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場大戰即將打響:中國秘密組建4000人部隊!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1-11 21: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布時間:2012-01-11 16:12:21 文章來源: 環球視線


《法制文萃報》日前發表文章,題為「2012網路戰:美國會與中國攤牌嗎」,作者武居玄,全文摘編如下:

隨著時間跨入新的一年,美國國家安全政策的重心很可能迎來一次巨大改變,因為奧巴馬政府和國會決定對「中國境內連續發起對美國信息網路的攻擊」採取更尖銳的回擊。



美國智庫列剋星敦研究所的防務專家勞倫·托馬森撰文稱,儘管美國情報界的專家們認為,大部分這些秘密的入侵都是由一些與解放軍總參謀部有著某些聯繫的少數人員負責執行,但這些行動對美國安全和經濟競爭力所造成的損失被認為影響廣泛,為了扭轉自己在外交政策上「偏軟」的姿態,在大選關鍵年贏得更多選民的支持,奧巴馬很有可能在網路戰方面選擇與中國「攤牌」。

網路「馬其諾防線」

勞倫·托馬森認為,從目前來看,中國的網路戰主要由兩個內容組成:一部分是以獲取對手軍事機密為目的,另一部分是以獲取專利技術為目的。

然而,美國五角大樓網路戰聯合司令部負責人基斯·亞歷山大將軍已經制訂了對這些網路戰行動的反擊措施,2011年11月基斯·亞歷山大發表講話稱:「我們看到一個令人心煩的趨勢,從利用到破壞,再到毀滅。」亞歷山大這番話並不只針對中國,不過在情報分析專家眼中,中國無疑是美國網路戰最大的,也是最主要的對手。

問題是,美國應該怎麼做?迄今為止,美國網路戰的努力很大程度上放在防禦性措施上,竭盡全力尋求以某種方式擊退網路入侵者,但是亞歷山大將此比作著名的「馬其諾防線」。

眾所周知,美國國家安全局和其他美國的安全組織已經發展出自己的網路攻擊能力,然而前白宮網路安全顧問理查德·克拉克曾警告稱,當美國防禦網路報復能力還如此虛弱時,華盛頓就加快自己與中國大打網路戰的腳步,這對美國來說將是非常危險的。

勞倫·托馬森認為,美國國防部和情報機構已經大大加強了自己的信息防禦系統,並且開始幫助重要企業保護自己至關重要的基礎設施。不過,據內部人士透露,美國和中國社會之間的不對稱,使得華盛頓很難解決中國的網路戰衝擊。不僅因為美國是一個更加開放和多元的地方,而且美國的政府部門和私人公司還有更多值得獲取的信息。

在自身安全設備和互聯網的商品經濟方面,美國也大大領先於多數國家,但是越來越一體化的全球互聯網貿易在設計上並沒有太多地考慮安全因素。網路戰專家稱,在中國那些技能高超的網路黑客面前,互聯網活動本身就存在薄弱之處。這不僅有利於隱蔽網路攻擊的來源,而且互聯網交叉往來使得傳統政治上的邊界在某種程度上消失了,傳統法律手段的有效性也大大被減弱。

正如一名前情報官員所言,「如果我已經意識到中國正在對美國展開網路攻擊,但是他們利用的是芝加哥市政醫院系統的伺服器,那麼我該怎麼辦?查封這些伺服器?」

美國積極準備網路戰

還有一個簡單的事實是,數字化技術可以讓海量的信息被壓縮成簡短的計算機代碼。美國官員稱,在網路入侵被注意前,千兆位元組的信息正在被盜取,沒有任何關於信息流向哪裡或信息如何被開發的徵兆和跡象。

2011年12月13日,美國《華爾街日報》的索伯翰·格曼報道稱,儘管在實現有效防禦和威懾上存在障礙,美國國家安全局對判別中國發動網路戰的一些關鍵能力,越來越有信心。經過數年來的密集調查和計算機模擬試驗,美國的間諜部門已經能夠搜集疑似中國黑客的照片。

