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宜在經濟放緩中尋求結構調整的重大進展

[複製鏈接]

2124

主題

2236

帖子

332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2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一湖光影 發表於 2011-10-16 21: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15日發布《中國宏觀經濟預測與分析》研究報告稱,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不可逆轉,該中心主任李稻葵認為放緩的原因並不在於中國經濟發展動力的缺乏,而是在於增長方式的轉變,下一步要在經濟放緩中尋求結構調整的重大進展。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是在此間舉行的《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論壇——「2008」捲土重來?》上發布上述報告和觀點的。

  報告預計,2011年三季度GDP增長率為9.3%,2011年全年為9.2%,2012年全年為8.5%。

  報告稱,經濟減速難以避免,在減速中要尋找增長的平衡點,在減速中完成經濟結構轉型,改變以往那種依賴外需和高投資率的經濟增長模式是未來的重中之重。同時,也應該看到,減速是有底線的,有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和不斷深化的改革作為保證,應該對中國經濟自身的潛力充滿信心。

  李稻葵表示,根據當前的經濟形勢和政策目標,對未來一段時間的宏觀經濟走向有三個基本判斷:首先,國際經濟形勢持續惡化,歐洲債務危機的全面爆發不可避免,政策制定者應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

  其次,中國的經濟增長持續放緩,放緩的原因並不在於中國經濟發展動力的缺乏而是在於增長方式的轉變,具體體現在土地財政、融資方式和銀行的盈利模式上。

  最後,與08年的情況相比較而言,中國受這一輪國際經濟危機衝擊的影響要小於08年的程度,因為中國經濟對國際貿易依存度已經顯著降低,預計2011年外貿順差佔GDP的比例只有1.6%左右。

  基於以上三點,李稻葵認為,宏觀調控不應走回頭路,也不應該在放鬆和收緊上來回打轉轉,而是應該堅定不移地繼續推行一些基礎性體制改革,如財稅體制、中央和地方關係,官員評價體系、融資結構等方面,改革勢在必行。

  李稻葵同時指出,為了避免經濟在轉型期過度地下滑,應該密切觀察國際經濟形勢變化,做好針對性的政策預案,加快推出當前必需的水利和公共住房等大項目,促進中國經濟實現軟著陸。在這些大項目的融資方式上,應該以財政投入為主。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12: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