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帖】一名職業編劇如何分析和鑒賞世界經典影片

[複製鏈接]

3012

主題

3946

帖子

7099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9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天河水 發表於 2012-3-13 00: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賀香港回歸十年  

  進入編劇這行,約有七八年時間,寫完並拍出來的有十幾部電視劇和影片,算得上是職業編劇,遇到大大小小的導演有十來個,認識有名字而且名氣不小的演員不下三十個,有名字但沒有名氣的演員更是有三四百之多。
  
  開始寫劇本以及實地跟劇組體驗拍戲之後,回想看過的許許多多的國內外眾多知名影片,感觸良多。
  
  看過不少網友和專業人士對一些經典影片的影視評論,各有千秋,大多從觀眾的角度看影片,很少對影片結構和編劇的技巧進行分析。我心裡技癢難當,也來班門弄斧,試著從編劇的角度來賞析這些世界著名電影,討論這些電影的成功之處和不足的地方,還會在我所知的範圍內談及其中一些影片的拍攝花絮和資料。
  
  如果這個貼子反響不錯,大家喜歡看的話,我陸續談到的電影會有:《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甜蜜蜜》、《風月俏佳人》、《四個婚禮一個葬禮》、《計程車司機》、《盜火線》、《野戰排》、《教父系列1、2》、《霸王別姬》、《新不了情》、《諾丁山》、《阿飛正傳》、《旺角卡門》、《聞香識女人》、《雨人》、《低俗小說》、《甲方乙方》、《雷霆救兵》、《勇敢的心》、《心靈捕手》、《沉默的羔羊》、《水深火熱》、《鐵達尼號》、《阿拉伯的勞倫斯》、《新龍門客棧》、李連杰版的《笑傲江湖》、《南海十三郎》……,
  
  如果有可能,可以談五六十部左右,當然我看過的爛片比好片多好幾百倍,我也會盡量挑出比較著名的爛片說說這些片子的問題
  
  首先談談眾多網友心中的經典勵志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相信喜愛電影的人基本看過或聽說過。這部電影由美國著名恐怖小說作家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說改編。斯蒂芬金二十七八歲的時候還是一名窮光蛋,因為一部小說一夜成名,成了億萬富翁。
  
  
  《肖申克的救贖》以自由和希望主題,這個我不多說,好的方面我也不多說,因為網友說得太多了,我說了也只是錦上添花。我只是想從編劇和導演的角度來看這部影片的結構和不足的地方。
  
  
  如果你看完整部電影,你會發現它是由大概七八個以上的小故事組成,每個小故事都充滿了戲劇性或者激烈的矛盾衝突。很多經典的影片都是由很多小故事組成,最典型的是馮小剛的《甲方乙方》。我大概說說《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影片是由哪幾個小故事組成。
  
  
  男主角安迪進監獄的第一天,親眼看到跟他一起進來的新獄友被警長打死,別人都哭了,安迪沒有哭,給人意外的驚喜。
  
  
  炎炎夏日,安迪與工友外出幹活,冒著生命危險成功說服警長給工友們買來冰涼爽口的啤酒,這個過程充滿驚險和轉折。
  
  
  安迪與幾名同性戀獄友的殊死搏鬥,面對威脅和壓迫沒有屈服,贏得尊嚴。
  
  
  安迪七八年堅持周周寫一封信給市政廳,從不間斷,不管對方如何拒絕,都不放棄,最後終於成功拿到撥款,改造一間大圖書館。
  老管理員因為制度化而死。
  
  
  安迪居然成了各個監獄的獄警們的理財顧問,後來還成了獄長的理財顧問,以此為條件,給獄友們爭取了更多的活動自由,實在是出人意表,很有戲劇性。
  
  
  安迪堅持教新來的獄友學習,居然讓獄友取得不錯的成績。
  
  在監獄廣播室,給很少聽到音樂的幾千名獄友播放美妙的音樂,換來的代價是被獄長單獨關禁了很長時間。
  
  新來的獄友被警長打死。
  
  
  最後是神奇地逃出監獄,嚴懲了典獄長。
  
  對於我們這些從事於影視工作的人來說,從中我們可以學到什麼呢?
  首先你在構思一部電影或者一集電視劇之前,你得首先心裏面想好七八個或者更多的小故事,每個小故事盡量不要雷同,可能分成幾個類型,鬥智慧的,生死相拼的,感人至深的,結局出人意表的,有趣幽默的等等。
  
  
  小故事的類型可以很多,但必須得緊跟主題。舉上面的例子,安迪所做的每件事哪件不是為了自由和希望呢?哪件不體現他永不屈服,堅毅勇敢的性格呢?你圍繞著這個主題,設想你這些小故事,這些故事自然就會很快形成。
  
  然後你再將這些小故事串連起來,在你腦中形成一個整體的概念,開始構思每個小故事的細節和對白,一部電影和一集電視劇的主體不就有了嗎?
  
