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別拿慈禧不當幹部

[複製鏈接]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2-1-12 00: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最近讀到《明朝那些事兒》第五卷第11章寫萬曆皇帝他媽那段,作者「當年明月」插入了一段對歷史上女權時期的人物分析,其中提到「慈大媽」(慈禧)。光看當先生給慈禧的這個謂稱就充滿了無限的鄙夷,文章更是有失公允,基本上繼承中學歷史教科書的全部糟粕,把是她乾的或不是她乾的糗事,都一股腦兒的推到她頭上。
誠然,作為當時朝綱的實際掌控者,對很多歷史事件是要負一定的責任,但有關重用義和團,導致八國聯軍之災的責任,熟悉清史的人都知道,跟她沒關係,是艾新覺羅家的男性王爺頭腦發昏搞出來,這一點,八國聯軍也心知肚明,要不然就不會請回「西幸」路上的慈禧繼續主政了。
我之所以在那位肇事的王爺前面加一個純屬廢話的定語——「男性」,乃是因為在女人執政這個問題上,當年明月先生從骨子眼裡透露出一種男尊女卑的情結。為了掩蓋這種情結,表達出一種貌似的公允,當年明月提到,洋人也為光緒皇帝向慈大媽求情,暗示洋人也是支持男人執政的。
但是,當先生錯了,洋人是支持慈禧的。
在洋人勢力已經滲透到宮裡,直接影響中國內政的晚清時期,沒有洋人的支持,慈大媽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垂簾。從另一個角度說,如果得到洋人的支持,光緒也不可能那麼輕易被袁世凱出賣,窩窩囊囊活在慈禧的掌控中。袁世凱正是以他優秀政治家兼軍事家的敏銳,洞察到光緒不受洋人的待見,所以,關鍵時刻舍光緒而把寶押在慈禧身上的。
這就奇怪了——洋人為什麼要支持慈禧這樣一個女流呢?說起來也沒什麼意思,無非是慈禧姓耶,而西方人多是耶穌教的信徒,對姓耶的特別感冒。
有人可能會質疑:慈大媽是女流,而耶穌是純爺們,他們之間會有什麼聯繫?
沒錯,耶穌是個「純爺們」。
卻不是真爺們。耶穌是個傳說人物,就像孫悟空、朱八戒一樣,他的男人形象不過是信徒們想當然地設計出來的——神子嘛,當然是男的。事實上,他是「處女所生」。我們知道,男性染色體XY必須受之於父親。從染色體的角度看,沒有父親的耶穌跟慈大媽應該是同性。況且,慈禧晚年也被稱為「老佛爺」,也是「爺們」。
可見,女人當爺,是有歷史傳統的,並非到了「曾哥」時代才有「純爺們」一說。
另外,對於女人執政,洋人並沒有與「當年明月「相似的心理障礙。在慈大媽執政期間,大英帝國,也是牝雞司晨。
對從小受「處女生子」這種非正常生育現象洗腦的西洋人來說,「牝雞司晨」、「公雞抱窩」才是正常現象。雖然前者有英國女王為實例,而後者子虛烏有,但好萊塢卻為此專門拍過一個電影,請來了大名鼎鼎的雞肉男施瓦辛格,著實把「公雞抱窩」虛擬了一把,過了一回信仰上的乾癮。
正因如此,慈禧當政在西方人眼裡非但沒有絲毫的不妥,而且自慈禧回京重掌政權后,洋人是早請示、晚請安、獻美女(可惜慈禧消受不起)、獻作家、獻畫家、獻記者、獻攝影師。簡直把她當成耶穌再生,忙著作傳攝影做紀念,很是巴結了一番。
拋開洋人出於宗教情結的支持,慈禧的當政,其實還是受到朝廷很多男性大臣的支持。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袁世凱告密。在他心目中,就沒有「當年明月」那樣的性別歧視,而且認為,太后當政,強過皇帝當政。究其原因,也不難理解。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大宅門》這齣戲,老爺子交權(一串鑰匙)的時候,雖然還有幾個兒子,卻把家政大權和祖傳秘方交給了兒媳婦。
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女人不是不能執政,中國有不傳女兒傳兒媳婦的傳統,國家大事說穿了跟家務事也沒什麼兩樣。但關鍵還在於,慈禧太后確實有從政的能力。關於這一點,我也不想舉太多的例子,只看她一死,權位傳到溥儀的父親——艾新覺羅家另一位男性王爺——醇王爺手裡,立馬崩盤就知道,有執政野心的男人不少,但有執政才能的男人卻不多。
古今中外,男人執政是主流,但平庸之輩不少,亡國之君也不少,倒是在寥寥無幾的女人執政期間,很少看到女人把國家治理到亡國境地的。慈大媽執政時代,絕不是中國歷史的遺憾,至少不是清朝皇室的遺憾,正是有了她,清室才得以苟延殘喘,到她一死,清朝的氣數也就絕了。
在話及女人執政史上,當年明月對武則天的執政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與慈大媽的執政做過一番比較,把慈大媽好一通貶損。個人認為,這有失公允。要知道,武皇期間,中國是世界強國,萬方來儀,駕馭那些還處在荒蠻時期,未曾教化的洋人非常容易,只要接受他們的朝賀,再回贈些財物就天下太平了,頂多就是出嫁個把公主,貼上個把女人的幸福而已。但到了慈大媽執政的時候,洋人勢力以今非昔比,在一個男人為大、夷強我弱的環境下,駕馭朝內的男性已屬不易,控制那些不受他權力掌控的洋人,其政治手腕應該是不輸於武則天的。
最難能可貴的是她沒有武則天所具有的得天獨厚的相貌。對於靠走後妃路線走上執政之路的中國女人來說,這是非常要命的。這從當年明月以「大媽」相贈可以看出,在男人心目中,慈禧執政的時候,別說已經年老色衰,就是年輕的時候,也不曾漂亮過。
當然,這是「當年明月」的想象。
在當先生的想象中,武則天就算不是年方二八的美妹,至少也是劉曉慶扮演的那種,六十歲老太太看上去像三、四十歲的艷婦。而慈禧即使年方二八也是「大媽」。
這個想象是靠譜的。
長著一張階級鬥爭臉的慈禧,能成為咸豐的寵妃坐鎮西宮,並三次垂簾,除了運氣外,除了掌權后可以打壓不服氣的男人政客外,其鑽營手段和政治城府也是不容小覷的。雖然她最終都沒能象武則天那樣稱帝,而只是一介太后,但我同樣認為, 她是一位不世而出的傑出政治人才。
最後要說的是,瑕不掩瑜。作為一個明史專家,「當年明月」對慈禧這個清史人物的失敗評判,無損《明朝那些事兒》的整體的完美性。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34

