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薄熙來:深化改革開放是重慶實現跨越式發展巨大動力

[複製鏈接]

1633

主題

5156

帖子

688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沒有放屁 發表於 2012-3-3 09: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沒有放屁 於 2012-3-4 12:20 編輯

2012-03-02 10:12  重慶日報

1992年,88歲高齡的鄧小平視察南方。老人一路走,一路看,話語不多,卻又振聾發聵:「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由此,中國掀起了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高潮。

20年後,當中國改革涉入「深水區」,對外開放面臨新的國際形勢之際,西部的重慶——少年鄧小平登船赴法求學之地,正高擎改革開放的大旗,沿著民生導向、共富發展之路,奮力追求科學發展的夢想。

一個不靠海、不沿邊的內陸城市,一個曾經背負著諸多沉重包袱的老工業基地,一個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並存的特殊直轄市,探索改革開放的新路是十分艱難的,但重慶步伐堅定。

自2007年起,這個年輕的直轄市推進「五個重慶」,開通渝新歐國際貨運大通道,探索戶籍制度改革,大規模建設公租房,「引進來」、「走出去」……重慶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許多改革從「跟跑」變為「領跑」,並基本建成了內陸開放高地。全市經濟也呈現出「加快」、「率先」之勢,去年,GDP邁進「萬億俱樂部」,多項經濟指標增速居全國前列,實現了經濟增長與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又好又快與公平正義的有機統一。

以開放促開發,以改革促發展,重慶闖出了一條內陸開放之路、深化改革之路、科學發展之路。

當生日歌響起時,年輕的直轄市在欣喜之餘,也清楚地看到,要深入推動科學發展,進一步改善民生,還要付出更多辛勤的汗水

2007年,年輕的直轄市迎來了10歲生日。

回顧10年風雨路,可謂「萬事開頭難」、「創業維艱」。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和關心支持下,張德鄰、賀國強、黃鎮東、汪洋4位書記,蒲海清、包敘定、王鴻舉幾任市長,歷屆市委、市政府一茬接著一茬,帶領全市廣大幹部群眾苦幹創業,「費盡移山心力」,奮力邁出了對內對外開放的步伐,全市GDP年均增速10.2%,民主法治與社會事業也全面進步。

10歲的直轄市重慶,成功走出了困境,中央交辦的「四件大事」取得重要成果,人均GDP邁上了2000美元大關。黨中央、國務院也寄予厚望。全國「兩會」期間,胡錦濤總書記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作出了「314」總體部署,希望重慶加快建設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中心、西部地區的重要增長極和城鄉統籌發展的直轄市,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當年6月,國家還批准重慶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這是我國唯一的以省級行政區為單位的改革試驗區。

日子比以前好過了,手裡也多了不少優惠政策,的確令人振奮。但重慶人也清醒地看到了問題:投資、出口、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由於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高,消費的拉動不足;又地處內陸,在開放的「三線」,出口拉動幾乎為零,經濟發展主要靠投資。重慶還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庫區、大山區和民族地區於一體,城鄉二元結構矛盾突出,區域發展不平衡,農村貧困面大,產業結構不夠合理,生態環保任務艱巨,社會保障也亟待加強。

環顧四鄰,重慶也有不小的差距。在西部12個省區市中,重慶直轄10年的發展速度是快的,但重慶快,別的地方也不慢。2006年,重慶人均GDP達到12457元,但排在前面的內蒙和新疆,分別比重慶高了7000多元和2500多元。重慶要實現中央要求的「加快」和「率先」,並非易事。

當生日歌響起時,年輕的直轄市在欣喜之餘,也清醒地發現,要深入推動科學發展,進一步改善民生,還要付出更多辛勤的汗水。

「重慶要實現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就要擴大開放」

「發展才是硬道理!」那麼,重慶新一輪大發展的動力何在?


