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APEC峰會「變味」:經貿協商會議變成了一場政治暗戰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1-11-15 20: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11/14  消息來源:多維

  G20戛納峰會在期盼和失望中落幕後,世界將希望轉移到夏威夷舉行的APEC第19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多位專家認為,APEC也將難令世界經濟實現重回平衡增長,恐怕又是一次失落。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深重籠罩的G20上,各國領導人無法拿出有效對策;美國失業率屢創新高,其關注點卻是「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奧巴馬政府認為,通過推進下一代貿易與投資促進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和擴大貿易,促進綠色可持續增長、鼓勵綠色產業創造就業機會,以及採取具體措施提高監管機制的質量並使監管措施更趨一致,是三個能夠改善經濟前景的重要方面,因此將之定為此次APEC領導人會議的三大議題。

  美將經貿關係政治化

  據悉,上述三個議題均在美國著力推進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談判中得到體現。加之今年美總統、貿易代表等政要多次表示,TPP談判將在此次APEC領導人會議上拿出階段性成果,讓人不由推認TPP就是美國找到的解鎖當前困局的鑰匙。

  曾為中國APEC高官的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王嵎生指出,美國今年的目的顯然是要實現其優勢產品的「市場准入」和它自認為的「體制優勢」。這可以理解,但希望不要搞老一套的「雙重標準」,更不要把正常的經貿關係「政治化」。APEC成員各有優勢,應該無條件地實現「APEC方式」的「平等夥伴關係」,而且是「自主自願」。此外,美國還需要回答,為什麼不努力推進APEC自由貿易區的建立,而另搞一套什麼「TPP」?

  有北京觀察人士指出,TPP的核心競爭力在於美國的參與和更大區域內的體制協調,因為亞太地區尚無有美國參與的區域性自由貿易安排或政策協調協定。從希拉里的前沿外交布局看,經濟議題已經成為其亞太外交六大行動中的三大行動,亞太地區已經成為美國近期經濟外交的重中之重,也就是說美國實則早早的「撒網」,試圖建設新一代亞太貿易格局,形成美國可以掌控的亞太貿易機制。可見,美國試圖經貿關係政治化,APEC已被其視為可以經營的地區一體化合作平台。歐美陷入經濟泥潭,原本希望從G20峰會上尋找脫困契機,但以失敗告終,轉看APEC,但由目前信息看,本次由美國主辦的APEC,恐怕主菜也非合力「烹制」全球增長「菜肴」。

  APEC意義「變味」

  王嵎生指出,APEC是一個官方經濟論壇,起著引導方向的作用,它定下目標,大家努力去做,但不可能一刀切。它是磋商的場所,不是一個具有約束力的集團或談判場所。然而,這些年來,APEC的意義開始「變味」。現在亞太地區雖無戰事,但也不那麼太平。既有冷戰思維在繼續作祟,也有軍火商在背後推波助瀾;既有不斷的「隱形結盟」圖謀,也有不斷放火的暗地操作。

  峰會前夕,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撰文指出,這是美國的太平洋世紀,強調「未來的政治取決於亞洲」。國防部長帕內特緊接著出訪亞洲,繼續夯實美亞安全同盟。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蔡鵬鴻向多維新聞表示,很顯然,美國旨在集結中小國家,實施新的亞太戰略,把APEC建設成為一個美國主導的美亞經濟連通機制。

  本次峰會主要議題之一「促進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裡面既有美國近期需求,更有長遠的亞太戰略著眼點。

  奧巴馬政府的近期目標就是擴大對外出口,解決失業問題。美國出口倍增計劃的目標就是瞄準亞太市場,通過擴大出口,增加國內就業崗位,消除國內民怨。長遠目標就是構建美國主導下的亞太貿易格局。美國圖謀在未來10-20年的「戰略間歇期」內穩定其霸權地位,阻遏任何可能挑戰其領導地位的新興市場國家的崛起。

  二十年後「共同體」更難

  當年美國最早提出來是要建立「亞太經濟共同體」,是把現在的APEC的cooperation改成Community,由於「共同體」是具有約束性質的組織,性質的改變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因此對於這一提議APEC成員普遍不能接受。在仔細考慮了這些意見之後,美國方面做出了讓步,決定把大寫的C改成小寫C,改動雖小,但意思卻變了很多,新的基於合作協商的定義才順利地獲得了成員體的通過。那麼,時隔20年,美國再次試圖形成美國可以掌控的亞太貿易機制,亦難。

  當年美國最早提出來是要建立APEC的時候,正是蘇聯解體后美國鼎盛的年代。時任總統柯林頓一開始就明確宣稱,美國的戰略目標就是要「領導整個世界」,實現「美國治下的世界和平」,想要利用蘇聯解體的「東風」,實現有三大支柱的 「亞太共同體」,即推行美國自由與民主的「普世價值觀」;美國領導的安全合作;美國主導的貿易與投資自由化。

  近20年來,時代變遷,以及國際力量對比的變化,美國那一套現在顯然是吃不開了,也行不通。但美國要實現「美國治下的世界和平」戰略思想並沒有變。奧巴馬聲稱他是美國第一個太平洋總統,「美國決不做老二」,就是很好的佐證。然而,現實卻已和柯林頓時期不同。美國一些學者也告誡說,這個世界「絕不會接受任何一個單一的領導中心」。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05: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