2011年3月,美國《戰略研究季刊》雜誌刊登了一篇由克里斯托弗·布隆克撰寫的文章,討論了未來十年美國及其同盟國和中國之間爆發網路戰的景象。

對中國而言,網路戰被認為是數十年內戰略發展的重要領域。目睹了1991年海灣戰爭中伊拉克經歷的慘敗,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理論家對美國軍方不可思議地運用信息技術指導戰爭,並多次在戰爭關鍵時刻帶來壓倒性的力量充滿警惕。

有傳言稱,美國曾通過滲透伊拉克的信息網路,攻破了該國的防空系統,中國對此頗為擔心。在20世紀90年代末北約對塞爾維亞的軍事打擊行動中,美國信息力量再次展現了作用,在上述行動后,這一系列事件給中國發展其數字化部隊提供了極佳的理由。

假設到2020年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將組建成數字行動指揮部,指揮部負責指揮六萬多官兵行動。其7個軍區將各擁有一個超過4000名官兵的網路戰團。此外,在上海之外,中國已成立一支完整的網路戰師,據說該師只針對美國政府及軍隊網路。然而,在該領域,中國擁有的最大資源是其信息與通信作戰研究所(ICOI)。

儘管軍隊的行動系統處理每日訓練,遵守中央策略與行動方針,然而,有關信息行動的想法卻來源於信息與通信作戰研究所。

克里斯托弗·布隆克認為,信息與通信作戰研究所由中央軍委直接負責,但和中國科學院存在一定聯繫。該機構至少擁有1.5萬名工作人員,從本質上來講,它就是「國家黑客實驗室」。這引起了美國國防當局的高度警惕。雖然不能肯定他們會成為作戰隊伍,但至少可以說中國的網路進攻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沒有硝煙的大戰隨時打響

中國網路戰的首次嘗試並非像許多專家預測的那樣,「網路珍珠港」或「滑鐵盧」事件不太可能發生,除偶爾的故障外,美國計算機網路的表現好得令人驚訝。

不過,在衝突期間,中國網路力量能夠對全球重要通訊進行大規模擾亂。另外,他們還能在這個領域施加持久影響。

奧巴馬政府已經擁有與中國進行網路對抗所必需的信息。而且,華盛頓還具備了在2012年與中國展開網路戰的政治動機,正像共和黨總統提名人米特·羅姆尼將關注點更多地放在對中國的外交政策上。由於政策和政治方面的雙重因素,現在是奧巴馬轉變方針,在網路戰上對中國施壓的「最佳時機」。

勞倫·托馬森認為,奧巴馬迄今還沒有採取此類舉動,儘管白宮的顧問們建議奧巴馬對中國展現出更加強有力的姿態。

中國的網路攻擊性的強度和規模對華盛頓而言,已經大到無法再忽視了,勞倫·托馬森在文章中宣稱,「北京似乎沒有顯示出將有所控制的跡象」。

北京的官方代表一直堅稱,美國的所謂指控和說法是沒有事實根據的,而且中國一直是網路犯罪的最大受害者。無論后一種說法真實與否,分析家們估計,美國經濟信息的價值每年會因中國黑客的入侵而遭受上百億美元的損失,此外每個月針對美國政府部門網站的網路攻擊(來自中國方面)就多達百萬次。因此,在2012年奧巴馬幾乎肯定將採取更加強硬的行動。

隨著中國信息能力和硬體實力的飛速提高,華盛頓的互聯網安全專家越來越深信,中國肯定會在網路戰上與美國發生對抗,而且他們擔心如果北京繼續這種網路侵入而沒有遭受嚴重的負面影響,那麼北京可能會大膽地嘗試更富進攻性的網路侵入活動。

2010年9月25日,伊朗核武器項目中的工業控制軟體突然被發現感染了一種名為Stuxnet的病毒。

網路安全專家稱Stuxnet是世界上首個網路「超級武器」。這種計算機病毒已經感染了全球超過 45000個網路,伊朗遭到的攻擊最為嚴重,60%的個人電腦感染了這種病毒。

勞倫·托馬森認為,Stuxnet病毒與其說是一種間諜工具,還不如被認為是一種專門針對基礎設施的破壞手段。

如果不能有效地阻止中國和其他美國潛在的對手採用這種極其隱蔽的手段,美國會發現自己的安全設施和經濟,都會在一場未來可能發生的網路大戰中成為犧牲品,要想獲得最後的勝利,華盛頓也必須付出慘痛的代價。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0: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