主題

299

帖子

19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99
沙發
悠悠然 發表於 2012-1-12 09:01 | 只看該作者
說的很對,洋人的確是站在慈禧一邊的。
從一個另類的角度看這段歷史,在慈禧與「王爺集團」的爭鬥中,慈禧重用了漢人的中上階層,王爺收買了漢人中的流氓階層--「義和團」。針對洋人的流氓行為引發了大規模軍事衝突,最後結果是八國聯軍幫助慈禧削弱了王爺勢力。對於這場的戰爭,國人或採取冷眼旁觀的姿態,或者乾脆站在八國聯軍一邊。很有意思。



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攻打北京皇城,民眾競相扶梯相助八國聯軍。



1900年,八國聯軍攻佔天津,獨輪車隊為聯軍把糧草送進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3
 樓主|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2-1-12 09:18 | 只看該作者
悠悠然 發表於 2012-1-11 20:01
說的很對,洋人的確是站在慈禧一邊的。
從一個另類的角度看這段歷史,在慈禧與「王爺集團」的爭鬥中,慈禧 ...

慈禧跟「王爺集團」並非對立,她能垂簾,不僅要獲得洋人的票選,也得有皇族的支持,所以,只不過,這個「王爺集團」本身就是分裂的,彼此之間的利益也不統一,有人支持光緒,有人支持慈禧。慈禧作為各方利益的代表,當然只能和稀泥。
有趣的,當年明月認為,明朝的張居正擅長和稀泥,並且千古就此一人,其實要我說,慈禧比他更擅長和稀泥。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8: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