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鄧海建:飆漲的富豪與稀缺的貴族

[複製鏈接]

348

主題

983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umuflying 發表於 2012-3-31 00: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年03月29日 珠江晚報

  3月27日,胡潤聯合興業銀行發布《2012中國高凈值人群消費需求白皮書》,稱中國個人資產在600萬元以上的高凈值人群達到270萬人,平均年齡為39歲。億萬資產以上的高凈值人群數量約6.35萬人,平均年齡為41歲,其中90%有計劃送孩子出國留學。(3月28日《京華時報》)


  富人多一些,肯定不是壞事,最壞的是大家一起貧窮。但要讓社會對財富保有敬畏與尊重之心,富人就要回答好三個問題:第一,財富來源公平與否?2005年的「財富榜」發現,中國最富有的400人中,有一半人是依靠房地產或製造業致富的,只有僅10%的富人在信息技術方面有投資。在美國,叱吒矽谷的天使投資人保羅・格雷厄姆早就預言,如果你想(在信息時代)變得富有,「最有把握的方法,莫過於創立或者加入一家創業公司」。當國外富人們紛紛在互聯網上建立自己的「新王國」時,中國富人們好像除了買煤礦,就只能通過炒股、炒房當上「暴發戶」,這樣的比例,在富人群體迄今也不算低。第二,財富去處是否正義?花錢是個人的事,但財富不僅是個人的資本、還承載著社會責任,這正是西方國家富豪大多是「兼職慈善家」的根本道理,如果財富的集中,只是帶來個人物慾的無度擴張,即便程序正義,也很難說,這個社會的資源流動是有序而健康的。遺憾的是,我們的富人,似乎永遠沒有從暴發的狂喜中清醒過來。第三,貧困群體有沒有得到穩妥的安置?這個問題當然不是問富裕的個體,而是指向社會財富分配的制度,數據顯示,我國貧困人口接近3億,按人均每日1.25美元的貧困線推算,這3億人一年全部的財富不足1370億,還不到前1000名最富裕的中國人一年5710億美元財富總額的四分之一。溫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一次提出了解決好控制分配差距、形成合理的分配格局、實現社會公平的問題。


  巴爾扎克說,「培養一個貴族至少需要三代的教養。」富人在飆漲,與此同時,貴族卻在沒落。這種斷裂基於金錢,又不止在於金錢層面,他們「對平民百姓的輕蔑,毫無感情,毫無體恤,毫無慈悲」。財富累積起來的乖戾與跋扈,和財富的來龍去脈一樣,處處令人生疑。這種邏輯是很可怕的:真正的富人享受不到富裕帶來的幸福感;而暴發的富人卻繼續「加粗」著群體間的斷裂。


  「多大能力,多大責任」。這個道理,在賺錢的時候,誰該講給他們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0 22: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