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毛澤東是意境玄高的哲學家

[複製鏈接]

562

主題

6453

帖子

8959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95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雲海暖流 發表於 2011-7-14 16: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古今中外無人能比得上毛澤東》

第四章 毛澤東是意境玄高的哲學家  

羅四夕  

楊春貴說:毛澤東是意境玄高的哲人。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譚若思說:毛澤東是中國的聖哲。中央黨校哲學教授許全興在《為毛澤東辯護》一書中說:毛澤東確實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作出了自己的貢獻,確實是一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  

毛澤東作為一個業餘哲學家(他的主要職業是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他對天、地、人、時間與空間、宏觀與微觀、有限與無限、主觀與客觀、物質與精神、生與死……都進行過哲學思考,並提出一些石破天驚的哲學見解,令一些職業哲學家折服、政治家欽佩、物理學家驚奇。這就難能可貴了,就憑這點,就值得中華民族驕傲與自豪了。  

              第一節   意境玄高的哲人  

    楊春貴等著《哲學家毛澤東》中說:「經過長期的哲學探索和修鍊,毛澤東獲得很高的哲學素養,進入了很高的哲學境界。他嫻熟地靈活地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特別是唯物辯證法運用到政治實踐的各方面和他所生存的世界的一切領域。可謂運用自如、爐火純青、出神如化。他的血管中無疑融注著流淌著哲學的智慧,哲學無疑是他思考一切問題的思維基因和密碼。  

    「建國后,毛澤東不但對社會主義矛盾問題和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等重大建設問題進行哲學思考,而且他對宇宙、人生等一系列形而上問題作過思考,他不僅在黨內的會議上有意地、自覺地談哲學,用哲學智慧解決實踐中的疑難,而且還在1957年莫斯科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上作了洋溢著哲學氣息的精彩發言,嬴得各國共產黨、工人黨領袖們的讚賞。他不但在同哲學家、科學家的交往中談過許多哲學問題,而且在接見各國政治家時也談哲學。他的腦海中充滿世界風雲,而他的視野卻往往超越了眼前的時空。……不但他的文章充滿哲學味、深刻,而且他的詩詞也無不滲透著他對天、地、人……等一系列問題的哲學思考,折射出他對宇宙、人生的深刻感受和體驗,充滿著哲理。即使是平常的隻言片語,也閃爍著哲學家的智慧之光,有著神諭般的深邃和耐人尋味,在蘇格拉底式的對話中,充滿歷史感和幽默感的思想不斷出現。他無疑是一個意境玄高,充滿魅力的聖哲。這樣一位充滿魅力的哲學家曾經使許多政治家為之折服。尼克松、基辛格、希思、施特勞斯……布希等西方政治家都無不佩服他那深邃的智慧。  

    「當然,作為一個對自然和社會、主體和客體,人和世界的關係從總體層面上實現了理性把握和深刻體驗的哲學家,對於他個人的榮辱、毀譽和生死看得是很淡的和十分理智的。他曾經說:『我是為來訪者準備的一件陳列品,我已經收到上帝的請柬。』他也曾經說過:『讓全世界人民去評論我究竟是好人,還是壞人。我這個人啊,好處佔百分之七十,壞處佔百分之三十就很滿足。』1965年在同斯諾的談話中他曾經用低沉的聲音說:『人類在這個地球上的處境變化越來越快了。從現在起一千年之後,所有我們這些人,甚至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在內,大概會顯得相當可笑吧!』這就是毛澤東這位有著超越時空的巨大孤獨意識的哲學家對自己一生的業績所作的哲學總結。  

   「 巨人已逝,聖哲已走。但他的哲學思想卻重鑄了一個中華民族,對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生著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  

      (楊春貴、李火林著《哲學家毛澤東》325-326頁)  

    美籍華裔物理學 家楊振寧 博士曾回憶到:「使我感到驚奇的是,他顯然是一直密切注意著當代高能物理學的發展情況,特別是基本粒子是否可分的問題」。「我覺得毛主席對物理學的興趣確實是濃厚的。我估計他在哲學方面的興趣同他對於我們在實驗室里弄清楚的東西的了解和好奇心有關係。」  

            (楊春貴、李火林著《哲學家毛澤東》第324頁)  

    書中還說:「毛澤東關於物質無限可分性的思想在國際物理學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1964年坂田昌一曾說,可惜原來不知道毛澤東曾多次講過這些意見,如果早知道,他的文章一定會引用的。坂田後來多次寫文章講到毛澤東的這一見解。毛澤東逝世后,1977年在夏威夷舉行的第七屆粒子物理學討論會上,……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格拉肖在追述物理學家如同剝洋蔥一樣逐層深入研究物質結構的歷程之後,說了這樣一段很有意思的話:『洋蔥還有更深一層嗎?夸克和輕子是否都有共同的更基礎的組成部分?許多中國物理家一直維護這種觀念。我提議把構成物質所有這些假設的組成部分命名為毛粒子(maons),以紀念已故的毛主席,因為他一貫的主張自然界有更深的統一。』  

