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九十一者答覆-------- 《請一九十一者來看 一個農民幫你算賬》的帖子

[複製鏈接]

454

主題

1947

帖子

4649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4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一九十一者 發表於 2011-10-17 21: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一九十一者 於 2011-10-17 22:25 編輯

一九十一者答覆--------
《請一九十一者來看 一個農民幫你算賬》的帖子

  農民朋友(hanxin)既然點了我的名,不說兩句就不禮貌了。其實好多網友都參與了,很多網友說的情況本人也是認同的。
  實話實說,這位農民朋友怎麼幫我算賬的,還真沒有完全弄明白。
  儘管毛澤東主席犯有這樣那樣的錯誤,甚至有很嚴重的錯誤,我仍然是毛澤東的崇敬者之一。但是,如果讓大家回到毛澤東時代,不僅本人不同意,絕大多數中國人都不會同意。

  下面來回答你的幾個問題:
  一、關於小麥的價格。記得文革時,八一麵粉是一毛幾一斤,在單位職工食堂內,一個饅頭二兩糧票,四分錢,一斤饅頭二角錢。如果小麥是三毛五一斤,那麼麵粉一斤至少要四毛錢以上,一斤饅頭至少要五毛錢,光是吃饅頭,一個月就要花十五元。當時普通工人月工資大都在三四十元左右,四五十元就是高工資了,因此是吃不起的。所以小麥三毛五、三毛八一斤是不對的,你一定弄錯了。鑒於小价格不對,一斤小麥能看多少電影等都不成立了。其實當年農村放電都在露天,是不收錢的。
  二、當時雞蛋和肉的價錢差不多,憑票供應。一斤雞蛋約七毛錢,一個雞蛋約七八分錢。農民養雞下蛋,自己是捨不得吃的,主要用來賣錢換油鹽醬醋。
  三、那時的農村是沒有公費醫療的。享受公費醫療的只有國家幹部、正式教師、正式工人、現役軍人等。總之,拿正式工資的人才能享受公費醫療,城市中普通市民也沒有公費醫療。
  四、當時中、小學學費的確很低。即使這樣,不少農村兒童上小學還有困難。大多數農村孩子都上不起中學。直到改革開放之後,農村孩子上學條件才得到明顯改善。義務教育先從小學開始的,后改為九年制義務教育。現在有的地方已經普及到高中了。在改革開放之前,全中國在校本專科生只有10.65萬人,現在一年就招大專生六百多萬。
  五、當時公園有免費開放的,有的公園是不免費的。北京的頤和園不免費,但「五一」和「十一」兩天免費開放。故宮不免費。頤和園門票五分,故宮一毛。
  六、住房情況:1978年前,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建築面積是6.7平方米。截至2009年底,中國城市人均住宅建築面積約30平方米,農村人居住房面積33.6平方米。七十年代,國家幹部、工人、教師等都沒有私人住房,全部是公有房。按職務、級別、工齡、家庭人口等情況分配住房,房租是象徵性,很低。
  七、你說,「網上看,從周圍人看,多數老百姓特別懷念毛澤東時代。」說多數老百姓懷念毛澤東時代不假,但不是懷念那個是物質非常匱乏,什麼都要憑票的時代。人們懷念毛澤東時代,懷念的是毛澤東思想,毛澤東的氣魄,毛澤東時代的社會風氣和毛澤東時代的清廉。一九十一者認為,絕大多數中國人,現在的實際收入、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都比毛澤東時代提高了很多,可以說是天壤之別。再回到毛澤東時代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歷史只會向前進的,後退是沒有出路的。
  以上是一九十一者的答覆,其它的就不說了。不知這位農民朋友滿意不滿意。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37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1-10-19 04:41 | 只看該作者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0-18 11:39
回復 隔岸觀火 32樓 的帖子

那叫投資,兩回事。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36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1-10-19 03:37 | 只看該作者
安徽農民 發表於 2011-10-19 03:26
回復 瘋瘋顛顛 34樓 的帖子

您所說的情況在相對發達地區是有的。本人在上海郊區奉賢住過半年,大隊,公社和 ...