實踐證明,中國之所以創造連續30年近10%增幅的世界經濟奇迹,歸根結底靠改革開放。重慶直轄10年的大發展,也是因為改革開放。在經濟全球化、貿易國際化的背景下,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關起門來搞發展,都不會有大出息。

走過10年直轄路后,重慶要有更大作為,實現「突圍」,必須通過開放發展生產力,利用全球資源實現跨越式發展;通過改革調整生產關係,促進縮差共富、公平正義。正像小平同志所說,「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業。」

在這樣的背景下,薄熙來2007年底履新重慶。在主持召開的第一次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他就旗幟鮮明地舉起了改革開放的大旗。他說:「重慶要實現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就要擴大開放,這是巨大的動力。」

之後一個月,薄熙來先後會見12家跨國公司代表、重慶港澳政協委員和渝中區人大代表,反覆強調改革開放的重要性。即便是參加全市政法工作會,他也特別指出,「重慶要在新一輪的發展中不失時機,取得成功,必須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下大力氣擴大開放,深化改革,努力成為吸引和匯聚國內外各種發展要素的『熱土』。而政法戰線的一項重要使命,就是將重慶建成外來投資者的安全區、放心區。」


此時的重慶,迫切希望裝上開放這架「大馬力發動機」,實現加速騰飛。薄熙來說:「只有在開放的環境下,才能有效聚集國內外的資金、技術、人才、市場等經濟要素,為我所用;才能在更高的平台上參與競爭,結識高手、良師,激活智慧,快速進步。國內外如黃金般寶貴的發展機會,也只有在開放環境中,才能分享。」他還打過一個形象的比喻:「這就好比打乒乓球,如果只在家裡和老婆、孩子打,也會贏得開心,但難有長進。敢於和強手交鋒,就是輸了,也會進步。」

於是,一場「解放思想、擴大開放」的大討論,在巴渝大地展開,電視台還為此搞了辯論大賽。討論凝聚了共識,形成了合力,也讓大家感覺「輸不起、坐不住、等不及」。接著,在2008年7月,中共重慶市委三屆三次全委會專題研究擴大開放,通過了《關於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決定》,明確了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的目標。

「30年河東,30年河西」,改革開放頭30年看沿海,沿海各省市發展得很好。未來30年,西部地區將大有作為,重慶對外開放海闊天空

搞開放、搞改革,不能光喊口號,不能靠頭腦發熱,關鍵在於科學的設計和紮實的行動。必須開動腦筋,運用智慧,大膽地試,科學地闖,才能趟出一條新路。

重慶不靠海、不沿邊,對外開放確有客觀難度。比如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就面臨著交通、市場、人才等因素的制約。僅一個交通,重慶距離東部沿海2000公里,距歐亞大陸橋北線也路途遙遠,而加工貿易對物流成本十分敏感,西部要像東部那樣,大進大出,並不現實,也缺乏優勢。

大挑戰也孕育著新機遇。俗話說,「30年河東,30年河西」,改革開放頭30年看沿海,沿海各省市發展得很好。未來30年,在廣袤的西部,也需要出現幾個開放高地,這對於全國實現可持續的發展至關重要。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西部開發,作為西部唯一的直轄市,重慶換個角度,創新思維,對外開放也可以海闊天空。

在東部沿海,由於有天然的地理優勢,搞加工貿易,「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物流成本相對較低。而西部的優勢在於土地、勞動力等要素價格較低,且供應充足。如果實現整機加零部件垂直整合一體化,研發、配套、生產集中於一地,僅有市場在外,對筆記本電腦等高附加值產品來說,西部就擁有了比較優勢,而物流成本也不再成為重要的制約因素。這一思路,就是重慶創造的內陸加工貿易新模式。

幾年干下來,這條內陸開放的新路子走通了,而且越走越寬。目前,重慶吸引了惠普、宏碁等全球5大筆記本電腦品牌商,富士康、英業達等6大代工商,400多家配套企業,形成了一個筆記本電腦產業集群。年產量超1億台、產值超千億美元的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製造基地,正在西部迅速崛起。

對一個系統來說,一個「點」的突破將引起連鎖反應,制度創新也是如此。「鳳」來得越來越多,「巢」自然也需要築得更好、更大。迅速成長的筆電加工貿易產業集群,催生了內陸首獲批准的兩路寸灘和西永兩個保稅區。而加工貿易的貨物出口,進而又帶動了重慶首創跨關區便捷通關聯動模式,跨關區實現了「一卡通」。為佔據加工貿易「微笑曲線」的高端,重慶還率先開展加工貿易離岸金融結算,惠普亞太結算中心、宏碁和華碩第二運營總部等相繼落戶。當年對外引資由2007年的10億美元增至2011年的100億,國內外眾多客商,尤其是世界500強企業紛至沓來,又促使國家最終下了決心,在重慶設立中西部唯一的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兩江新區。重慶搭起了一個又一個內陸開放的大平台。