   「 1979年,格拉肖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再次明確地說明了他所以這樣建議命名『毛粒子』的原因。他指出,這是『因為這與中國的毛澤東主席有聯繫。按照他的哲學思想,自然界有無限的層次,在這些層次內,一個比一個更小的東西無窮的存在著。因此,我想取用他的名字』」。  

              (楊春貴、李火林著《哲學家毛澤東》324-325頁)  

   趙永茂在《毛澤東哲學研究在國外》中說: 「作為世界偉人,毛澤東已被載入中華民族英雄史冊;作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為中華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生機;引導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毛澤東及其思想,特別是毛澤東哲學思想以超越時空的能量、獨樹一幟的風格,在世界傳播,影響全球。……  

    「……今天,毛澤東的名字被光榮地載入《不列顛百科全書》的時刻,我們理解毛澤東及其思想的世界意義,不僅僅世界各個角落都熟知毛澤東的名字;重要的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中國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引開創了中國現代社會革命和建設的新局面。同時毛澤東思想中所包含的具有中華民族底蘊、理論聯繫實際的哲學方法論,機動靈活、決勝千里的軍事領導藝術,獨具特色的政治發展戰略,融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的詩詞書法,這些都深刻地影響著中國以外世界;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審美情趣。毫不誇張的說,毛澤東思想不僅教育薰陶了中國幾代人,也在國外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毛澤東的個性特徵和偉大風範將成為世界範圍內極富感染力的歷史性話題。……」  

        (趙永茂等著:《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在國外》第1-2頁)  

   「 日本著名物理學家坂田昌一說;毛主席的《實踐論》和《矛盾論》是經過中國革命考驗的卓越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對於科學研究也必然是強有力的武器。」  

             ( 趙永茂等著:《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在國外》第98頁)  

    美國霍勒布尼奇指出:「毛的認識論的特點有以下六個方面:(一)特別懷疑和厭惡一切純觀念上的東西;(二)同時明確認定他自己的哲學不是一種思想體系,而是對真理的正確反映;(三)作為典型的中國人和馬克思主義辯證法論者,認為真理是相對的,絕不是靜止和永恆的,真理總是不斷運動和變化著的,總是不斷地來自外部世界,而其自身也是包含著矛盾;(四)要求不間斷地實踐和實驗,探求真理必須持之以恆、永無止息,因為世界上絕沒有永恆不變的真理;(五)相信實踐是發現真理的唯一途徑,實踐本身就蘊含著真理;(六)承認實踐和實驗在其完全無法進行的情況下存在著局限性。」  

          (趙永茂等著:《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在國外》161-162頁)  

    曹廣勝;「毛澤東哲學思想作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它過去是、現在和將來仍然是我們黨的理論的哲學根據。我們要永遠堅持和發展。  

    「毛澤東哲學思想既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它的理論基礎,是貫串於毛澤東思想各個組成部分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曹廣勝著《論毛澤東哲學思想》第6頁)  

    「在中外哲學史上,毛澤東不愧為傑出的辯證法大師。他不但對唯物辯證法的理論有獨創性的見解,而且是在實踐中靈活運用辯證法的典範。」  

            (曹廣勝著《論毛澤東哲學思想》第79頁)  

   「 法國盧瓦:『毛澤東的全部著作都是一種哲學「實踐』,是一種目的在於改造世界並正在改造世界的認識論。然而無可爭辯地說,正是《實踐論》給我們提供了那種深刻的一致性,這種一致性使全部著作連成一體,並保證運用這種認識論的全部實踐前後一貫。」  

          ( 曹廣勝著《論毛澤東哲學思想》第183頁)  

    周培源:「毛主席從太陽到地球,從水的合成到細胞的產生,舉了很多事例來論述自然界的運動、變化、發展。毛主席說:『一切個別的、特殊的東西都有它的產生、發展和死亡。……我們人類滅亡、地球滅亡,是有比人類更進步的東西來代替人類,是事物的最高階段。我們說馬克思主義也有它的發生、發展與滅亡。這好像是怪話。但既然馬克思主義說的一切發展的東西都有它的滅亡,難道這話對馬克思主義就不靈?說它不會滅亡是形而上學。當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滅亡是有比馬克思主義更高的東西來代替它。』毛主席這裡所說的是徹底的辯證法。……  

    「毛主席在論述哲學和科學問題時,知識淵博,涉及許多方面。毛主席講到:《光明日報》上前兩天有一篇文章,講氫、氧化合成水要經過幾百萬年。北大付鷹教授說要幾千萬年。不知《光明日報》那篇文章的作者同付鷹教授討論過沒有?事後我問付鷹教授,這個問題是在哪裡講的?他說是在講議中提到的。可見,毛主席連北京大學化學系印發的講議都看過,真是博覽群籍!」  

        (《中外名人談毛澤東》第446-447頁)  

