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默多克媒體帝國瀕臨解體 竊聽門之來龍去脈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1-7-18 21: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北京晚報       2011-07-18 16:41           

  倫敦示威者在默多克住所外,頭戴面具、手持卡梅倫肖像的吊線玩偶,以示抗議。

  媒體不停揭露、被竊聽的人名單越來越長、百年小報死於非命、默多克的新聞王國在風雨中顫抖……套用一句流行小報的口頭禪:《世界新聞報》之死震驚世界。這副「多米諾骨牌」是從哪裡開始傾倒的?

  竊聽如何曝光
  一切始於王子的膝蓋

  這一切,都始於王子的膝蓋。

  五年前,王儲威廉膝蓋受傷的故事被《世界新聞報》曝光。這件事只有內部少數幾個親信知道,小報從哪兒來的消息?
  為《世界新聞報》工作的私家偵探格倫·馬凱爾因在2005年報道威廉王子膝蓋受傷一事被捕,當時的報紙主編庫爾森辭職。警方在其家中發現一張列有大批公眾人物資料的名單。2009年,《衛報》披露《世界新聞報》非法竊聽3000名政客名人的電話,並經警方確認,「竊聽醜聞」被曝光。

  話題為何升溫
  引發整個新聞界大地震

  《世界新聞報》竊聽事件為何成為近日重要議題?簡言之,不僅僅是因為這是媒體觸犯法律的惡性事件。而且,公眾人物對隱私被曝的憤懣、媒體和政界關係的緊張以及政界對於警方不作為的埋怨,都成為這起竊聽醜聞的併發症。小報竊聽,引發整個新聞界大地震。

  有誰被竊聽了
  明星平民 竟有幾千人

  竊聽事件早在2006年底就已陸續曝出,英國諸多大牌影星、球星均涉身其中。此外,英國兩院政要也未能倖免,甚至還包括前首相戈登·布朗。整個竊聽門具體有多少受害者仍不為外界所知,據《衛報》保守估計,逾2000人涉身其中,而據推測,真實情況將會是這一數字的二到三倍。

  ■失蹤女孩留言箱被改
  2002年,13歲女孩米莉·道勒失蹤。6個月後,她的屍體被發現。警方最終證實,米莉遭一名夜總會門衛殺害。《世界新聞報》僱員侵入了女孩的手機語音信箱,由於留言過多該僱員還刪除了部分信息,以留出接收新信息的空間。可這個行為一度使女孩父母和警方誤以為女孩還活著。女孩家人的律師說,打算以干擾調查起訴報社。

  ■爆炸案死者家屬被竊聽
  近日,一名2005年倫敦7·7爆炸案遇難者親屬的律師說,他當事人的電話也遭到了《世界新聞報》的竊聽。格拉漢姆·福克斯的兒子在2005年7月7日的倫敦爆炸案中遇難。據格拉漢姆回憶,爆炸發生后,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已遇難,當時格拉漢姆和妻子通過電話向朋友四處打探消息,說了很多情緒化的話。

 ■前首相布朗夫婦很受傷
  據《衛報》報道,布朗遭到竊聽的時間超過10年。布朗的小兒子弗雷格一出生就被診斷患有遺傳性疾病,易夭折。2006年,弗雷格4個月大的時候,《太陽報》最先將他的病情公之於眾,藉此攻擊布朗。曾擔任《世界新聞報》主編的麗貝卡·布魯克斯當時正在《太陽報》擔任編輯。據說布魯克斯在披露病情前曾打電話通知布朗。此事不久,布魯克斯就被擢升為國際新聞公司首席執行官。

  ■王儲夫婦信息外泄
  英國警方已經告知英國王室,至少10位王室成員的電話語音信箱遭《世界新聞報》記者竊聽,其中包括王儲查爾斯和他的妻子卡米拉。英國廣播公司說,《世界新聞報》為獲取女王和查爾斯王儲夫婦的私人電話號碼,曾向一名王室高級保安行賄。

  ■媒體同行也不放過
  前不久英國傳媒大亨柯立福的助理也加入對《世界新聞報》的控訴大潮中。她聲稱,為了得到《周日鏡報》和《每周郵報》的獨家報道,《世界新聞報》不惜入侵她的語音信箱。她還表示,在她提起訴訟后,《世界新聞報》記者打了電話,請求她放棄訴訟。

