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扎堆礦業到打漁養牛 溫商境外直投靜待發令槍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佛也跳牆 發表於 2012-5-6 16: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溫商這個「五·一」勞動節很忙。

  曾經曲線出海的溫州資本將獲得合法渠道——個人海外直接投資。為了搶抓商機,溫商抓緊時間到境外搜羅中意的項目。

  今朝未雨綢繆

  溫州商人陸橋(化名)這幾天不是在投資,就是在去投資的路上,抑或在研究哪個行業更有投資價值。

  趁著「五·一」小長假,陸橋去緬甸考察。他沒有扎堆那裡的礦業,而是看中了漁業。「三千公裏海岸線,全年沒有休漁期,也不受颱風影響。」他如是描述。

  陸橋考察的結論是,投入1000萬元即可啟動漁業項目。理由很簡單:一是當地船隻較少,捕撈工具和技術相對落後,漁業開發利用程度低;二是去年匯率上漲,使得緬甸包括水產品在內的貿易出口受挫。據了解,緬甸水產品中的魚類、螃蟹和蝦出口歐盟各國,鱔魚則主要出口我國。

  陸橋是諸多躍躍欲試境外直投者中的一員。溫州金融綜合改革的十二項任務中,「個人境外直投」最讓溫商心動。「現在趕緊考察好項目,一旦直投啟動,溫州資金就會魚貫而出,搶項目。」陸橋說。

  之前溫商在全球找礦產,現在他們開始熱衷農林牧副漁等傳統農業,很多溫州資本看中了森林、草場等資源。

  「我養了3000多頭牛,還有大片農田。」溫州商人朱強當上了巴西農場主。他說,那裡土地肥沃、日照時間長、水源良好,搞農業的先天條件都具備。而巴西農業人口少,當地農產品價格不菲,許多農產品依賴進口,巴西政府鼓勵外資從事土地開發。朱強準備帶一批國內農業技術人員去巴西。

  「跟上時代的步伐,一定要有多樣化的信息渠道。這是溫商投資的制勝法寶。」陸橋說,他每天研究最新的資訊,包括各家商會、企業聯合會、中國駐各國使館的信息。溫州海外投資促進聯絡處最近又添新成員,總數近70家,聯絡處猶如一個個「商業情報站」。中介機構也看準商機,前不久莫斯科國際商貿城的推介活動首站就設在溫州。也有投資諮詢機構最近組織溫商去澳大利亞、亞塞拜然等地考察農業項目。

  昔日曲線「出海」

  個人境外直接投資曾於2011年初低調試水,溫州一度成為國內首個放開個人境外直投的城市。試點半月後,被國家外匯管理局叫停。但溫州民間資本曲線出境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之前,如果個人要在境外買一套60萬美元的住宅,按照政策規定,個人每年向境外匯款不得超過5萬美元,於是必須向親友借十多張身份證,分批把錢匯出去。這就是最簡單的「資金出海」。

  溫商鄭明長期在東南亞和歐美等國家活動,懂英文、德語、粵語、客家話,語言優勢使得他20多年來在資本市場遊刃有餘。他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了之前海外投資的「秘密通道」。

  「每個溫州人都有自己的路子。」鄭明說,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香港、開曼群島、維爾京群島註冊貿易類殼公司,以進出口貿易為由結匯;小流量的資金則通過地下錢莊。目前,地下錢莊收取的手續費最低要兩三個百分點。有的則通過國外親友,用對方的錢投資,再把國內的錢分批小筆匯給對方。

  鄭明說,境外金融中心可以說是最詭秘的領域。境外有空殼的公司、秘密銀行賬戶、一條龍服務的註冊服務機構,不論開曼群島,還是馬來西亞納閩島,許多溫商在境外金融中心大玩乾坤挪移的遊戲。

  允許設立「免繳稅」公司是開曼群島的主要吸引力。在開曼註冊的公司,只要公司業務在開曼境外進行就不必繳稅,也不需要向政府提交任何報告,秘密賬戶享有「充分隱私」。

  此外,溫州還有一些投資公司,先募集民間資金,然後到開曼群島、維爾京群島成立私募基金公司。假如投資項目成功,就謀求在海外上市,私募則全身而退。

  根據現行企業海外投資的審核程序,申請國外的一個項目,最快也要三四個月,長則要半年。有的項目面臨海外投資者的競爭,甚至要求資金在一兩個月到賬,走正規審核程序往往導致項目「泡湯」。

  只待發令槍響

  目前,溫州「個人境外直投」細則尚未出台。但知情人士透露,與2011年試點不會有較大區別。當時個人直投的方案是:年滿18歲的溫州戶籍居民說明資金來源、提供投資項目合法證明等,就可申請。一個項目一個人投資不超過300萬美元,多個人一個項目不得超過1000萬美元,一個人年度總額不得超過2億美元。

  溫州民間資本投資服務中心總裁黃偉健認為,此方案的個人境外直投額度不夠大。「其實境外投資沒這麼簡單,我們考察一個項目可能就要花費大半年時間,做很多工作,個人一個項目只能投300萬美元不划算,而且一個人也不可能在境外投60幾個項目,所以個人總額不超過2億美元沒意義。」黃偉健呼籲,可將單個項目額度放寬至1000萬美元或2000萬美元。

  黃偉健說,去年溫州民間金融危機后,雖然惜借、惜投現象普遍,但溫州的資金還是很多,而且海外投資熱情高漲。

  2012年溫州市外匯管理工作會議披露的數據顯示,2011年,溫州境外投資額5352.7萬美元,外匯資金匯出2139.04萬美元,人民幣境外投資摺合176.7萬美元,對外擔保450萬美元。雖然上述境外投資都是以企業名義,但實質還是個人投資居多。

  「為了這個事,我們到國外考察多次,技術層面已經沒有問題。」中國人民銀行溫州中心支行行長吳國聯透露,此次個人境外直投試點或將不限於實業,金融產品和衍生品也可以作為投資對象。

  溫州服裝商會會長鄭晨愛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為了迎接個人境外直投,服裝企業正在研究,如何把專賣店等開到境外。

  「堵,不如疏。」溫州經濟學會會長馬津龍認為,個人境外直投試點有利於對外投資主體的多元化。民間資金通過正規途徑到境外投資,決策部門可以掌握資金流向、數額,有利於維護個人境外投資的合法權益。不過,也有溫商擔心,一旦申報境外直接投資,資產和用途就被監管者看得一清二楚。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0: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