    盧之超:「哲人毛澤東,是一位站在中國歷史前列、站在世界歷史高度的偉人,是當代中國偉大的革命家、戰略思想家。毛澤東思想,特別是毛澤東哲學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今天仍需要重新學習。  

      ……  

   「 徹底的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在馬克思那裡是一回事,在毛澤東那裡也是如此。毛澤東沒有寫出有關歷史唯物論或唯物史觀的專著,但必須把《實踐論》、《矛盾論》、《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等同樣看作是歷史唯物論的著作。而且,毛澤東的全部著作,……都貫串著唯物史觀的闡述與發揮。……他提出的許多石破天驚的結論,在同時代的許多智者中有時也顯得不可理解,但歷史卻證明其正確,因為他看得更深、更透一些。  

   「總之,廣義的、深刻的唯物史觀,就是全部毛澤東哲學,它包括知行關係上的實踐論、辯證法的發展觀和矛盾分析方法。……  

    「總的說來,毛澤東的哲學是與中國革命和建設、與20世紀的世界歷史息息相關的,是真正的時代精華。我們必須善於按照毛澤東哲學的本質精神來學習和理解它,用以分析當前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實現擺在我們面前的艱巨繁重的鬥爭任務。」  

             (《光明日報》1991年年12月26日第五版)  

   肖詩美說:「 毛澤東是公認的哲學家,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譚若思甚至把他稱為『中國的聖哲』。……  

    ……  

    「毛澤東是古今中外最偉大的謀略家。」  

              ( 肖詩美著《毛澤東謀略》第9、12頁)  

    許全興:「毛澤東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毛澤東哲學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運用和發展。毛澤東同志的《實踐論》和《矛盾論》是人類哲學發展史上兩顆閃耀著異彩的明珠。這是歷史地確定了的。」  

            ( 許全興著《為毛澤東辯護》第174頁)  

   許:「《實踐論》、《矛盾論》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這是不是中國人自吹呢?不是的。這一點,蘇聯理論界在50年代是承認的。蘇共中央機關報《真理報》在1950年12月18日發表的題為《論毛澤東的〈實踐論〉》的編輯部文章說:』毛澤東同志在其著作中簡潔和明晰地概述了唯物論的認識論--反映論。在他的著作中,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的基本原理,關於實踐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的基本原理,關於革命理論在實際革命鬥爭中意義的基本原理。『毛澤東這一著作的特點就是:』對複雜的哲學問題的深刻的馬克思主義分析與敘述的形象性和鮮明性結合在一起。』編輯部文章還說:『作者全面地考察了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並論證和發展了每一個原理。』關於《矛盾論》,1958年出版的蘇聯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編寫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是這樣寫的:『毛澤東同志的《矛盾論》這篇傑出的、深刻的、有重大價值的著作,是對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理論的卓越貢獻。』」  

                 (同上184頁)  

許:「毛澤東同志對辯證法最主要最重要的貢獻是繼列寧之後對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對立統一規律進行了系統地、深刻地說明和發揮。毛澤東同志對對立統一規律的說明和發揮,他的整個辯證法思想又集中體現在《矛盾論》中。《矛盾論》可以說是在此以前的毛澤東同志辯證法思想的總結,是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經驗的哲學概括,也是爾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指導。在這篇著作以後的毛澤東哲學、軍事、政治、經濟、文化、黨的建設、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等方面的著作,可以看著是它的繼續、運用、證明和發展。《矛盾論》是理解毛澤東同志的辯證法思想以至整個毛澤東思想的鑰匙。所以,《矛盾論》(以及它的姐妹篇《實踐論》),不僅在毛澤東哲學思想中,而且在整個毛澤東思想科學體系中處於中心地位。研究毛澤東同志的辯證法思想(不僅如此,而且包括研究整個毛澤東思想),首先要研究《矛盾論》。事實也正是這樣。不論是敵人,還是同志、朋友,不論是擁護、贊成毛澤東哲學思想的人,還是反對、否定毛澤東哲學思想的人,都很重視《矛盾論》的研究。」  

            (同上186頁)  

許:「《實踐論》是毛澤東的認識論專著。以中國革命的豐富經驗為基礎,綜合人類認識史上的積極成果,系統的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實踐認識的辯證過程,揭示了認識發展的根本規律,從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為人們正確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  

               (同上第232頁)  

    許:「毛澤東不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而且是傑出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辯證法大師。在《矛盾論》中,他綜合了前人和同時代人辯證法思想的優秀成果,總結了中國革命的豐富經驗,對唯物辯證法的核心--對立統一規律進行了系統的創造性的說明和發揮,極大的豐富和發展了唯物辯證法。《矛盾論》是人類辯證法史上一顆閃射著異彩的明珠。」  

         (同上第244頁)  

