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樹痛斥名古屋市長褻瀆歷史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2-4-24 20: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樹痛斥名古屋市長褻瀆歷史

                             ——訪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樹

來源:日本新華僑報網   :2012/04/24



  在日本政壇「走馬燈」般的首相更迭中,海部俊樹有幸在1989年8月到1991年11月出任日本首相。說他有幸,就是這個位子本來不該是他的。當年,以「忍」著稱的日本首相竹下登「忍無可忍」地因為涉嫌利庫魯特受賄案件下台,繼之而來的日本首相宇野宗佑因為不肯再花每月30萬日元養著小情人而被媒體曝光,結果引咎辭職,在這種背景下日本自民黨推出黨內最小派系河本派的領袖海部俊樹出任黨總裁併擔任首相。

  1991年8月10日至13日,海部俊樹作為日本首相訪問中國。這是1989年6月後第一位訪華的「西方國家政治集團」的首腦,被稱為中國打破美國等當時封鎖的一個突破口。其意義不亞於1972年田中角榮首相訪華恢復日中邦交正常化。

  4月13日下午,《日本新華僑報》記者走進海部俊樹位於日本政治中樞永田町的事務所,對這位81歲的政治老人進行了專訪。

  亞洲國家的事情應由亞洲國家做主

  《日本新華僑報》您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擔任日本首相的時候,正是中國國內經歷一場政治風波后,西方國家都在孤立中國的時候。我記得,那個時候您率先訪問中國,可以說不僅改善了中日關係,也打破了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孤立政策」。您當時是怎樣做出判斷以及決斷的呢?

  海部俊樹:這已經是一個久遠的話題了。讓我一邊整理自己的思路,一邊來回答吧。當時,我就認為,孤立中國不利於整個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的發展。我曾對美國總統布希、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說,你們作為歐美國家看中國,我們作為亞洲國家看中國,視角肯定是不一樣的。他們曾經批評我說:「海部啊,雖然中國是日本的鄰國,但是你對中國是否過於友善了?」但是,我不同意這種說法。從世界的局勢變化來看,孤立中國,不僅不利於中國發展,也不利於歐美國家發展,當然也不利於日本。日本和中國同處東亞地域,這就是一種「命運」。亞洲國家的事情,應該由亞洲國家做主。後來,對於我的這種看法,美國總統布希和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都表示認同,但德國和義大利的首腦還是不同意。儘管如此,我還是前往中國了。

  其實,當時不僅國際社會有反對的聲音,執政的日本自民黨黨內也有許多反對的聲音。他們都說:「這個時候中國的政局還很不穩定,最好不要去中國。」為此,我和他們也進行了多次激烈的辯論。我對他們說:「你們要好好想想,疏遠中國,把中國從亞洲中孤立出去,亞洲能夠更好地發展嗎?我認為。與其孤立中國,不如挖掘中國的潛在能力,讓中國在亞洲領域發揮自己的作用,推動亞洲、日本、朝鮮半島的發展。日本有責任為中國提供這樣的機會。而作為實現的大前提,首先就是要和中國見面、坐下來一起談談。你們反對我去中國,實際上是自己在犯錯誤。」

  這裡,我可以告訴你,我那次不僅訪問了中國,還到北京的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紀念碑獻了花圈,我的輓聯也是寫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我是第一個這樣做的日本首相。

  所有這一些,都需要心中有一個日中關係的政治的大局觀,需要有決斷力。

  當然,我到中國以後,也對中國領導人說,中國應該通過自己的努力避免被孤立。儘管中國對西方國家有意見,稱他們是帝國主義,是中國的敵人,但總這樣說,只能形成敵對的關係,對大家的發展都不利。所以,中國也要調整與西方國家的關係。還好,中國政府接受了我的建議。

  日中應該推心置腹交流促進相互理解

  《日本新華僑報》目前,中日兩國之間在政治和安全保障方面,還存在理解、信賴上的不足,或者說缺乏政治互信。您曾多次訪問中國,從您的經驗來看,這個問題應該如何解決呢?