隨著渝新歐鐵路的全線貫通,重慶從開放的「三線」一躍而成「一線」,變成了內陸開放的前沿

重慶創造的內陸加工貿易新模式,改變了世界加工貿易布局,而渝新歐國際貨運大通道的開通,則真正改變了中國對外開放的格局。

過去,打開中國經濟版圖,東部沿海是對外開放的「一線」,是「窗口」和「橋頭堡」,西部地區則被稱為開放的「三線」,基本與「口岸」無緣。其中的關鍵在於交通。中西部的商品出口,或者運往上海、廣東轉口,然後飄洋過海;或者走鐵路到哈爾濱,通過歐亞大陸橋北線,之後再耗時20多天,才能到達歐洲。

其實,西部並非沒有鐵路通往歐洲,但受傳統思維的限制,以及繁瑣的海關關檢、複雜的鐵路物流轉運,「新歐亞大陸橋」雖屢被談論,卻始終未變成現實。這些年,重慶協調沿途5國海關和鐵路部門,推動達成便捷通關協議,實行定點、定線、定車次、定時、定價「五定班列」,還合資在重慶註冊物流公司,專司這條鐵路的物流運轉。

「軟體」到位,盤活了既有的「硬體」。去年,渝新歐國際貨運大通道正式開通。從重慶出發的貨物,可直抵德國、比利時、荷蘭和波蘭,且運行時間比歐亞大陸橋北線縮短了七八天。由於政策綁定,全國各地要通過這條鐵路把貨運到歐洲,或者分流從歐洲回運的貨物,均須在重慶報關。渝新歐鐵路的開通,讓重慶從開放的「三線」一躍而成「一線」,變成了內陸開放的前沿。

對此,重慶市長黃奇帆曾有過一段表述:「開通渝新歐鐵路,聽起來簡單,實則需要大量的協調、討論和複雜的運作。如果沒有開闊的眼界,根本就不會想到這個問題,即使想到了,也很難做到。」重慶的實踐,再次證明了一點:睜大眼睛看中國、看世界,對看準了的事情、正確的事情,大膽地試,大膽地闖,終將有所作為。

在「走出去」方面,東西部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天高地廣。重慶大膽探索,形成了「有進有出」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創新、創造開闊了思路,改善了環境,推動了大開放、大發展。2011年,重慶提前一年完成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的目標。利用外資,從2007年的10億美元,提高到106億,躋身全國第一梯隊;對外貿易總額超過350億美元,佔全國進出口總額的比重從2007年的1‰提高到1%;外地貨物經由重慶轉口的貨運量佔比達到32%;離岸金融結算從無到有,不斷擴大,結算額達到2011億元……

重慶的對外開放,不僅「引進來」,還「走出去」,實現了有進有出、內外互動。2010、2011兩年,重慶啟動海外投資項目110億美元,在全國獨樹一幟。

中國人有個傳統,講究勤儉持家,喜歡存錢。具體到對外開放,不少地方重視招商引資,對到海外投資卻興趣不大,總覺得把錢攥在手裡,把項目擺在身邊,心裡才踏實,幹起來才實惠。而且,由於對世界各地的經濟規則不太熟悉,海外投資信息不夠豐富,項目選擇和運作上也缺乏經驗,更使不少企業顧慮重重。結果,中國外匯儲備以每年4000億美元的速度增長,去年總額超過3萬億美元,對外投資額卻相形見絀。「走出去」這一重大的國家戰略,步履維艱,各地均無實質性的突破。

當前,世界各國遭遇危機,渴望資金和投資,而中國又「不差錢」,正是「走出去」的好時機。對西部地區來說,在「走出去」方面,與東部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而且又無地域的劣勢,又可以使海外的礦產、土地和高科技產業為我所用,真是天高地廣!