  政客與小報拉關係
  既可幫你功成名就 也能讓你身敗名裂

  小報的政治影響力也再度引起審視。人們早就注意到,許多政黨領導人都曾下工夫和默多克拉關係。政治評論人士甚至說,過去二十年,任何有希望當上首相的政客,誰也沒敢得罪默多克。遠的不說,就在6月下旬,卡梅倫和米利班德還同時出席了默多克在倫敦舉辦的夏日派對。

  這是因為「紅頭」小報既可以幫助政客功成名就,也可以讓你身敗名裂。因為,它可以左右英國人茶餘飯後閑談的主題,可以影響民主選舉的結果。

  面對竊聽門醜聞,英國主要政黨的黨魁突然統一了立場,一致承認政客和媒體的關係真的是太過緊密了。眼下,唐寧街肯定也在擔心大火是否會燒到家門口。同時,卡梅倫肯定也在後悔聖誕節期間曾經去麗貝卡·布魯克斯家串門、吃飯。

  卡梅倫是否會為此付出代價呢?當有記者問及聘用庫爾森是否「大錯特錯」時,卡梅倫回答說:「人民會做出決定。」

  警察與小報太近乎
  執法者收賄賂 幫人干違法事

  竊聽是違法行為。但是,竊聽門的衝擊波很有可能遠遠超出只有幾個人被投入監牢的預期。
  新聞從業人員的行為尊嚴、道德良知、報業的監控、政客和記者的關係,甚至警察,都有可能被送上「審判台」。
  警察過去幾年對案件的處理已經引起許多圈點和批評。評論人士和受害者指控警察無心調查,因為警察本身與媒體關係太近乎。
  現在,又有報道顯示,《世界新聞報》可能曾經向警察付款換取消息。如果屬實,豈不是等於執法人收受賄賂幫助別人干違法的事?相信,塵埃落定后,對準警察的聚光燈不會比對準《世界新聞報》的少很多。

  日漸專業的竊聽
  「大哥大」時代  掃描黛安娜電話模擬信號

  曾任《世界新聞報》編輯的保羅·麥克穆倫承認,在行動電話普及的早期,由於行動電話採用模擬信號,所以通常他們會利用特殊設備對模擬信號進行掃描。
  麥克穆倫說:「比如可以到市面上合法買一個信號掃描儀,坐在目標人住宅外等著收聽就行了。我還記得我們掃過查爾斯親王與卡米拉的對話。當然,黛安娜的也沒有落下。」隨著行動電話升級為數字技術,掃描通話成本越來越貴,故記者轉而竊聽行動電話的信息。

  筆記磁帶文檔
  4332人名單擺在案頭

  警方在對《世界新聞報》進行調查中發現了兩位關鍵人物:王室新聞記者克萊夫·古德曼以及私人偵探格倫·穆爾凱爾。警方在調查中找到大量的計算機文檔、磁帶、手寫的筆記等。這些資料顯示,有4332人的名字被列入他們感興趣的範圍內,另外還有2978個手機號碼、30盤磁帶的語音留言以及91個用來登錄語音信箱的PIN碼。潛在的受害者數量巨大,而這些原始文件就擺在他們桌面上。

  可供交易的竊聽
  要挾名人  換取伯爵夫人獨家採訪

  曾在《世界新聞報》任職的記者霍爾表示,電話竊聽的意義還遠在新聞爆料之上。他認為,電話竊聽的優勢在於它確認了謠言內容的真實性。一旦有記者通過電話竊聽確認了某件新聞的真實性,他會拿這條新聞跟當事名人的新聞發布官溝通做交易。
  「記者通常會說,我知道這一切,你有什麼跟我做交易?」新聞官通常會提供另一份新聞通稿,報紙則會停止對當事名人的攻擊,與此同時,原始信息依然為報界所掌握,而且一旦有需要就可以派上用場。「這已經不完全是新聞操作了。」霍爾說,「它成了談判。」
  2001年,《世界新聞報》獲得愛德華親王之妻、威塞克斯伯爵夫人蘇菲譏諷有些英國內閣成員的錄音。為避免《世界新聞報》出版她的評論,伯爵夫人答應接受獨家採訪,大談懷孕觀、稱自己有可能接受體外授精。該報為這篇報道最終以《我的愛德華是直男》為標題刊出,一時「洛陽紙貴」,更進一步發酵了英國坊間對親王性取向傳言的炒作。