許:「重新發表后的《實踐論》和《矛盾論》很快就被翻譯成多種外國文字,在世界人民和進步人士中引起了熱烈的反響。  

「1955年出版的蘇聯《簡明哲學辭典》(第四版)指出:《實踐論》和《矛盾論》『這兩部著作是根據中國歷史和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具體材料創造性地解決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問題的卓越的典範。』英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康福斯在他的1956年出版的俄文本的《辯證唯物主義》一書中說:毛澤東主席在《矛盾論》中對矛盾特殊性概念『作了現時在馬克思主義著述中最完備的探討。』康福斯的該書唯物辯證法部分曾九次引證《矛盾論》,在認識部分分別十二次引證《實踐論》。  

「一些國家的共產黨人和革命者把《實踐論》和《矛盾論》當作黨內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教育的重要教材,當作引導本國革命走向勝利的強大思想武器。他們之中有人說:『每一個共產黨人聯繫生活和實踐學習《實踐論》和《矛盾論》,將意味著共產主義的巨大發展。』又說:『為了鍛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工作方法和作風,需要學習和反覆學習毛澤東的《實踐論》和《矛盾論》。』  

「一些頭腦清醒、比較注重事實的資產階級學者也承認《實踐論》和《矛盾論》的巨大價值。美國人霍勒布尼奇在《毛澤東的辯證唯物主義》一文中說:『毛澤東對矛盾本質的研究,也是對唯物辯證法的貢獻,而他關於矛盾差別性和矛盾內部處於不平衡、不勢均力敵狀態的獨立見解,對恩格斯以後的辯證法和中國辯證法來說,都是特別新穎,別具一格。』他認為《實踐論》和《矛盾論》『不論從文體還是從哲學的內容方面,同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大多數同樣的著作相比,都不見得遜色。』『它們都是短小而又簡潔,既豐富而又透闢,更主要的是那樣完整和明析。在這個意義上我也只能把它們同馬克思那篇有名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來相提並論。』」  

           (同上265--266頁)  

許:「社會基本矛盾的理論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最核心的內容,是科學地認識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鑰匙。毛澤東把這一理論運用於我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對社會基本矛盾概念作出了明確的科學規定,提出了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學說,豐富和發展了歷史唯物主義。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史上,從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社會基本矛盾理論到毛澤東提出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學說,中間經歷了一個曲折的發展過程。在紀念毛澤東誕辰九十周年的時候,考察這一過程,將有助於我們科學地評價他對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理論所作的貢獻。」  

             (同上第304頁)  

許:「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史上,明確地把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規定為社會基本矛盾的是毛澤東。」  

         (同上309頁)  

562

主題

6453

帖子

8959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959
沙發
 樓主| 雲海暖流 發表於 2011-7-14 16:28 | 只看該作者
第二節  毛澤東在哲學上的四化  

    毛澤東的哲學成就不僅博大精深、意境玄高,而且,還在於他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把中國的傳統哲學現代化;把群眾的點滴哲學思想集中起來理論化;把複雜深奧的哲學大眾化。  

1,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  

    趙永茂說:「毛澤東早年就讀了大量古今中外的哲學著作。最後他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洋哲學」。毛澤東要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歐洲形式和歐洲語言,變為中國人民喜聞樂見的民族形式和民族語言,使它具有中華民族的色彩,以便人民大眾學習、掌握。這一轉變,既給中國傳統哲學注入了新的生機,又給馬克思主義哲學增添了新的內容。  

    「日本哲學家,岩崎哲二:列寧在《哲學筆記》中所涉及的認識論過程的辯證法問題,客觀實在的認識的辯證法道路,是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再從抽象的思維過渡到實踐的過程。毛澤東在《實踐論》中用『二次飛躍』精堪地做了解釋和說明,從而發展了認識論。」  

       (趙永茂等著《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在國外》第105-106頁)  

   「 美國著名學者施拉姆:因為毛澤東是人,作為人,他是有錯誤的。但不管怎麼樣,可以肯定的說,毛澤東給了我們很多啟示。首先,……提出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必須與本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思想。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及成立后,為使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所作的努力,可以說維持了半個世紀。」  

        ( 趙永茂等著《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在國外》第145頁)  

    美國霍布尼奇:「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重要貢獻在於他恰如其分地闡述了對立統一規律,即矛盾普遍性規律。毛認為辯證法所有其它規律和法則都是對立統一這一根本規律的演繹。--《矛盾論》中這樣的闡述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文獻中還是前所未有的。恩格斯把對立統一規律作為辯證法的規律之一,……唯有毛澤東將對立統一作為唯一大法和根本規律。「  

                ( 趙永茂等著《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在國外》第108頁)  

日本一些學者認為:「列寧提出了馬克思未曾提出的問題,而毛澤東提出了列寧未曾提出的問題;同時毛澤東繼承列寧已經解決的至今依然有效的問題,又在實踐中解決了列寧開始解決但未徹底解決的問題。」  

               (葉衛平著《西方「毛澤東學」研究》第28頁)  