重慶開始積極謀划。為降低投資風險,重慶確定「三不原則」,即不運作「體外循環」項目,不支持「賣苦力」的工程承包,不投資虛擬經濟項目。而是面向國內市場和重慶需求,策劃實施礦產資源、糧食安全、資源加工、裝備技術、園區開發等領域的項目。比如,到巴西和阿根廷買地種糧食,收購澳大利亞鐵礦、蓋亞那鋁土礦,到英國收購機電項目等。科學的謀划與運作,讓重慶抓住機遇,獲得了急需的資源、技術和人才。去年,海外收穫的20萬噸大豆,已運回國內。

公租房建設,是實實在在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居有定所,則人心安;人心安,則百業興

開放促發展,也推動了改革。面對諸多熱點難點問題、體制機制性障礙,重慶人敢想敢幹,科學謀划,穩步推進,很有成效。

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經濟迅猛發展,各項事業全面進步,成績舉世矚目,但也積累了不少問題和矛盾。比如,區域、城鄉、貧富差距拉大,「三農」問題突出,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健全……等等。

改革勢在必行!那麼,作為西部的直轄市,重慶在全國改革大局中如何定位?能夠發揮何種作用?

西部地區的改革分為3類:一是跟進型,即將先發地區的成功經驗用於本地。二是特色型,針對本地特殊的問題推行改革,但不具有全國意義。三是「領跑」型,在全國率先推動,創造的經驗具有示範推廣價值。這些年,重慶除了跟進和特色型改革,還抓住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契機,在民生改善、縮差共富領域大膽探索,許多改革從「跟跑者」變為了「領跑者」,創造了不少好經驗、好做法。

公租房建設便是其中之一。老百姓過日子,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當今中國,溫飽問題已基本解決,住房問題比較突出。單靠商品房供給,低收入群眾難以承受,而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房源少,保障範圍有限,還存在權力尋租,難以根治住房難。

對單軌制住房供給的制度缺陷,中央充分重視,國務院也正在採取一系列措施予以解決。重慶開全國先河,率先探索建立城市住房「雙軌制」模式。2010年,重慶正式啟動大規模公租房建設,計劃3年建4000萬平方米,目前已累計開建2871萬平方米,配租11萬套,規模、進度和配套水平全國領先。

為防止利益輸送,並避免公租房變成「貧民窟」,重慶把握了5個關鍵環節:一是租住對象明確,即進城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和城市住房困難戶;二是與普通商品房「混建」,住房品質、配套服務和物業管理不亞於中等商品樓盤;三是租金較低,每平方米平均10元;四是嚴格實行「封閉運轉」,退出公租房產權,只能交回公租房管理局;五是融通模式科學合理,向國家社保基金、商業保險機構、國家煙草公司等融資。

公租房建設,是實實在在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良好的制度設計、充分的保障範圍,使占城市總人口30%-40%的低收入群眾,不再擔心住房問題。居有定所,則人心安;人心安,則百業興。

重慶推動的農村產權改革,明確了土地使用權的財產權性質,是農村生產力的又一次大解放

中國改革,難點在「三農」,而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瓶頸問題是資金短缺。

《憲法》明確規定,農村土地歸集體所有,農民只有使用權。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下,農民的耕地、林地、宅基地,無法作為抵押品,通過銀行貸款,獲得發展急需的資金。同樣因為這一點,長期以來,中國農民收入主要來自田間耕作和外出打工,基本沒有財產性收入。

新近頒布的《物權法》為難題的解決帶來了轉機。重慶依照《物權法》,創新地提出:「所有權和使用權都是財產權」,並分離量化了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的財產佔比。在農村宅基地、承包地和林地「三權」進一步確權到戶基礎上,明確農村土地增值收益,宅基地集體和農民分別得15%、85%,林地和承包地集體和農民各得20%、80%。這一規定,實化了農民的土地和房屋財產,使其可自主用於銀行質押融資、入股股份合作社、變現為轉戶進城的原始積累。

如果說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明確了農民的土地使用權,激發了生產活力,那麼,重慶推動的農村產權改革,明確了土地使用權的財產權性質,是農村生產力的又一次大解放。

