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刊:中國的得寸進尺,才促使奧巴馬轉向亞太!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2-6 21: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布時間:2012-02-06 11:38:56 文章來源: 環球視線


日本《外交學者》雜誌2月3日文章,原題:為什麼中國沒大發脾氣 近日,丹尼爾·德雷茲內(美國塔夫茨大學國際政治學教授———編者注)在《外交政策》撰文,談到近來莫斯科和北京的言語大不一樣。他不解,為什麼克里姆林宮享受奧巴馬政府美俄關係「重啟」政策的好處,卻對美國的批評變本加厲。反觀中國,雖然是奧巴馬亞洲「轉向」背後的目標,但採取的姿態跟對抗相去甚遠。

但德雷茲內的上述觀察只捕捉到一時現象。考察奧巴馬上任以來至今俄中對美國政策的反應才更能說明問題。在這段時期,俄羅斯「發脾氣」的程度一直維持在那個水平,近幾個月才有所上升。



                          資料圖:美聯邦調查局局長穆勒曾聲稱「中國的間諜活動已經對美國構成了實質性威脅」。

中國在奧巴馬政府初期的言語要激烈得多,但並非一成不變。中國對美國「轉向」反應之冷靜超乎外界預期,態度也更為複雜。北京或許希望表現出冷靜和力量;面對美國的決心,中國沒有驚慌失措,也不會投降。

其實,近來中國對美國的言語更多地是由外部因素推動的。中國領導人認為2008年金融危機是西方制度的失敗。崛起中的中國日益自信,覺得危機重創美國,給自己在亞洲拓展帶來戰略機會。奧巴馬政府的和解政策被中方解釋為美國不行。中國於是得寸進尺。

但北京誤判形勢。前進政策未能促使中國向目標邁進,反而迫使奧巴馬政府重新考慮對華政策。實際上,所謂的亞洲「轉向」和呼籲向亞太調整兵力的國防大綱,很大程度上是美國對中國手拿大棒放狠話政策的直接回應。

中國意識到,自己的咄咄逼人反而使華盛頓更加深入亞洲,繼續保持這種姿態肯定不會把後者趕走。但除此之外,北京還面臨其他大問題,比如朝鮮的不確定性、人口危機以及經濟減速。北京尋求鞏固既有收穫和保護自身崛起,在這種背景下,外部環境的穩定對其有利。炮轟華盛頓無助於此類目標實現。

最後,北京可能懷疑奧巴馬的「轉向」形式大於內容。美國根本不能忽視中東,中國也不會不注意到,伊朗繼續在消耗美國的大量精力。而且按照美國的防務削減計劃,美國在亞洲的軍力較為有限,還達不到與崛起中的中國對抗的程度。北京或許會「大發脾氣」,但可能認識到,不值得為「轉向」大動肝火。▲(作者邁克爾·馬扎、丹尼爾·瓦伊迪奇,汪析譯)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2 14: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