    日本松村一人:「……毛澤東的《矛盾論》……使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向前推進了一步。如果不學習毛澤東的哲學,我們就不能談馬列主義哲學。如果不學習毛澤東的著作,我們也就不能充分理解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哲學。……在這個意義上說,毛澤東哲學的意義在於:它不僅僅是馬列主義哲學具體地應用於中國革命的特殊實際,並且有中華民族的形式,而且還具有國際意義。  

   「 毫無疑問,……今天稱之為毛澤東思想的整個毛澤東理論,正是毛澤東根據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的豐富經驗專心思索而創造出來的,正是在這一過程中,作為馬列主義理論基礎的辯證唯物論,也大大前進了一步。  

   「 他又說:哲學同革命理論相結合,這就是毛澤東哲學的第一根本特徵。」  

            (《國外毛澤東思想研究文選》205、207頁)  

    「日本柳田謙十郎:毛澤東寫的《矛盾論》所具有的劃時代意義,不僅在於他給辯證唯物論的發展歷史增添了新的內容,而且還在於他明確地提出了在中國人民鬥爭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為什麼要由過去因國內的階級鬥爭轉變為與國外的敵人日本帝國主義展開民族鬥爭的理論根據。……在這一點上,他區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僅僅限於理論上的概念,而是具有與祖國的命運、民族的興衰有直接的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似乎可以說,著眼於這一點的毛澤東,其作為革命家的眼光極為銳利,極為準確。」  

            (野村浩一著《毛澤東--人類智慧的遺產》第278頁)  

    郭化若:「……今天,當我們重讀上述哲學著作時,可以看到《實踐論》發展了「反映論」,《矛盾論》提出了辯證法的宇宙觀,並且系統地精闢地闡述了對立統一規律,……照列寧的說法,這是辯證法的本質和核心。《矛盾論》中許多精闢的論述,對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具有指導意義。許多哲學問題可說是對馬列主義唯物辯證法的新發展,是至今為止的哲學界的未曾提出過的。」  

            (《中外名人談毛澤東》第434頁)  

    肖詩美:「首先,毛澤東找到一條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道路,他把歐洲「產」的馬克思主義,同中國農民的翻身願望成功地結合在一起,創造一種適合中國國情的龐大思想體系,並用這種思想去教育全黨和全國人民,使千百萬黨員、數億民眾都自覺不自覺地按他的思想方法去思維,按他生活方式去生活,甚至按他的表達方式去表達。中國歷史再沒有一個像他一樣『不僅掌握世俗權力,而且還具有精神力量的領袖人物』」。  

         ( 肖詩美著《毛澤東謀略》第1頁)  

    石仲泉:「毛澤東哲學思想的三大貢獻是:第一,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些基本理論觀點作了重大的豐富和發展。……  

    ……  

    因此,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實踐論》、《矛盾論》還有《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等著作,既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絢麗珠寶,也是世界哲學史上的璀爛明珠。  

    第二,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原理化為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使馬克思主義哲學所具有的世界觀、認識論和方法論在理論上的統一性、實踐活動中真正溶於一體。  

    ……  

    第三,把哲學從哲學家的課堂里解放出來。使之具有廣泛的群眾性,並逐漸為人民大眾所掌握。這是毛澤東同志對哲學又一個特殊貢獻。」  

        (石仲泉著《毛澤東艱辛開拓》第274-277頁)  

2,把中國的傳統哲學現代化。  

    毛澤東不僅善於吸收外來的新思想,而且也善於繼承傳統文化的精華。他不像有些人那樣,接收一點新思想,就把祖宗的優秀文化全部拋掉,而是珍惜祖國的優秀遺產,要「古為今用」,去其糟泊,取其精華,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滕復:「在毛澤東留給世人的文化遺產中,哲學的成分尤為突出。他在哲學上的貢獻,不僅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增添了新的內容,而且為中國民族哲學的現代化提供了思路。他的哲學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社會相結合的產物,又是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創造性的發展。因而與中國傳統哲學有著密切的關係。」  

         (王鳳賢著《毛澤東與中國傳統文化》第55頁)  

    他又說:「中國傳統哲學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思維的結晶,它包羅萬象,由歷史上無數個學派、人物的哲學思想和體系所構成。……毛澤東是中國現代哲學的傑出代表,他在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過程中,充分批判繼承了中國的傳統哲學中優秀方面,為中國現代哲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今後中國哲學的發展仍是沿著毛澤東哲學的方向,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的實際結合起來,並進一步發掘和吸收中國傳統哲學中的優秀內容,不斷開闊人們的思想,激發人們的思維和創造力,通過中國哲學的繁榮,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同時也促進中華民族的智慧的發展,為人類文明的未來作出貢獻。  

    「毛澤東在他的《實踐論》中進一步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思想,……毛澤東的「社會實踐」概念不僅在內涵上對馬克思「實踐」概念的一個更鮮明的界定,同時在外延上,毛澤東更具體闡明了人的社會實踐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並進一步將它概括成「生產鬥爭、階級鬥爭和科學實驗」三大基本形式,這些都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實踐理論。  