此外,為了防止貸款風險,消除金融機構的後顧之憂,重慶還採取了兩大措施:一是,在全國率先建立了「三權」抵押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對可能產生的貸款壞賬,由銀行、政府、農戶各承擔三分之一。二是,由市國資委籌集30億元,組建了興農融資擔保公司,各區縣成立子公司,形成「傘形」擔保體系。

明晰財產權,健全風險預防機制,迅速激活了「三權」抵押貸款。目前,重慶累計發放「三權」抵押貸款180億元,預計2015年將達到1000億元。藉此,農業發展獲得了企盼多年的「源頭活水」,而農民獲得更多財產性收入也成為可能。

重慶農民工一年半轉戶322萬人,風平浪靜。溫家寶總理評價說:「重慶戶籍制度改革是一種積極探索。」

在經濟學家眼中,消除城鄉二元結構,縮小城鄉差距,除了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外,解決農民工身份,減少農民,推動城市化進程,也是非常緊迫和現實的問題。

中國有2億多農民工,多數在東南沿海打工。在城市,他們享受不到城裡人的待遇;在農村,青壯年離家后,造成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一系列問題。他們如同「候鳥」,春去冬來,每逢節日都給運輸系統帶來很大壓力。特別是「農民工二代」,已經遠離鄉土,習慣城市生活,卻面臨城市融不進、家鄉回不去的尷尬境地。但是,農民工變市民,不是一個簡單的名稱變換,它涉及到就業、醫療、教育、住房、社保等多方面配套,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

重慶也有800萬農民工,其中三四百萬在重慶城區打工。面對問題,是念「拖字訣」,還是用「闖字經」?決策之前,黃奇帆算了一筆賬:如果300萬農民工轉戶,每個人需要配套10多萬元,總計3000多億。但3000多億不是一年拿出,而是在15年到20年裡分期投入,這樣,每年需要投入兩三百億。再者,改革成本不是由政府「一肩挑」,而是由企業、政府、社會分擔。此外,每位農民進城,只要每人每年增加一萬元的消費,300萬農民工每年就可以帶來300億的消費。算細賬,農民工轉戶成本並非無法接受,如果考慮農民減少對解決「三農」問題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有利可圖」。

於是,重慶在全國率先開展了以農民工為主體的戶籍制度改革,並設計了5條政策:一是以農民工就業和自願為轉戶前提,在主城區工作5年以上、區縣城工作3年以上就可以轉戶。二是農民工轉戶進城,就業、養老、住房、教育、醫療「五大保障」一步到位,也就是俗稱的穿上「五件新衣服」。三是承載地以工業園區、主城區和區縣城為主。四是改革成本由企業、政府、社會各大體承擔三分之一。五是建立農村資源自願有償退出機制和平台,也即俗稱的宅基地、林地、承包地「三件舊衣服」,農民工可自願決定是否「脫掉」,如果「脫掉」,還要給予足夠的補償,消除了農民工的後顧之憂。

由於制度合理,重慶農民工一年半轉戶322萬人,風平浪靜,在全國產生示範效應,主要做法被納入國家戶籍制度改革指導意見。溫家寶總理評價說,「重慶戶籍制度改革是一種積極探索」。

或許商人的嗅覺天生敏感,他們從重慶在風平浪靜的改革中,迅速捕捉到了商機。於是,2011年4月,西永微電園出現了這樣一幕——

來渝考察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問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郭台銘:「你在沿海有很多工廠,為什麼又跑到重慶投資呢?」

郭台銘答:「一是重慶建設公租房,減輕了企業的負擔,可以專心做生意;二是推動戶籍制度改革,解除了員工的社保、醫療、子女教育等後顧之憂;三是重慶打黑除惡,建設『森林重慶』,發展環境好!」

重慶無中生有,創建七大要素交易市場,宛如增添了7個「極核」,將各種經濟要素凝聚於己,又輻射周邊

一個地區、一座城市,要成為經濟的「中心」和「增長極」,必須具備強大的要素集散能力,必須建設定位明晰、制度科學、運營規範的要素市場。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歷經幾年奮鬥,重慶創建了土交所、葯交所等七大要素交易市場,交易規模已超過3000億元,正逐步成為區域性要素集散中心和定價中心。

