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航天局研究報告稱火星表面以下曾存在生命

[複製鏈接]

3079

主題

3102

帖子

4485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48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ygmhou 發表於 2011-11-4 20: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航天局研究報告稱火星表面以下曾存在生命

  美國航天局(NASA)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如果火星上真的存在過生命,那麼火星表面以下最有可能是生命存在時間最長的地方。

  多年來,歐洲和美國航天局的軌道飛行器收集了火星上350多個地點的礦物成分信息,最近對這些數據進行的分析表明,火星表面只在上億年前的一些短暫的時期存在過大量的液態水,當時溫暖的水與火星表面以下的岩石相互作用。這引發了關於火星上是否存在過生命以及火星大氣層如何發生變化的猜想。

  美國布朗大學教授約翰·馬斯塔德說:「火星淺表岩層形成的黏土礦物遍布火星各處。火星表面形成的黏土礦物則只能在很少的地方找到,而且數量非常稀少。」馬斯塔德是刊登在《自然》雜誌上的這份研究報告的撰寫者之一。

  2005年在火星上發現的黏土礦物表明這顆星球曾有過溫暖、濕潤的環境。假如這樣的環境長期存在,那麼火星就需要遠比現在更加稠密的大氣來防止水分蒸發或結冰。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證據,試圖證明火星上曾出現過導致稠密的大氣逐漸流失的變化過程。

  新的研究支持另外一種假設,即溫暖的水只長期存在於火星表面以下,而許多衝蝕地貌是液態水在火星表面短暫存在期間形成的。

  該報告的主要撰寫人、加州理工學院助理教授、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科學家貝瑟尼·埃爾曼說:「如果火星表面的生命棲息地只是短暫地存在過,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對火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感到悲觀,不過這也許揭示了我們應該關注哪種環境。火星上最為穩定的長期棲息地似乎存在於其表面之下。在地球上,地下溫暖的環境中擁有活躍的生態系統。」

  火星上的黏土礦物是由歐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車」軌道飛行器上攜帶的

  OMEGA光譜儀發現的,這印證了此前發現的關於火星上存在液態水的證據。黏土是通過水與岩石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不同類型的黏土礦物是由不同類型的濕潤條件形成的。

  近5年來,研究人員利用OMEGA和美國航天局的火星勘測成像光譜儀來識別火星上多個位置的黏土礦物。在水與岩石相互作用比率較小的地方,形成的黏土礦物通常保留了在最初未被水改變的火山岩中發現的化學元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10: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