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10-11 07:59:41 來源: 互聯網 強國論壇
9月下旬以來,中國的海洋調查船相繼出現在沖繩尖閣群島(即我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本報注)附近的海域,這種「不可思議的舉動」引起了各種各樣的猜測。儘管中國方面按照兩國業已達成的協議事先進行了通報,卻故意在申請區域外進行活動。過去中國曾在不通報的情況下進行不正當的調查,中方的真實意圖讓人難以理解。
中國調查船在通報區域以外的地方活動,起初是在9月25日發現的。海上保安廳的飛機在久場島(即我黃尾嶼——本報注)東北約121公里的海域發現了「北斗」號調查船;26日和29日又發現了「科學三號」;10月7日再次發現了「北斗」號。據保安廳透露,這些調查船均拖著像鋼纜一樣的物體。雖然目的尚不清楚,但估計是在調查地形,以便為資源勘探和潛艇航行做準備。
日中兩國在2001年曾經達成協議,兩國的船隻在越過中間線進入對方的專屬經濟區開展海洋調查之際,須提前兩個月就調查的內容、區域和時間進行通報。這就是所謂的「相互事先通報」制度。此後,中國方面曾在不通報的情況下進行過不正當的調查。從2006年至今年9月末,類似的情況已經發生過10多起,中國事實上一直無視該制度。
不過,在「科學三號」和「北斗」號的此次調查中,中方還是按照協議事先進行了通報。儘管如此,中國還是一再地在通報的區域外開展活動,處於通報區域和日中中間線的「間隙」地帶。兩國間的協議並未規定在通報區域外調查應如何加以取締。保安廳一共發出了6次警告,但中國船隻均未作出回答。保安廳相關人士推測:「在間隙海域進行活動,很可能是想擴大專屬經濟區。」還有人認為是給日本新政權來個下馬威。
防衛研究所前研究室室長平松茂雄分析說:「在尖閣群島周邊經常製造麻煩,這本身就具有意義。」平松認為:「中國的目的是想把日本的注意力吸引到尖閣群島周圍,以確保進出太平洋的線路暢通無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