其中,農村土地交易所是全國唯一的。重慶利用級差地租原理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辦法,將閑置的農村宅基地等復墾為耕地,產生建設用地指標,並將其設計成「地票」公開交易。這樣一來,不僅確保了耕地總量不減,農村建設用地與國有建設用地還具有了同等收益,而且「地票」凈收益,85%補償給農戶,15%給集體。截至目前,重慶累計交易「地票」8.9萬畝,農民直接增收124億元,還為農民新村建設提供了22億元建設資金。

葯交所也是一大創新。它日益顯示出五大功能:一是價格發現和定價功能,通過統一採購抑制了虛高的藥品價格;二是減少中間環節,預防腐敗;三是市場調節功能,優化了資源配置;四是體現了結算功能,加快資金流動,降低了交易成本;五是推動重慶成為藥品交易高地的功能。去年,葯交所交易額達50億元,葯價平均下降28%,為群眾節約藥費10多億元。到2015年,交易額有望達到1000億元,屆時,葯價還將大幅降低。

如此等等,重慶「無中生有」,創建七大要素交易市場。這宛如增添了7個「極核」,將各種經濟要素凝聚於己,又輻射周邊,從而為「西部地區的增長極」、「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中心」夯實了地基。

重慶不是為改革而改革,為開放而開放,而是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重慶改革「成績單」里,還有很多屬全國「率先」或「首次」的項目——

在全國首開微型企業發展先河。採取「1+3+3」政策措施,即「1」名帶頭人出資本金,帶動8-10人,成立微型企業。給予「3」條扶持政策:財政補貼3萬-5萬元;按資本金1∶1的比例提供銀行貸款;給予註冊資本金等額的稅收優惠。提供「3」項服務:建立創業培訓平台,提升創業者創業能力;搭建與龍頭企業的對接平台,讓微型企業進入大企業供應、採購鏈;搭建創業基地。短短一年多時間,重慶發展微型企業5萬多戶,帶動40多萬人就業。

推動收入分配改革,出台了「民生10條」和「共富12條」,並在全國首次把基尼係數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二五」規劃,還制定了縮小基尼係數的時間表。經過全市人民共同努力,去年,重慶城鄉居民收入佔比由2010年的43%提高到了44.2%,基尼係數從0.438下降到0.421。表明重慶收入差距拉大的趨勢出現逆轉。

……

審視這些年重慶的改革與開放,逐一剖析每項政策的機理與效能,可以清晰地發現:重慶不是為改革而改革,為開放而開放,而是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通過改革開放,努力改善民生、縮差共富、推動科學發展。

如何衡量一個地區的改革開放是否成功?鄧小平說,主要看 「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拿出重慶的「答卷」,以「三個有利於」為標準,逐一比對,答案不言自明。

如何看待重慶探索與實踐的意義?此時,就需要重溫鄧小平另一段話:「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以此比對,答案同樣不言自明。

20年前,鄧小平視察南方,開創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如今,我們需要拿出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譜寫更加精彩的篇章。這是當代國人不可推卸的、神聖的責任和使命!
我句句真話. 決不放屁. 版上如有臭味. 我沒有放屁. 不是我放的.

8

主題

601

帖子

39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90
沙發
qazwsx111 發表於 2012-3-3 10:4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qazwsx111 於 2012-3-3 10:45 編輯

說句迷信話,把重慶設為中央直轄市就不正派、不光明磊落,是鄧小平以自己的假死與陳雲【假死】、粟裕、林彪、毛澤東等人交易出來的。
1、你鄧小平也假死
2、你老家四川省的重慶市升格為中央直轄市

還曾假惺惺地徵求我這個所謂的老大的意見:把你老家河南省的鄭州市升格為中央直轄市行嗎?洛陽呢?安陽行嗎?
我感到是胡扯,我一不相信,二是覺得國家大事怎麼扯私情呢?!肯定不對頭。
為啥不是西安或廣州而是重慶呢?
鄧小平給我傳的話的話意是:他幹了一件比較聰明的事,很上算。