我就在北京的郊區縣參加的四清,的確可能一切條件都好一些。不過所謂的衛生所也就是一間房間。醫生倒可能是一個醫專畢業的醫士(這個縣就有一個衛生專科學校),那時還沒有赤腳醫生。
世人皆醉我獨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

主題

1070

帖子

1270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70
35
安徽農民 發表於 2011-10-19 03:2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瘋瘋顛顛 34樓 的帖子

您所說的情況在相對發達地區是有的。本人在上海郊區奉賢住過半年,大隊,公社和縣。三級醫療,還有常駐那裡的海軍411醫院的巡迴醫療隊,一切有模有樣。但到了安徽宣城(不算很偏遠,自古以來的魚米之鄉),就完全兩回是了。記得當年我在涇縣的開河工地,起先僅僅是腳背擦破了皮,因年輕好勝心強,堅持下水開河,結果受到了感染。就是因為無醫無葯,傷口一直潰爛病情,後來發展到疼的無法走路。有一個當過醫生的勞改犯告訴我,如果炎症侵入骨膜的話,那就有被鋸腿的危險。沒辦法了,是由兩個知青哥們護送我回上海醫好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34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1-10-19 01:1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瘋瘋顛顛 於 2011-10-19 02:35 編輯
第3和第四的觀點和我的經歷一致,我想瘋老沒有經歷真正的農村,把電影當著生活來解讀了。


我的確一輩子僅在1964年作為被改造對象,跟四清工作隊去了一年農村。跟農民三同。因主要是接受改造,很多具體的四清工作和工作會議都不讓我參加,我就利用這時間作了些農村調查,知道這個公社沒有集貿市場(自由市場),有合作醫療。沒有自由市場,那農民要出賣一些農副產品怎麼辦 社裡有一個供銷合作社,它什麼都收購,不論是活雞,雞蛋,連豬骨頭,雞毛都要。而出賣的東西也很多,針頭線腦的農民需要的基本都有。合作醫療也並非所有的農民都參加,因為合作醫療參加者是要交費的, 雖然一年只有幾元錢(具體數目,記不清了, 反正要交錢是肯定的)。因為農村衛生條件差,我曾經幾次拉肚子,上公社衛生所去看病。因我沒有參加他們的合作醫療,我的公費醫療也在城裡,故每次都是自己掏腰包。當然一個公社不能代表全國。但的確至少那時在某些農村是有合作醫療的。


世人皆醉我獨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33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0-19 00:3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隔岸觀火 32樓 的帖子
現在就不用指出了。所以,還是鄧小平時代好。

笑話,債務赦免,買美債,歐債的不就是一回事。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32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1-10-19 00:30 | 只看該作者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0-18 11:29
回復 隔岸觀火 29樓 的帖子

現在就不用指出了。所以,還是鄧小平時代好。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31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0-19 00:2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隔岸觀火 29樓 的帖子
當時並非完全用於備戰,而是要養著朝鮮、越南、東歐、非洲等「友好國家」。

這是戰略需要,必須要支出的。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30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1-10-18 23:57 | 只看該作者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0-18 03:54
回復 一九十一者 1樓 的帖子

農民應該得不到補貼,因為他們沒有向國家承包土地,只是掙工分的農工。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29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1-10-18 23:55 | 只看該作者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0-18 04:03
回復 一九十一者 1樓 的帖子

當時中國物質不夠豐富,與中國的惡劣國際環境有很大關係,中國的很大部分財富 ...