   「 毛澤東以社會實踐為核心建立了他的實踐論的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學說,其理論內涵具有重知行、重實踐之主體性的思想特色,這些思想特色主要來自中國哲學傳統,同時也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的深化與發展。  

     「……毛澤東的實踐論從社會實踐出發,著眼於知行關係,發揚了中國哲學傳統重實踐重主體的思想和精神,使之融入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認識論中,並經過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改造,升華為毛澤東思想的立場、觀點、路線和方法,這就是實事求是的認識路線和思想方法。  

    「毛澤東實事求是的的思想作為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路線和思想方法,他對傳統的批判繼承和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主要在:第一,突出和深化了社會實踐的意義。傳統哲學的實事求是思想體現了其特有實踐理性,它提倡求實務實的學風,主張學術著眼於經世致用和人的社會道德踐履,故其著眼點即是社會實踐。毛澤東的實事求是思想繼承了這一特點並將之提高到馬克思主義的高度來認識。它要求人的認識都應從社會實踐出發,以社會實踐為基礎在毛澤東的實踐看來,任何脫離了社會實踐的研究和認識,都不是實事求是的也都是不可能的。對於社會實踐的作用和意義的突出與強調,這是毛澤東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的最大特點。第二,它是對毛澤東哲學實踐論思想精髓的高度概括與體現。我們從毛澤東哲學實踐論強調社會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原則以及重知行、重實踐和重主體性的特點來看,這些思想特點最終可以歸納為「實事求是」四個字。這是一種概括,也是一種升華。它將馬克思主義哲學同中國傳統哲學的精華以中國文化特有的簡潔語言和思想表達形式融會貫通起來。並且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毛澤東思想有自己特色的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思想路線和方法,是反教條主義和主觀主義的銳利武器。  

    「毛澤東的矛盾論是他的唯物辯證法的核心。毛澤東在唯物辯證法方面有著獨創的見解,他的辯證思想是在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指導中國革命與建設實踐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其中也充分吸取了中國傳統哲學的辯證法精華。毛澤東在領導中國革命與建設的長期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處理錯綜複雜的矛盾的經驗教訓,並經過哲學的抽象使之上升為理論,他的思維創造體現了中華民族思維的特點,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理論寶庫。  

    毛澤東1937年在理論的研究與創造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他不僅寫了《實踐論》,而且還寫了《矛盾論》,從而完成他的哲學思想基本體系的構造。……  

毛澤東關於矛盾特殊性的研究大大超越了馬、恩、列等經典作家,尤其是他在其中所提出的關於抓主要矛盾的思想,成為中國共產黨人有獨創特色的思想方法和  

工作法。  

    毛澤東哲學的整體思維特點並不只限於對事物矛盾運動的整體與個體關係的辯證理解,更重要的,他發揚了傳統思維的精華,體現為一種對客觀世界運動尤其是人類社會實踐發展的大趨勢作戰略思考的重要思維方式。因此,毛澤東無論是在中國革命時期還是建設時期,對中國社會和文化總體發展與世界的總體格局及其變化常常能適時提出富有創見的深刻的看法。這些看法不僅在當時證明是正確的,而且作為重要的思維方法,對今後亦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王鳳賢著《毛澤東與中國傳統文化》66、70、71、74、83、84、89、101、112頁)  

   「 毛澤東哲學思想是具有中華民族氣派和風格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它繼承了中國優秀的哲學傳統,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歐洲形式和歐洲語言為中國人民喜聞樂見的民族形式和民族語言,使它具有中華民族的氣派和風格。」  

            (曹廣勝著《論毛澤東哲學思想》第3頁)  

   「 毛澤東哲學思想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深深紮根於中國土壤之中,不僅賦於而且注入了中華民族思想發展的精華,從而使毛澤東思想從內容到形式,從思想到語言,處處滲透著中華民族特有的風格和氣派,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  

              (曹廣勝著《論毛澤東哲學思想》第13頁)  

   「 就中國哲學的邏輯發展來說,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發展與產生,不僅標誌了一切舊的傳統哲學的解體或終結,而且是中國哲學發展過程中一個根本性的變格和劃時代的發展階段。」  

              (楊春貴著《毛澤東哲學思想新論》第16頁)  

   「 ……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形成無疑標誌了中國哲學從傳統哲學開始向現代化的飛躍,也就是向世界一體化的飛躍,就此而言,毛澤東哲學思想不是什麼別的,而是以嶄新面貌出現的中國哲學的最新發展。」  

               (楊春貴著《毛澤東哲學思想新論》19頁)  

    許全興:「……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毛澤東不僅始終致力於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而且善於對我國古代的哲學遺產進行馬克思主義的批判與繼承,從而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  

    「真正的哲學,是自己時代的精華,文明活的靈魂。毛澤東哲學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相結合經驗的哲學總結。同時,它又融進了中國傳統哲學的優秀成果,是現代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毛澤東哲學思想既是20世紀中國社會偉大變革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又是這一偉大變革的科學指導,對中國和世界的發展發生了巨大的影響。」  

