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張大陸:對黃埔軍校的思索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yangguang11 發表於 2011-9-7 00: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回想80年代,我還在讀初中,在歷史教科書上看到過關於黃埔軍校的介紹,當我看到 有關蘇聯顧問參與了黃埔軍校的教學時頗感驚訝,併產生了好多疑問,如:蘇聯人不 是蘇維埃嗎?怎麼會和孫中山扯到一起,還提供了武器,然而當時的教科書只寥寥數 筆,根本無法找到答案,諾干年後,在學習本科的《中國革命史》時,看到相關內容 時,也是寥寥數筆與數年前的初中課本基本一致,同樣找不到答案,在20年後,我開 始在網路上搜尋,爭取在這個這個信息量超大的網際網路教材里尋找到20年前本應得到 的答案。以下是我在百度上搜尋的相關資料:

蘇聯、共產國際與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的創辦與蘇聯、共產國際的建議和幫助是分不開的。劉翠英指出:「最初考 慮把軍校設在蘇境內,後來決定由蘇方派出軍事顧問,在中國境內建立」。在蔣介石 訪蘇期間,國民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專門討論了創辦軍校問題,並讓蘇聯顧問鮑羅 廷與廖仲愷等人負責籌辦。談方指出,國民黨一大閉幕後,鮑羅廷隨即將首批蘇聯軍 事顧問推薦給孫中山,「幫助設計」黃埔軍校。隨後,蘇聯又應孫中山要求,先後向 廣州派了幾十名顧問。當時,「蘇聯顧問的活動中心就是創建黃埔軍校,他們都直接 或間接地為創建軍校做出了貢獻」。黃埔軍校的發展也離不開蘇聯的大力幫助。王強 指出:「黃埔軍校宣告成立后,面臨著多方面的困難」,「在這關鍵時刻,蘇聯給了 黃埔軍校以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支援,幫助黃埔軍校渡過難關」。據周興統計,除派遣軍事顧問外,蘇聯為軍校提供了250萬盧布的開辦經費,並「先後6 次為 軍校運來了大批的槍炮彈藥,計有步槍51000枝,子彈57400萬發,機槍 1090挺」等, 「從根本上保證了軍校之訓練、建軍及其軍事鬥爭的順利進行」。

蘇聯對黃埔軍校的影響是巨大的。唐正香認為:「黃埔軍校深受蘇聯紅軍影響,無論 是編製體制還是軍事教育訓練,都深深地打上了蘇軍的烙印」。王強認為,黃埔軍校 顯著的教育成績,「是與蘇聯顧問在教學實踐中的幫助分不開的」。「他們幫助制訂 教學計劃,提供蘇聯紅軍最新資料,重訂各科教程,在教學中親自示範和教練」,「 為軍校培養出大批軍事人才提供了保障」。

在政治方面,王強指出:「黃埔軍校突出政治教育的特徵,是孫中山『以俄為師』 的 辦學方針的具體體現」。「從黃埔軍校開設的政治課中,也可看出深受蘇聯的影響。 在蘇聯顧問的直接參與下,軍校開辦內容豐富的政治課,對學員積極進行孫中山革命 的三民主義教育,同時也注意向學員灌輸馬列主義思想」。

根據以上資料給人的感覺好像蘇聯是被動邀請的,但問題是沒有目的地提供大量資金 和武器好像又成了一個疑問,那其目的究竟是什麼?從以下百度資料可以意見端倪( 按原文複製):

黃埔人物誌——分類:

(1)無產階級軍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曾發表了一份軍事家名單。這些軍事家是:
Mao.ZD、周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葉挺、李 先念、楊尚昆、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肖勁光、張雲逸、羅瑞卿、王 樹聲、許光達、段德昌、曾中生、許繼慎、蔡申熙、左權、羅炳輝、彭雪楓;黃公略 、方誌敏、劉志丹。
這36位軍事家中,有14個黃埔出身。其中解放前辭世的8個軍事家中,黃埔出身的有 5個,即:
第  1   2   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5 07: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