當時並非完全用於備戰,而是要養著朝鮮、越南、東歐、非洲等「友好國家」。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28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1-10-18 23:53 | 只看該作者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1-10-17 22:50
老了,有可能張冠李戴,請看電影春苗:

我用的是5G,沒那麼大容量看視頻,我只知道,「馬尾巴的功能」應該在「決裂」里,不在「村苗」里。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

主題

1070

帖子

1270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70
27
安徽農民 發表於 2011-10-18 17:1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weihua99 25樓 的帖子

你的想法太現代了。當時的生活就是那個樣,農民的生活就更慘。根據老毛的五七指示,大部分城市居民和應屆出畢業身都要到農村當農民,而不是什麼願不願意的問題。如果本身就是農業戶口的話,那就對不起,是不可以進城常住的。跟不要說打工或者做生意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26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0-18 17:0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一九十一者 1樓 的帖子

當時中國物質不夠豐富,與中國的惡劣國際環境有很大關係,中國的很大部分財富都用於備戰,而無法全部用於國民經濟發展,在尼克松訪華后中國的國際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從而為改革開放鋪平了道路,當然這只是原因之一,還有觀念的改變等等。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25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0-18 16:5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一九十一者 1樓 的帖子
一、關於小麥的價格。記得文革時,八一麵粉是一毛幾一斤,在單位職工食堂內,一個饅頭二兩糧票,四分錢,一斤饅頭二角錢。如果小麥是三毛五一斤,那麼麵粉一斤至少要四毛錢以上,一斤饅頭至少要五毛錢,光是吃饅頭,一個月就要花十五元。當時普通工人月工資大都在三四十元左右,四五十元就是高工資了,因此是吃不起的。所以小麥三毛五、三毛八一斤是不對的,你一定弄錯了。鑒於小价格不對,一斤小麥能看多少電影等都不成立了。其實當年農村放電都在露天,是不收錢的。

這種演演算法可能有問題,一般糧食收購價是由國家補貼的,要不然這個世界上是沒有人願意當農民的,至於補貼多少不太清楚,請當過農民的朋友幫助回憶一下。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24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0-18 16:4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一九十一者 1樓 的帖子
人們懷念毛澤東時代,懷念的是毛澤東思想,毛澤東的氣魄,毛澤東時代的社會風氣和毛澤東時代的清廉。

支持,這些話還是比較客觀的。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

主題

1070

帖子

1270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70
23
安徽農民 發表於 2011-10-18 16:37 | 只看該作者
很少有和LZ意見一致的,但今天基本同意樓主的意見。
當時標準麵粉是0.17元/斤,需糧票(糧食是國家統購統銷物資,所謂的黑市是70年代後期的事情了)。
城市裡雞蛋配給供應,而在偏遠農村一般6~7分錢一個。
上海的公園基本上都要門票。
第3和第四的觀點和我的經歷一致,我想瘋老沒有經歷真正的農村,把電影當著生活來解讀了。
即使在上海,如果不在國營或國家事業單位工作,也是不能享受公費醫療的(在80年代之前上海是沒有福利分房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22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1-10-18 11:5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瘋瘋顛顛 於 2011-10-19 00:14 編輯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1-10-18 09:06
你肯定張冠李戴了。說「馬尾巴功能」的是葛優他爸。他爸沒演過春苗。


老了,有可能張冠李戴,究竟是30多年前的老電影。細節記不清了。請看電影春苗:


世人皆醉我獨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2

主題

6453

帖子

8959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959
21
雲海暖流 發表於 2011-10-18 10:0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雲海暖流 於 2011-10-18 14:31 編輯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10-18 04:22
違反統購統銷政策,那是犯法的!!!發現了要坐牢!!!


當時多著了, 沒聽說過有人為此坐牢. 最多沒收. 70年也許緊了點, 再往後基本公開買賣了.

當時,有統購,有議價,有高價. 你沒經歷過, 拿些報紙,文件來,書蟲的行為。中國的專家學者大多數此類的。然後誇誇其談,不著邊際。也難怪毛澤東要知識分子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412

帖子

451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51
20
kenchun 發表於 2011-10-18 09:42 | 只看該作者
支持樓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87

帖子

625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25
19
cedarloo 發表於 2011-10-18 09:3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7 06: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