                ( 許全興著《為毛澤東辯護》316、434頁)  

3,把群眾的點滴哲學思想集中起來理論化。  

    毛澤東的哲學智慧來自三個方面: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二是中國傳統哲學;三就是群眾的點滴哲學思想。來自這三個方面,高於這三個方面,青出於蘭,而勝於蘭。他善於集中群眾的智慧,如徐寅生《關於如何打乒乓球》一文,他就當成辯證唯物論的文章來讀,他說:「講話全文充滿辯證唯物論,處處反對形而上學」。他對一些基層幹部總結工作時,談成績和錯誤,優點與缺點,他認為:「這就是辯證法,就是自覺地對自己一分為二。」他還用一些民間諺語來說明一些深奧的哲學問題。如說:「中國有一句老話『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句話對於人們的實踐是真理,對於認識也是真理。」他還說:「我們中國人常說『相反相成』。就是說相反東西有同一性。這句話是辯證法的是違反形而上學的。」  

    日本松村一人:「毛澤東在著作里反覆強調要學習群眾的智慧和語言,批判地繼承從孔夫子到孫中山的遺產,而毛澤東本身在這方面就做出了榜樣。同時他在哲學論文里,也引用了可以稱之為群眾智慧結晶的諺語,並巧妙地引用了《水滸》、《孫子兵法》等著作。在毛澤東所有的著作中都貫串著對中國思想遺產的繼承。從這點可以看出毛澤東是怎樣把馬克思主義哲學變成了與民族血肉相聯的哲學的。  

    「哲學同本國革命理論相結合,哲學貫串於以解放為目標的經常的鬥爭之中,哲學同民族的智慧相結合,就是毛澤東哲學的第一個根本特徵。」  

              (《國外毛澤東思想研究文選》207頁)  

4,把複雜深奧的哲學大眾化。  

    在沒有學習毛澤東哲學以前,人們認為哲學深奧無比,有人說,哲學就是「玄學」、「難學」。我國古代的哲學的確難學。毛澤東的哲學就大眾化,文化高的人容易學,中等文化的人經過努力就能學懂,文化低的人通過輔導也能學懂。如談矛盾的普遍性時,他引用了列寧的話之後,還補充說:在戰爭中的攻守,進退,勝敗都是矛盾著的現象。這樣的解釋,在當時,即便是不識字的八路軍戰士也能理解矛盾的普遍性。  

    日本哲學家岩崎哲二:「毛澤東的哲學著作通俗易懂好理解,故此,要研究哲學必須先從毛澤東的兩部哲學開始。」  

             (趙永茂、李峰華、盧潔著《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在國外》第134頁)  

    英國的瓊斯:「從他的著作看,我認為他是一位歷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他的實事求是地解決問題的辦法和通情達理的思想吸引了我。」  

             ( 同上書第150頁)  

    滕復:「把哲學從哲學家的課堂里解放出來。使之具有廣泛的群眾性,並逐漸為人民大眾所掌握,這是毛澤東同志對哲學的又一個特殊貢獻。」  

         (王鳳賢著《毛澤東與中國文化》第277頁)  

    楊春貴:「……毛澤東不僅身體立行帶頭鑽研哲學、運用哲學,而且大力號召和組織廣大幹部、群眾學習哲學,運用哲學,是普及哲學的偉大倡導者。正是在他的倡導下,使馬克思主義哲學成為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偉大認識工具,『變為群眾手裡的尖銳武器』。在中國哲學的群眾化,不論就廣度和深度來說,都是其它國家所不可比擬的,這是毛澤東哲學活動的一個偉大成果。」  

                 (楊春貴、李火林著《哲學家毛澤東》第3頁)  

    黃方平:「毛澤東的『一分為二』的命題,使矛盾範疇從哲學家的圈子裡走到了廣大人民群眾中。『一分為二』的思想,在我國,對於防止和克服片面性,對於普及辯證法思想,立下了汗馬功勞,從而也真正起到了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作用。  

    ……  

    「深入淺出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的顯著特點,同時也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優點。它既體現了「深」和「淺」的辯證統一,而這種統一又是絕對和相對的統一。」  

           (《毛澤東思想研究》1995年第一期107、108頁)  

第三節  國外對毛澤東軍事哲學的研究  

   趙茂林說:「 歐美軍界除了對毛澤東的戰略戰術的理論和實踐有許多正確論述之外,主要認為毛澤東的軍事理論建立在深刻的唯物主義基礎之上,巧妙地運用了辯證法,認為他的軍事學說是在他的哲學基礎之上產生的。  

    ……  

    「歐美許多人認為,毛澤東的軍事哲學之所以正確,使日本、蔣介石失敗,使美國在朝鮮的失敗,就是因為他有深刻的哲學基礎。就是毛澤東不僅是一位「最偉大的政治家又是最偉大的軍事家」,而且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  

