是會與他分享與股票價值相關的內容。「不用天天讓孩子看股票漲了還是跌了,這樣做時間久了,孩子也就沒有興趣了。而如果是第二年告訴孩子錢變成多少了,孩子會更有興趣,」阿威就曾問過楊天南,「爸爸,明天是不是就變成15萬元了?」楊天南會告訴他「這個是和股票價值有關係的。」「什麼是價值呢?」

第二天,楊天南騎著自行車帶著孩子到市中心繁華的地方,指點給阿威看:「那是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譚木匠,超市裡那個是中糧等等。」並且告訴阿威,這些公司都是上市公司,是你可以買到他們的股票的。你買這家公司的股票,就是投資這家公司,價值就是這家公司能不能給你賺到錢。

阿威並不清楚股票和上市公司的關係,楊天南建議,「那你就選一家你喜歡的。」

此後,阿威會在爸爸的幫助下,做一些小小的投資調研工作,中國休閑食品上市的時候,主打的產品蠟筆小新等零食,阿威在爸爸的建議下,去同學中間做調研,問大家是否知道這個產品,口味如何。

楊天南用這樣的方式告訴阿威,上市公司與自己生活的關係,以及對這個公司最初步的價值評估。

「我現在並不教阿威為什麼買這個股票,不買那個股票,我是希望他可以明白在傳統的通過上學接受教育,然後找個好工作之外,還有其他的方式賺錢,希望讓他未來有投資意識即可,具體的為什麼買這個股票,如何分析一家公司等,具體的執行操作,也可以找專業的投資家。」

炒股票和投機、賭博是一個性質的。在錯誤的道路上走出第一步成功了,這才是最可怕的。

比方說,小孩子賭博,他賭博的第一次成功了,贏了很多錢,他就會認為,這個多好啊,又不用勞動就可以賺錢,他以後都會認為這是一條捷徑。

應該忽視每天的股票價格波動,這不僅是對孩子說的,對大人也是這樣的。但是很多大人都戒不掉這惡習,他們這些年炒股都是每天盯著股票價格的浮動的,已經習慣了,為什麼會這樣做?是因為之前盯著價格的漲跌,他曾經成功了,賺過錢,所以他記住了那一次。

了解投資,越早越好
自從開始投資「生涯」,阿威就在爸爸的督促下,堅持寫投資日記。爸爸會和阿威討論,了解對投資的一些想法和感受,然後讓阿威記錄下來他當時的投資感悟。「不是讓阿威寫今天買了那隻股票,收益多少,明天跌了多少之類的,一定是記錄下一個投資感悟,」楊天南再次重申。

事實上,楊天南自己現身說法,小孩子對於投資的興趣,就如同佛教中的頓悟和漸悟。當然大家都希望可以頓悟,突然開竅,然後對投資非常感興趣,但事實上頓悟也是長期積累的結果。而大多數的孩子對投資是需要漸悟的,父母讓孩子從小接觸投資,慢慢引導他。

目前阿威的投資賬戶收益不錯,對於這個小孩子的投資賬戶為什麼能夠成功,楊天南總結了以下三個原因。

首先是立意長遠。阿威8歲的時候開始起步,短期並不急著使用這筆錢,到他大學畢業有13年的時間。所以就不會在乎今天跌了幾個點,明天漲了多少錢。

其次投資金額較小,心理壓力小。在楊天南看來,以10萬元為本金,即便全部損失掉也不是什麼大事。過去的經驗表明,越是義無反顧地全力以赴,越是更接近成功。事實上,即便全部賠光也是成功的,因為在阿威10歲的時候知道投資的高風險性,遠比阿威年紀大了以後全部賠光,才知道投資的高風險要划算得多。

「在我這個年紀,全賠光了,事情就麻煩了,但是阿威現在全賠光了幾乎不影響什麼。這就是人生經驗的積累,」楊天南笑著說道。

最後由於資金量小,無法進行所謂的「資產配置」,只能集中投資。目前阿威的賬戶只持有兩隻股票。「這就會有兩種結果,對了就是高收益,賺得很多,錯了就是高風險,目前看來是成功的,未來也不排除投資失敗的可能。」

阿威曾經問過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當時阿威的投資賬戶賠了錢,他問,「賠了的錢去哪裡了。」楊天南誇了一句,問得好。
但是楊天南認為,現在還不是跟他解釋這個的時候,「培養一個投資人,十年就算快的了。」

財商教育方方面面
楊天南著重阿威的投資教育,楊太太對阿威的教育則是方方面面的。

阿威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某天回來之後對媽媽說。「媽媽,我們班有一個同學的鉛筆盒特別好玩,這邊一層,那邊一層的。」說這話的時候,阿威滿眼羨慕的表情。媽媽對阿威說,「阿威,你現在所有的一切,都是父母掙來給你的,你那個同學的鉛筆盒也是父母掙來錢買給他的,所以沒有什麼可炫耀的。」

看著阿威似懂非懂的樣子,楊太太繼續對阿威講解更深層的道理,「每個人在人生的過程中都要背負責任,比方說你是一個男孩子未來要承擔買房買車的責任。可是這些你不可能一次性都買到,你要一點一點努力,而現在你所擁有的、使用的一切都不是你的,你知道嗎?」

無論阿威是否能聽懂,楊太太都會把阿威當成大人一樣平等對待。

目前阿威的投資賬戶中每年都有收益,但是楊天南和太太並沒有在年底的時候,給阿威拿出來「分紅」,楊太太認為,「現在他的年紀還太小,你給他買東西,還是從他的賬戶中拿錢出來給他買東西,對他來說,都是一樣的,他未必能分辨出來,這是他自己通過投資賺來的錢買的。」楊天南認為:「未來,如果他讀高中、大學的時候,他想去旅遊、野營,就可以拿這筆錢,這個時候他才會真的知道投資的這個錢有價值、有意義。」

在楊天南和他太太看來,現在阿威對投資沒有逆反心理,還能有興趣的關注,寫作文的時候會提到投資,這已經是目前最成功的事情了,對於小孩子的財商教育,應該以他們能否接受為準則,而不是一味的灌輸。

楊太太舉了一個例子。「有一天我和阿威、阿威的外婆一起逛街,在街上,阿威看到路上有別人丟棄的包裝袋,他就主動過去撿起來扔到垃圾桶里,外婆對阿威說,『做得好,回去寫篇作文記下來。』媽媽當時則告訴阿威『阿威你今天做得好,媽媽獎勵你,這個作文不用寫了。』」

楊太太認為,在孩子的財商教育中是同樣的道理,孩子出於本意做一件事,大人覺得是好事,就鼓勵,然後給孩子很多的壓力,孩子覺得有壓力了,很難受,他可能以後就不願意做這個事情了,會對其反感。

如果教給阿威投資、賺錢,天天督促他記得這個事情,欲速則不達,遠不如點到為止的效果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7: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