  這些小故事的先後次序怎麼安排呢?根據情節的發展來安排。
  一般來說,我認為交待人物性格和背景或者劇中人物相互之間關係的小故事放在前面,交待主題的最精採的小故事放在中間和後面,慢慢在影片後面形成高潮。
  
  
  但有些影片因為類型太特別和一些外界的因素,必須把最精彩的小故事放在前面。
  
  
  舉個例子,馮小剛的《甲方乙方》,個人認為最搞笑最精採的的小故事就是開頭有名顧客想當二戰時期將軍,一眾人等扮他手下的小故事,相對其它的小故事,這個故事是最幽默的,其它的都有說教的成分,而且不幽默。
  
  為什麼馮小剛要把最精採的小故事放在前面呢?因為你必須吸引觀眾看下去啊!觀眾以為開頭這麼好玩搞笑,下面的會更好玩!這也是一個捕捉觀眾心理的技巧。
  
  
  
  如果你說電影中那些精彩的小故事如何得來,很簡單,從人物的性格和主題出發,馬上小故事就會來了。
  
  
  既然安迪的性格是堅忍不拔,永不屈服,那就得有人來挑戰他這種性格,讓觀眾切身感受到他這種性格,那上面舉的那個同性戀獄友想搞安迪這個小故事不就出來嗎?
  
  
  主題是自由與希望,那就讓安迪天天做同一件在別人看來希望很渺茫,但安迪最後還是成功了的事,表明只要你堅持不懈努力了,希望就永存。
  
  
  那上面的舉例中,安迪給市政廳寫信,終於建成一個規模很大的圖書館的小故事不就出來嗎?
  

3012

主題

3946

帖子

7099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99
沙發
 樓主| 天河水 發表於 2012-3-13 00:35 | 只看該作者
  同樣的道理,安迪在廣播室播放音樂,讓獄友好像在家裡自由自在享受音樂一樣,這個講自由的小故事不就可以順手拈來了嗎?
  
  
  回到電影本身,很多人說這部電影比同年的《阿甘正傳》更應該得到奧斯卡最佳電影大獎。我覺得兩部影片同樣優秀,同樣感人。
  
  
  
  但從演員的表演來看,湯姆漢克斯的表演更勝一籌,安迪的扮演者我認為演技稍差一點,雖然他已經很優秀了,但在表演細節方面不如湯姆漢克斯。
  
  
  舉個例子,在監獄廣播室那場戲中,安迪私自放音樂給幾千名獄友聽,後來獄長和警長都過來了,要求安迪馬上把音樂關了。安迪試著關小一點音樂之後,看看獄長,然後又將音樂放到最大,那時候他的表情就有問題,他是很不屑地看著獄長他們,這種表情具有很明顯的挑釁性,而且過於顯露和直接,也過於幼稚,就好像一個五六歲的小孩居然用一種不屑和挑釁的眼神看著一名比他強壯好幾倍的孩子,後果可想而知。
  
  
  看到這裡,觀眾馬上會發現安迪這樣做太不明智了,似乎在故意激怒獄長,給自己帶來更大的懲罰。
  
  
  這種表現跟安迪之前對獄長或者警長處處小心應付,唯唯諾諾的表現有些相衝突。
  
  
  我個人認為導演和演員在這場戲的處理有些缺陷。
  
  
  假如將情節設計成,安迪聽到警長叫他關掉音樂之後,有些猶豫不決,站起來關掉音樂,然後轉身想開門給獄長進來,但他看到窗外幾千獄友如痴如醉的表情,在他關掉音樂后,馬上變成失望的表情繼續工作的時候,安迪馬上又改變主意了,重新開了音樂,就站在留聲機旁邊不動,後來警長就敲爛玻璃進來了。
  
  
  這樣一改,增加了情節的轉折和意外,既能很大程度上還原安迪堅強不屈的性格,也體現安迪內心的掙扎,又能說明安迪為了同患難的獄友可以做出任何犧牲,讓人物的形象更加高大,也讓觀眾更加同情安迪的悲慘處境,更加痛恨典獄長的殘暴。而且可以讓安迪的扮演者充分發揮演技,比他靜靜坐在椅子上與獄長對抗,更加吸引人,也更符合人物的個性,也不會增加影片的時間。
  
