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密碼:從「莫斯科宣言」到「敘利亞人民之友」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2-25 17: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2-2-25 07:34:49    來源  CHN強國論壇

作者  青衫老祖


   在當今世界中,中國究竟打算扮演什麼角色?這是東方和西方都希望搞清楚的問題。為什麼呢?青衫老祖認為,中國太大,雄心勃勃,中國的世界角色具有變革世界的力量,這是之所以中國角色令世界關注的根本原因。

   作為國際問題觀察家,中國的世界角色理所應當也成為青衫老祖所著力觀察、探索甚至提議的領域。最近,看似不相干的兩件事不期而遇,幾乎在同一時間發生,而中國在這兩件事當中採取了截然不同的態度,從中,我們或許能夠悟到些什麼?

   一件是「敘利亞人民之友」組織要於2月24日在突尼西亞召開,邀請中國出席,中國斷然拒絕。中國拒絕的理由,按外交部發言人洪磊的說法是:「中方對『敘利亞人民之友』會議的目的、作用和機制尚需作進一步的了解和研究,也不理解會議的籌備情況,難以出席此次會議。」青衫老祖感覺,這完全是外交辭令,透過這些溫和的外交辭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明顯的結論,中國認為「敘利亞人民之友」會議的目的、作用和機制都存在嚴重問題,不論是目的上的「政權更迭」,還是作用上的「破壞穩定和中東和平」,機制上的「美國主導、阿盟唱戲、排斥異己」,中國都不能接受。拒絕參加會議,等於與俄羅斯一道再次對制裁敘利亞投了「否決票」。即使「敘利亞人民之友」通過了在聯合國安理會未通過的方案,中國也不會動搖原則堅持。因為,所謂「敘利亞人民之友」完全是自封的,為自己的霸權主義行徑編織道德理由的,根本不能代表敘利亞人民。它的準確名稱應該是「敘利亞反對派之友」,只能代表敘利亞的一部分,而且是較小的部分。

   另一件事是北京時間1月22日下午,由中國、美國、俄羅斯、印度等32個國際民航組織非歐盟成員國在米斯科結束了就歐盟將航空納入碳排放交易體系所召開的會議磋商,起草並形成了「莫斯科宣言」,中國、美國、俄羅斯、印度等29個國家簽署了宣言。據有關報道,宣言態度嚴厲,將就歐盟徵收航空碳排放稅問題提出多達11條之多的報復措施。

   這兩件事疊加,所釋放出的信息異乎尋常,完全可以作為破解中國外交密碼的鑰匙。第一件事,美國與歐盟、阿盟等站在一起,圖謀在敘利亞複製利比亞,中國與俄羅斯站在一起,強烈反對;第二件事,中國、美國、俄羅斯乃至印度站在一起,歐盟自己站在一起,就歐盟強行徵收航空碳稅召開國際鬥爭。也就是說,在第二件事上,中俄與第一件事的「對手」美國攜手對付美國在第一件事上的盟友。

   從上述情況中,我們能夠發現什麼呢?至少,可以看出以下幾點:第一,中國「反霸」而非逢「美」必反。不論是第一件事,還是第二件事,中國針對的都是霸權主義而不是某個具體的國家。也就是說,誰搞霸權主義,中國就反對誰;美國搞霸權主義,中國反美;歐盟搞霸權主義,中國就反對歐盟。第二,中國實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會搞無原則的「進退同盟」。中俄是反霸戰略夥伴,共同的對手是霸權主義的美國;但是,在反對「碳霸權」這一點上,中國與美國卻能夠成為「合作夥伴」,結成「反碳霸聯盟」。第三,中俄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不具有排它性。中俄在反「美霸」問題上合作,不排除在其他問題上同美國合作。這恰恰反映了上海合作組織的宗旨和機制。

   根據上述分析,中國的國際角色其實清晰可見:

   第一、中國是世界獨立的一極。只會根據事情本身的收費曲直做出獨立判斷,而不會跟著任何一個國家的主張跑。

   第二、中國的旗幟是「反霸」。中國永遠是反霸力量,不會也不可能會成為「美國式霸權」國家,即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也依然是反霸力量。

   第三、中國將在應對全球共同挑戰中廣泛開展國際多邊合作。只要需要,中國可以同任何國家結成合作夥伴。即使在某一問題上是中國的鬥爭對象,也不排除在另問題上成為合作夥伴。也就是說,中國不希望出現「兩極冷戰」,中國致力於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和諧世界。

   第四、中國是個講原則的國家,既不會屈服於西方的壓力而喪失原則,也不會屈服於第三世界的壓力而喪失原則。這就決定,未來的中國將成為國際公平正義的堅定維護者,在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當中,中國願意發揮領導作用並願意推動在維護國際公平正義方面的國際和多邊合作。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中國將是一個獨特的操守堅定的全球大國。他對世界的意義,將是積極而值得期待的。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2: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