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中國政府援助馬其頓的23輛校車說起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1-11-27 21: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年11月25日,中國援助馬其頓校車項目交接儀式在馬總理府舉行。中國政府代表駐馬其頓大使崔志偉正式將援助校車交付馬副總理阿里菲。這些校車由中國廠商宇通製造。…


而馬其頓官方網站也於25日發布了一條新聞,稱「中國捐贈了23輛學校巴士」、「主要用於農村地區的中小學生。」


聯繫起10天前發生的甘肅幼兒園校車事故:64人被擠在一輛麵包車中,最終導致了19名幼兒喪生的慘劇。不難想象,網民們集體把憤怒發泄在了本次「援外校車」的新聞評論框中。
23輛校車 引發了中國人的集體質疑 2011-11-27 第 1892 期
今日話題 馬其頓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了
雖然中馬兩國外交關係曾有過反覆,但自從2001年馬其頓與台灣「斷交」后,中馬兩國關係迅速進入了「蜜月期」……
  

經中國人援助修繕后 馬學校煥然一新
中國對馬其頓的援助項目不少,且多為教育項目援助

2002年,中國贊助馬其頓斯科普里大學語言系成立漢語教學點。

2003-2005年,中國無償援助馬其頓至少3300台電腦(電腦設備總價值至少達5000萬元人民幣),部分電腦下發到各學校使用,還有部分電腦用以對當地失業和戒毒人員進行電腦技能培訓。

2007年,中國援助馬外交部500萬元人民幣辦公設備。

2010年,中國援助修繕戈采·德爾切夫學校,為學校更換教學樓門窗,粉刷內外牆壁及進行地面修復等,同時還為教室配備了桌椅、黑板。 …
  

對此,馬其頓人民深表感激

2011年10月份時,中國駐馬大使崔志偉履新,馬其頓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斯塔夫萊斯基歡迎,並發表了如下言論——

「目前美、俄、印等國家企業已在馬投資建廠,中國經濟發展速度遠高於上述國家和歐盟,馬熱切期盼中國企業來馬投資和進行其他領域的經貿合作。馬政府感謝中國政府對馬教育及其他領域的無私援助,認為與其他某些國家的口惠而實不至截然不同,中國對馬的幫助是實實在在的……」

而本次中國援助馬其頓校車后,一位署名「為中國喝彩」的馬其頓網友跟貼評論——「土耳其、荷蘭和中國,是我們最大的捐助者。」…  

被「冤枉」的宇通公司
有微博稱,贈馬其頓校車為宇通公司商業行為:馬採購宇通雙層大巴,宇通回贈校車。媒體對贈校車報道是選擇性報道……這是真的嗎?



崔志偉大使出席宇通公司儀式
雖然中國駐馬大使館時常參與企業活動

作為中國政府的代表,使館及經商處應為中國企業在外開展正常業務排憂解難。而中國駐馬其頓使館也不例外。

2011年10月20日,駐馬其頓大使崔志偉赴中興馬其頓公司考察,並與該公司員工進行了座談。當得知該公司中方員工普遍遇到辦理馬工作簽證難的問題時,崔大使當即表示,爭取解決這一問題。

此外,在2011年10月17日時,駐馬其頓大使崔志偉在使館還會見了前來馬其頓考察的東方電氣集團駐土耳其代表。…
  
宇通客車也的確與馬其頓有不少商業往來 中國大使亦會參加

2010年4月14日,中國鄭州宇通公司與馬其頓交通通訊部在斯科普里簽署生產202輛雙層公交車協議,自2007年以來,馬政府就公交車項目共組織了5次招標,經過激烈的競爭,中國鄭州宇通公司最終競標成功,合同金額為3550萬歐元。時任駐馬大使董春風出席儀式。

2011年9月6日,宇通公司生產的首批68輛雙層大巴公交車,在馬首都廣場舉行了交接儀式。新任駐馬大使崔志偉、政務參贊崔志民、經商參贊李連忠等亦應邀出席。…
  

但這「送車」還是政府行為,不是企業行為

據以上信息,有人猜測——「這次援助活動是不是又是『政府搭台,企業唱戲』?」、「宇通送馬其頓人校車,算不算『買十送一』?」

實際上,查相關公開報道,包括宇通對外公開信息,無贈車說。有關贈車報道非媒體自報,源自外交部網站,由住馬使館供稿。該外交部稿稱此為中國對馬無償援助。況且馬其頓官網及媒體都有報道,並未提及這些車輛由宇通捐贈,而是在標題中註明「中國捐贈」。

此外,有網友還就此聯繫了宇通公司,得到了對方的回復——「宇通公司在海外的員工確認宇通目前尚未有『對外捐贈』的行為,本次援助校車完全是政府行為,宇通只是校車生產商,並不是宇通向馬其頓捐贈。」當問到是否「買十送一」或者有合同規定贈送時,對方表示沒聽說過此說法。

宇通工作人員此前並未聽說過此事,在媒體爆料許久后才得知,至於「校車成本何來」等問題,對方表示不知情,建議周一再溝通。
  

被援助的馬其頓是個什麼國家?
  

中國與馬其頓的民生經濟狀況比較





中國式「校車」
中國與馬其頓的教育狀況比較

在此無意比較兩國教育水平,只比較教育投入。

根據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提供的數字,2008年時,中國財政教育支出佔總支出的比重已達到16.3%。而同為2008年時,馬其頓的同一比例只為13.3%。

但如果用對教育的實際投入來計算,2008年時,中國總GDP為45000億美元,而公共教育投入佔GDP的3.48%,馬其頓總GDP為98億美元,公共教育投入佔GDP的4.7%。

據此核算,2008年時中國實際教育投入為1566億美元,馬其頓為4.606億美元。

然而對於使用校車的主力軍(0-14歲人口)來說,中國的教育經費要分給2.5億人,馬其頓只需要分給35萬人。每個中國「校車適齡孩子」只能分到626美元,而馬其頓孩子可以分到1316美元。(在此假設政府把錢全分給了0-14歲受教育人口,數據來源於世界銀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你是否贊成中國對外援助校車?
贊成   94
投票不贊成  5565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沙發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1-11-27 22:0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anxin 於 2011-11-27 22:05 編輯

治國白痴,錢多了為什麼就不回饋給本國的國民呢?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7: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