  令人堪憂的竊聽
  「雞鳴狗盜」不止一家  成300名記者「公共情人」

  電話竊聽在英國是違法的,不過這也就是說說罷了。曾在《世界新聞報》任職編輯的保羅·麥克米蘭說:「所有人都這樣做,你實在沒有理由不這樣。」

  2003年,英國對隱私數據和政府透明度進行調查的機構——信息專員辦公室曾對另一位私家偵探史蒂夫·惠特摩爾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此人為多家英國報紙提供信息。在3年時間裡,超過300名記者雇傭過惠特摩爾。這些報紙不僅限於各種小報,而涵蓋整個英國新聞界。《每日郵報》是最主要的顧客,《世界新聞報》排名第15,新聞集團的《泰晤士報》和《星期日泰晤士報》也位列其中,另外還有衛報傳媒集團的《觀察家報》。

  除了電話竊聽,還有其他一些「黑魔法」,例如欺詐(裝作電話公司或銀行,套取個人信息),非法搜索警察局和政府部門的內部信息,或者利用手機號碼獲取私人地址等。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沙發
泰山石敢當 發表於 2011-7-18 22:29 | 只看該作者
新聞自由,新聞真的很自由啊

同時,也無法排除這回是政界和傳媒界對於默多克這支出頭鳥的總清算。
就像《世界新聞報》任職編輯的保羅·麥克米蘭說:「所有人都這樣做,你實在沒有理由不這樣。」

但是,都干可以,卻不能Get caught。默多克這回撞到槍口上了。輕者脫層老皮,重者老命可能都不保。

鄧文迪需要從長計議呀。
釣魚島是中國的!小鬼子挑釁就堅決消滅它!
作爲一個國家,日本從各方面來説都是禽獸,必須以對待畜牲的方式對待它!

共匪、五毛、貪官、老憤 - 泰山石敢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9

主題

7041

帖子

257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4

積分
2576
3
不惑之禍 發表於 2011-7-18 23:24 | 只看該作者
泰山石敢當 發表於 2011-7-18 09:29
新聞自由,新聞真的很自由啊

同時,也無法排除這回是政界和傳媒界對於默多克這支出頭鳥的總清算。

這也能和新聞自由掛上鉤?
一個人,如果極力宣揚他自己都不信的東西,那他就是做好了干任何壞事的準備。— 托馬斯潘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4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7-18 23:32 | 只看該作者
英首相被曝與默多克過從甚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1249

帖子

2564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倒騰醬油的小販

Rank: 4

積分
2564
5
城市達人 發表於 2011-7-19 01:51 | 只看該作者
不惑之禍 發表於 2011-7-18 23:24
這也能和新聞自由掛上鉤?

新聞媒體就是要有監督功能呀。公眾人物就不能有隱私,何況,政治任務更應該公開透明。
否則,新聞自由如何體現呀。
胡吃胡喝,不能胡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泰山石敢當 發表於 2011-7-19 08:0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泰山石敢當 於 2011-7-19 08:48 編輯
不惑之禍 發表於 2011-7-18 23:24
這也能和新聞自由掛上鉤?


呵呵,這其實和西方「新聞自由」的虛偽能掛上鉤。

看看本案牽涉的各類西方政客高官(暴露的只是冰山一角),就知道西方政體、媒體的腐敗程度比中國只多不少。

默多克也只不過是眾多操弄媒體、呼風喚雨的權謀玩家之一。他做新聞的手法,其實在西方媒體中很有代表性,是西方虛偽腐敗政體的標誌。

這裡也八卦一下: 這次竊聽門事件,歲可能解體新聞集團,但也可能是鄧文迪控制新聞集團的最佳時機。以她多年的經營,應當可以在大中國區域內為老默開闢一個後院,頤養天年應當沒問題,更會是東山再起的根據地。

我們瞧著吧。
釣魚島是中國的!小鬼子挑釁就堅決消滅它!
作爲一個國家,日本從各方面來説都是禽獸,必須以對待畜牲的方式對待它!

共匪、五毛、貪官、老憤 - 泰山石敢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9 18: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