鄧小平以假死交易出重慶升為中央直轄市,假死是欺騙中國人民甚至欺騙世界各國,鄧小平「死到臨頭」還以權謀私!乃歷史垃圾。

鄧小平「逝世」之後吳邦國迅速落實重慶升為中央直轄市,生怕毛澤東、林彪、粟裕、陳雲這幾個假死的傢伙變卦了,他們啥事干不出呢?!「死老頭子們」彼此不信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59

主題

547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216
3
寒冬開梅 發表於 2012-3-3 11:28 | 只看該作者
此文明顯有向鄧小平及黨中央表忠心的意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4
laodai 發表於 2012-3-3 12:14 | 只看該作者
2樓原來就是以前在這裡經常弄些牛皮亂扯的「大叔」,有一百多歲了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9

主題

5173

帖子

249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1
5
老法師 發表於 2012-3-3 15:5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老法師 於 2012-3-3 18:22 編輯

看了重慶日報的文章, 本壇的左派們要大失所望了。
原來重慶不是一個公有制特區。重慶也在引進外資,  " 由2007年的10億美元增至2011年的100億 "。重慶也有惠普等美資公司, 讓外國資本家賺中國人的錢。重慶也有富士康血汗工廠。更為嚴重的是, 重慶也是在按照鄧小平的 " 貓論 " 在發展, 也是在走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之路。所謂的重慶模式, 其實就是中國模式。
現在左派們陷入了兩難, 如果讚美重慶, 則等同讚美鄧小平的改革開放。這是萬萬不行的, 餓死事小, 失節事大, 無論如何要堅持反鄧反走資的底線。
要批改革開放批走資派, 則要批到重慶, 而重慶是左派們心目中的一盞社會主義明燈。重慶模式是中國民眾之希望。批倒重慶, 就完全否定了左派們自己的理念, 從今後左派們就要下崗沒活幹了。怎麼辦?
問一下左派們, 此孰是孰非;何去何從?
大肚能容, 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便笑, 笑世上可笑之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33

主題

5156

帖子

688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81
6
 樓主| 沒有放屁 發表於 2012-3-3 22:2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沒有放屁 於 2012-3-3 22:28 編輯
老法師 發表於 2012-3-3 15:56
看了重慶日報的文章, 本壇的左派們要大失所望了。
原來重慶不是一個公有制特區。重慶也在引進外資,  " 由2 ...

在這樣的背景下,薄熙來2007年底履新重慶。在主持召開的第一次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他就旗幟鮮明地舉起了改革開放的大旗。他說:「重慶要實現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就要擴大開放,這是巨大的動力。」

之後一個月,薄熙來先後會見12家跨國公司代表、重慶港澳政協委員和渝中區人大代表,反覆強調改革開放的重要性。即便是參加全市政法工作會,他也特別指出,「重慶要在新一輪的發展中不失時機,取得成功,必須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下大力氣擴大開放,深化改革,努力成為吸引和匯聚國內外各種發展要素的『熱土』。而政法戰線的一項重要使命,就是將重慶建成外來投資者的安全區、放心區。」

Read more: 薄熙來:深化改革開放是重慶實現跨越式發展巨大動力 - 時事述評 - 貝殼村
-

不僅不是,而且重慶的經濟模式,是環繞著引進外資轉的,重慶經濟發展的模式是以引進外資為中心。
我句句真話. 決不放屁. 版上如有臭味. 我沒有放屁. 不是我放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7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2-3-4 01:53 | 只看該作者
沒有放屁 發表於 2012-3-3 22:26
-

不僅不是,而且重慶的經濟模式,是環繞著引進外資轉的,重慶經濟發展的模式是以引進外資為中心。

的確有些這種感覺。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8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2-3-4 01:59 | 只看該作者
本新聞報道說明薄熙來是緊跟鄧小平及黨中央的路線的。很好么,全黨團結一致。試看天下誰能敵???
格外小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9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2-3-4 10:4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華盛頓人 於 2012-4-10 08:25 編輯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2-3-4 01:59
本新聞報道說明薄熙來是緊跟鄧小平及黨中央的路線的。很好么,全黨團結一致。試看天下誰能敵???


