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溫州通報:仍有109名動車事故傷員在院治療(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1-7-30 09: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年07月30日 08:25
來源:南方日報


昨日,按照「頭七」的傳統喪葬習俗,遇難者家屬和親友等來到事故現場舉行悼念活動。                       新華社發

據新華社電 據溫州市衛生局昨日下午通報,「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的遇難者增至40人,仍有109名傷員在醫院接受治療。記者昨日從「7·23」事故救援善後總指揮部了解到,根據國家有關法律規定,經過與事故遇難人員家屬具體協商,「7·23」事故遇難人員賠償救助標準為91.5萬元。

仍有109名傷員在院治療

患者陳偉,男,40歲,福建福州人,23日22時45分由溫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入院。溫州市衛生局通報稱,入院后陳偉立即被轉入ICU進行重症監護,國家、省、市搶救治療專家小組專門制定了治療方案,專家小組每天進行會診和病情研判。因患者傷勢十分危重,病情進一步惡化,經三級專家多次會診積極搶救無效,前日22時45分死亡。

截至昨日15時,溫州市11家醫院收治傷員192人,其中死亡15人,已經出院66人,轉原籍治療2人(當日新增1例重症轉南京治療),現住院109人(其中危重10人、重症19人)。

傷者賠償方案正在制訂

此前,善後工作組與部分家屬就賠償問題進行了初步溝通協商,主要依據國務院2007年頒布的《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達成了賠償50萬元的意向協議。隨後,又認真聽取了遇難人員家屬等意見,充分進行了法律論證。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規定的,賠償權利人有權選擇按侵權責任法要求賠償的精神,本著以人為本、就高不就低的原則,並與遇難者家屬進行了進一步的溝通協商,總指揮部研究決定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為確定「7·23」事故損害賠償標準的主要依據。

「7·23」事故遇難人員賠償救助金主要包括死亡賠償金、喪葬費及精神撫慰費和一次性救助金(含被撫養人生活費等),合計賠償救助金額91.5萬元。

據了解,對於已經簽訂意向協議的遇難人員家屬按照新的賠償救助標準執行,受傷人員的賠償方案也已著手依法研究制訂。總指揮部還要求對於這次事故傷亡人員今後家庭生活困難的,所在地政府要千方百計、通過各種渠道加以關心和幫助。

鐵道部有關負責人答新華社記者問

「不存在銷毀證據的問題」

據新華社電 鐵道部有關負責人昨日就甬溫線「7·23」事故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接受新華社記者的專訪。

至24日23時30分前從未宣布過「停止搜救」

問:在整個救援過程中,是否存在為了儘快搶通線路,而沒有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的現象?

答:在整個事故救援過程中,鐵路部門始終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盡最大努力減少人員傷亡。

7月23日夜,甬溫鐵路事故發生后,鐵道部部長盛光祖立即趕到調度指揮中心,指揮事故救援,明確要求鐵路部門迅速落實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等中央領導「第一位的任務是救人」的重要指示,以最快的速度,不惜一切代價,搶救生命,減少傷亡,保護旅客。在得知公安等部門用生命探測儀多次檢測已無生命跡象的情況下,部省領導仍然堅持以救人為核心,繼續全力搜尋倖存者,查找遇難者。

在救援過程中,橋上有三節車廂擠壓在一起,中間車廂變形嚴重,救援人員無法對該車廂進行徹底清查搜救。按照指揮部確定的把救人放在首位的救援方案,在橋下使用大噸位汽車吊精準、平穩地將兩端車廂移開,公安武警、救援人員得以對該車廂實施全面搜救,在移出數具遺體后,小伊伊在這裡獲救了。直至24日23時30分左右,在確認沒有倖存者,並對遺物、車體進行清理收集完后,救援工作結束。在此之前,鐵路部門指揮人員從未宣布過「停止搜救」。

「所有部件和車體絕沒有實施掩埋」

問:被毀車頭車廂是分析事故原因的主要依據,為何對列車車頭「挖坑填埋」?

答:這一說法不屬實。在救援過程中,橋上有3節車廂擠壓在一起,為使救援人員對中間一節受擠壓變形嚴重的車廂進行徹底搜救,必須把兩端車廂移開。按救援方案,要在橋下使用大噸位汽車吊,才能將兩端車廂移開。為使汽車吊進入場地作業,須對橋下場地進行清理。這樣就需要將橋下較完整的車廂整體外移,對散落的部件,包括撞碎的車頭部件,採取外移並集中堆放在取土坑中,為吊車作業騰出場地。所有部件和車體絕沒有實施掩埋,更不存在銷毀證據的問題。現場搜救工作結束后,車體和集中在取土坑中的零散部件,被統一轉運至溫州西站,作進一步調查處理。

問:動車上裝有「自動停車系統」,遇有險情列車會自己緊急停車以避免相撞,但「7·23」事故發生時相關自動系統為何沒有發揮作用?

答:事發當時,由於雷擊造成溫州南站的信號設備故障,正常行駛的D3115次列車列控車載設備由於接收的碼序不穩定,造成停車后按規定緩行。此時,防護D3115次列車的後方信號由於列控中心的數據採集板軟體設計嚴重缺陷,造成本應顯示紅燈的信號錯誤升級為綠燈,致使列車運行控制系統沒有發揮作用,造成D301次列車按照錯誤顯示的綠燈進入區間,與前行的D3115次列車發生追尾事故。

問:在售票實名制情況下為何沒有據此統計傷亡、失蹤人員,然後再進行現場清理?

答:事故傷亡人數是由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統計確認。我們了解到,最新確認的事故遇難人數為40人。正因為實行動車車票實名制,才為後期辨認身份、統計傷亡、行李認領等提供重要依據。

遇難人員名單已經分批公布,目前正在進行善後工作。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6 14: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