  海部俊樹: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應該儘可能多地見面,多交流,雙方進行推心置腹的交談!在交談過程中,不要因為擔心對方生氣而不說,不要因為擔心話題不妥而不說,想什麼就應該說什麼。在日中高層交往過程中,談歷史問題是必要的,但總是談這個問題就會把話題縮窄。已經過去的事情,無論如何追究,都是無法挽回的了。日本承認那段歷史的錯誤,也在反省。如果可以在這種基礎上建立新的關係,日中友好就一定會越走越快,越走越好。

  其實,我感覺日中之間的相互了解還是很不夠的。我曾受聘為北京大學的名譽教授。在一次座談會上,我問中國的學生:有誰知道,日本是怎樣支持孫中山從事辛亥革命的?知道的人請舉手。結果,我發現,沒有一個學生舉手。通過這次提問,我就感覺日中之間的相互了解太少,即使對過去的歷史,也是相互了解太少。所以,日中兩國有必要開誠布公地、經常性地進行多層次的交流。

  我記得,當年我曾經和中國國家主席楊尚昆有過幾次交往。他就好像一位慈愛的長輩。和他一起吃飯,就感覺像是在和自己的父親一起一樣。對於我提出的問題,他每次都是循循善誘,諄諄不倦地解答,比如說,他也知道我和戈爾巴喬夫之間有溝通,但還是推心置腹地對我說:「戈爾巴喬夫,是位令人仰慕的領導人。但是他在治理國家的問題上,弄錯了順序。」我請教楊主席:「您指的順序是什麼?」楊主席回答說:「應當先解決國民的溫飽問題,溫飽問題解決了,接下來才是提高國民整體素質的問題。在國民們都還餓著肚子吃不飽的時候,要想提高國民素質,灌輸一些理念,這就是順序錯誤。理念這東西是填不飽肚子的。日本和中國,都應該記住這一點。」我聽完后,感覺如醍醐灌頂。我也坦誠地對楊主席說:「我和您之間的對話,回到日本后肯定要被人問到的。您的這段話,可以對外公開嗎?」楊主席說:「沒問題,可以的。」我又問:「那我在回到日本之後,要將您的『蘇聯在國家政策上犯了順序錯誤』這番言論傳達到日本,可以嗎?」楊主席說:「那是你的自由,我不會幹涉的。」看看,這就是推心置腹的談話獲得的信任。



  日中兩國在環保問題上必須合作

  《日本新華僑報》日本處於經濟高速成長期時,曾面臨許多環境問題,比如大氣污染等等。現在,快速發展中的中國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您作為「地球環境行動會議」的顧問,在中日環境保護問題上,有什麼建議嗎?

  海部俊樹:到目前,為此我曾三次代表日本參加「地球環境行動會議」,和中國等國代表們坐到一起談論相關問題。近年來,每當偏西風吹起的時候,中國夾雜著污染物質的空氣便會直接流向日本。我曾問過中方代表,知不知道這個情況?他們說知道的。但是,像這樣的事情,憑我一個人的力量是改變不了的。我並不是想指責中國不好或什麼,而是想說,日本也有過相同情況,但是日本為此付出了努力,並開發出了相關技術,所以現在日本全國的大氣污染都得到了控制。當然,日本也還有改善的餘地。我擔任顧問的地球環境行動會議,每兩年召開一次。所以,我曾向中方代表們建議,下次就把會議地點定在中國上海,讓亞洲諸國的代表都來看看這裡的情況。我只是提供了一個建議,讓中國與日本等亞洲國家在環境保護方面有更多的合作。日中兩國為了子孫後代,在環境保護問題上必須進行合作。

  每一年都應促進日中友好

  《日本新華僑報》:中日兩國政府將今年定為「中日國民交流友好年」。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40年裡,舉辦這樣的活動還是首次。對於此次活動的意義,您怎麼看呢?

  海部俊樹:舉辦這樣的活動,出發點肯定是好的。但是,我認為可以用更直接、更簡單的方式來推動中日友好的發展。也就是說,應該讓每一年都成為「中日國民交流友好年」。日語中有一句話,叫做「持續就可以成為力量」,只要我們堅持每一年都做促進日中友好的事情,就沒有必要去考慮什麼二十年啊、三十年啊、四十年啊,每一年都應當是「日中交流友好年」。

  名古屋市長的發言是褻瀆歷史

  《日本新華僑報》最後,我要追加一個原來採訪提綱中沒有的問題,也希望您能夠把真實的想法講出來。您的故鄉是愛知縣,您對愛知縣首府名古屋市的市長最近關於否定「南京大屠殺」的發言,有什麼看法呢?

  海部俊樹:對,名古屋是我的故鄉。作為一個在名古屋出生的人,首先,我要坦誠地、直接地代替這位市長向中國國民道歉!(說完此話,海部俊樹前首相坐在椅子上向記者鞠躬。)那是一段真實地印刻在歷史上的事件,像他那樣一個沒有經歷過、沒有體驗過那段歷的人,說出那些愚蠢的話,簡直就是對歷史的褻瀆!

  《日本新華僑報》:非常感謝您的坦誠、真誠!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48

主題

2295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720
沙發
閑雲野鶴一忽悠 發表於 2012-4-25 02:04 | 只看該作者
該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4: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