這可是重慶日報3月2日頭版頭條新聞:在兩會開幕前夕,發表此文,值得玩味。

http://cqrbepaper.cqnews.net/cqr ... content_1507055.htm

這是有效鏈接,點擊后直接顯示的是當日頭版頭條的重慶日報,左左木也來看看,發表發表感想啊!!!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10
新鮮人 發表於 2012-3-5 06:22 | 只看該作者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2-3-4 10:46
這可是重慶日報3月2日頭版頭條新聞:在兩會開幕前夕,發表此文,值得玩味。

http://www.abbao.cn/pa ...

還是改革開放好!!!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11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2-3-8 07:2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大千世界 於 2012-3-8 07:29 編輯
新鮮人 發表於 2012-3-5 06:22
還是改革開放好!!!


薄熙來說:

自1994年正式啟動,16年來,蘇州工業園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長30%,取得了GDP超千億元、累計上交各類稅收超千億元、實際利用外資超千億元、註冊內資超千億元「。四個超千億」。

說話中透露了無限羨慕之情!!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12
laodai 發表於 2012-3-8 10:33 | 只看該作者
「重慶模式」是改革開放路線的一種方略,值得借鑒的,但不可能全盤「復置」。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13
新鮮人 發表於 2012-3-8 10:4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2-3-8 11:40 編輯
laodai 發表於 2012-3-8 10:33
「重慶模式」是改革開放路線的一種方略,值得借鑒的,但不可能全盤「復置」。


重慶模式,廣東模式,蘇州模式,溫州模式 深圳模式 - 其實都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14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2-3-9 01:29 | 只看該作者
新鮮人 發表於 2012-3-8 10:40
重慶模式,廣東模式,蘇州模式,溫州模式 深圳模式 - 其實都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說得好,就是如此。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主題

601

帖子

39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90
15
qazwsx111 發表於 2012-3-9 18:4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qazwsx111 於 2012-3-9 18:49 編輯
laodai 發表於 2012-3-3 12:14
2樓原來就是以前在這裡經常弄些牛皮亂扯的「大叔」,有一百多歲了吧?


我說的情況哪個是假的呀?
你無知可以理解,但你無恥就不可理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16
laodai 發表於 2012-3-9 19:28 | 只看該作者
那你就把毛澤東、林彪、粟裕、陳雲和鄧小平「假死」的情況說說,有多少人可以肯定你說的是真的。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17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2-3-10 03:10 | 只看該作者
laodai 發表於 2012-3-9 19:28
那你就把毛澤東、林彪、粟裕、陳雲和鄧小平「假死」的情況說說,有多少人可以肯定你說的是真的。

他是如假包換的海外有孤忠大叔。我一眼就看出來了,他自己也承認過。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672

帖子

2307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07
18
陳營 發表於 2012-3-14 06:28 | 只看該作者
突然想到個問題,中央為什麼突然將重慶立為直轄市?隱約感到這是個重大的戰略舉措。應該說黑社會行為在中國各地恐怕不同程度的都有存在,偏偏重慶是所謂高調打黑高調唱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19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2-3-14 07:2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康人家 於 2012-3-14 07:25 編輯
陳營 發表於 2012-3-14 06:28
突然想到個問題,中央為什麼突然將重慶立為直轄市?隱約感到這是個重大的戰略舉措。應該說黑社會行為在中國 ...


重慶的孢哥是全國最厲害的,打黑恐怕也是中央的一個布置,不是薄熙來首創的。唱紅倒有可能是他首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20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2-3-15 03:2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瘋瘋顛顛 於 2012-3-15 03:27 編輯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2-3-14 07:22
重慶的孢哥是全國最厲害的,打黑恐怕也是中央的一個布置,不是薄熙來首創的。唱紅倒有可能是他首創。


重慶的經濟模式,幾乎是100%照搬的蘇州模式,是很明智的。根據我的觀察,在經濟發展問題上,即使是廣東也不如蘇州模式,因為廣東是最早有特殊政策的地區,深圳更是特區,但蘇州毫無特殊政策,而經濟搞得有聲有色,真不容易。難怪薄熙來參觀後會如此佩服。也難怪蘇州接連三任市委書記升任省部級幹部。因為蘇州實在搞得好。
世人皆醉我獨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7: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