  
  這場戲還有一個改法,就是播放音樂的時候,安迪不是坐著,而是隨著歌聲全情投入,挽著假想的女伴,繞著桌子,翩翩起舞,要知道他可是來自上流社會,聞歌起舞不是難事。
  
  
  這樣一來,讓角色更加人性化,既可以暗示安迪也是人,也需要女人,也渴望擁有自由,能跟心愛的女人跳舞,深切打動觀眾,也可以讓整個畫面動起來,更有動感,讓觀眾的眼球跟著安迪在轉,似乎也在跟著安迪跳舞,自由自在享受音樂和舞蹈帶給人的短暫快樂,多有情趣。
  
  
  獄長和警長趕到后,安迪可以裝著聽不見,繼續跳舞,給人一種假象,他已經全情投入,外界的事情一點也不知道,獄長的憤怒就不會加大,安迪受到的懲罰也不會加重。這對安迪來說是一個聰明的做法,觀眾再一次看到安迪的智慧,而不是跟獄長直接硬碰硬。
  
  
  另外一方面,又要跳舞又要做表情,給演員極大的表演空間。
  
  
  影片裡面,關於圖書館的老管理員因監獄把他制度化而死這個情節,我個人認為與影片的主題有些背離,制度化跟自由與希望沒有太大關係,會把觀眾的思維引向另外一個方向,以為電影是講批鬥監獄制度的事。這樣一來,也拖慢影片的節奏。
  
  
  但老管理員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角色,也要發揮他的作用,那老管理員怎麼死呢?最好是因為太老了,老死在監獄。這樣一來,安迪和眾獄友就會恐懼自己也會在監獄老死,那安迪最後的出逃就有了更多的動機和動力,讓觀眾更加信服他的出逃是合情合理的。
  
  
  影片還有一個值得商榷的情節,就是那個在安迪的指導下參加考試獲得不錯成績的新來獄友的出現,估計是為了讓安迪的最後出逃有一個最充足的理由才安排他進來,讓他告訴安迪真正的兇手是誰,讓獄長殺死他,加深安迪對獄長的仇恨。
  
  
  但這個人的情節比較普通,就是學習啊!考試啊!活潑樂觀啊!沒有出人意表之處,反而加多了他的戲分。因為你要讓新獄友最後的死刺激安迪,必須得讓他與安迪建立一定的感情,必然增加他的戲分。但他的戲分基本不出彩,比較平淡,這樣一來,反而讓影片的節奏很慢。
  
  
  這裡可不可以考慮不加這個人進來,而是讓真正殺死安迪妻子的犯人進來,跟安迪相熟的獄友無意中聽到犯人殺人的自白,講給安迪聽。安迪發現自己有證據證明自己是清白的,就找獄長說起這件事,獄長知道后再找機會槍殺犯人,讓安迪終於意識到自己要從法律上獲救是不可能了,因為唯一能讓自己脫罪的真兇已經死了,他只能逃出去。這樣一來,加快影片的節奏,情節也更加合理。
  
  
  雖然有上述情節我認為要改善的,但《肖申克的救贖》最後的結局帶給人極度的心靈震撼,這是我看過影片中最讓我發自內心激動的電影。沒想到居然沒拿到最佳電影大獎。
  
  
  但《阿甘正傳》里的湯姆漢克斯跟角色人神合一的表演,確實給影片增色不少,這個問題,下一個貼子會談到。所以從表演角度看,奧斯卡評委偏向《阿甘正傳》也在情理之中。因為評價一部影片不僅要看結構,立意,主題和細節,表演也很重要。
  
  這裡順便提到李亞鵬版的郭靖,《阿甘正傳》里的湯姆漢克斯一聽聲音就知道有些弱智,跟李亞鵬演郭靖時的聲音相似,不知道李亞鵬是不是被這部電影啟發,而將郭靖的聲音弄成弱智。
  
  
  但李亞鵬卻忽略一點,《阿甘正傳》一開頭就提到阿甘智力確實低於常人,湯姆漢克斯的弱智聲音就順理成章了。但郭靖不是弱智,是老實憨厚忠誠。弱智和老實憨厚怎麼區分呢?弱智者可能區分不了好人壞人,也不懂如何抗爭,就像阿甘一樣,小時候被人欺負,他不是去跟人家打或找人幫忙,而是一味跑。郭靖小時候打的架可不少啊!他知道先打了再說,打不了再跑,郭靖知道誰在做好事,誰在做壞事,阿甘未必分得這麼清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10: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