……  

「值得注意的是,歐美並未因為現代戰爭條件的變化,而輕視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研究;就是對中國歷史上的軍事思想家的著作:《孫子兵法》也十分重視,從中吸取有用的東西,這是有遠見的。」  

       (《毛澤東思想研究在國外》178一182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2

主題

6453

帖子

8959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959
3
 樓主| 雲海暖流 發表於 2011-7-14 16:29 | 只看該作者
             第四節  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特點  

    趙茂林說:歐美對毛澤東哲學思想有什麼特點討論很多。一是從毛澤東著作大量內容看問題,二是從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比較看問題,三是從中國革命實際相聯繫看問題。有些研究是有啟發的。  

    第一,有不少學者指出,毛澤東哲學思想與馬克思列寧主義不同的特點,是強調實踐性。「毛澤東的全部著作都是一種哲學『實踐』,是一種目的在於改造世界並正在改造世界的認識論。」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實踐範疇,不僅是認識論範疇,而且是唯物論範疇,歷史唯物論範疇,使用非常廣泛。實踐不但是認識產生的基礎,而且是認識發展的動力,真理的檢驗標準。毛澤東十分強調哲學的實踐目的,改造社會、改造自然和改造人。這和馬列主義哲學精神是一致的,但是在人怎樣把物質反映到頭腦來的,他是強調實踐的作用。其實,毛澤東認為應當把物質和實踐統一起來。認識是對物質的反映,但是沒有人的實踐,物質是不能反映到頭腦中來的,所以,毛澤東說,實踐是認識的來源,這和馬列主義強調物質對認識的根源性,是一致的。  

    第二,有的作者認為,毛澤東哲學思想充滿著研究人和人之間的關係,發現人間的矛盾,解決人間的矛盾。美國學者弗朗西斯.蘇指出;「毛的著作的內容的中心就是關於人和人道主義……毛的著作,尤其是他的辯證法理論的目的,是改造社會,通過改造社會結構來改善人民的生活狀況。」他認為,毛澤東哲學思想的「最大特點是強調人的因素,人的作用和人的力量」。因此,毛澤東哲學思想可以稱為一種人本主義或「積極的革命人道主義」的哲學。  

    特別是毛澤東總是強調用說服教育的方法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給歐美學者以深刻的影響。他們從哲學高度來概括毛澤東哲學這一特點。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他的方法是一種哲學家和教師的方法,他激發人們思考問題,自己也參加思考,從中獲得知識。他相信有一種樂意與人共享而不強加於任何人的基本哲學,相信這種哲學最終得到證明。」這正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的一大特點。  

    強調人的因素、人的作用和人的力量,自然就是注意人的能動性,所以自覺的能動性問題又是毛澤東哲學思想必然的特點。歐美學者把自覺的能動性僅僅說成是思想、意識能動性,這是一種誤解。毛澤東所講的「人的自覺能動性」,是指的思想和行動,即實踐,這兩方面是統一的。只有正確的思想,沒有實際的行動,自然、社會是不能改造的,同樣沒有正確的思想指導的行動,也是不能更好地改造自然和社會。一個人是否具有正確的思想作指導,他在實踐中的作用是不大一樣的。因此,毛澤東強調思想的能動作用。但他的自覺能動性,不就是思想、意識的能動性,不就是歐美學者所說的「思想改造」、「政治教育」。不僅要強調思想、意識,而且更要強調思想、意識指導下的實踐。這才是毛澤東的「人的的能動性」思想。  

    第三,歐美一些學者從毛澤東哲學的產生髮展,總是和分析解決革命內部和黨內傾向分不開的事實,斷定政治性是毛澤東哲學的一個特點。30年代寫信批判林彪對根據地的悲觀主義,毛澤東從哲學上解釋了這種政治傾向來自於非辯證的認識觀,因此就不能從事物的表面、現象、部分而深入到他的本質,而把事物非本質的現象當作本質,從而停留在經驗主義上。1930年的《反對本本主義》是毛澤東用哲學批判極「左」的教條主義的例證,發揮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抗日戰爭寫的《實踐論》和《矛盾論》,結合總結革命的經驗教訓,從哲學上批判了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這表明「哲學問題與政治問題」密切聯繫。政治性,成為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特點。有的人公開說,毛澤東哲學就是「政治哲學」。  

    「政治性」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的一個特點,說明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產生髮展和中國革命的緊密聯繫性,是合乎實際的。但是把毛澤東哲學思想說成是「政治哲學」,未必確當。毛澤東哲學聯繫政治問題,但他所得出的結論不限於政治問題。它具有普遍意義。……  

    第四,有的作者還根據毛澤東哲學思想反對教條主義的歷史運動,這就促使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特殊性、個性、特殊道路的觀點非常突出。……  

          (同上182-185頁)  

    許全興;哲學是時代的產物,具有鮮明的時代性,不同的時代具有不同時代的哲學。哲學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具有鮮明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民族的哲學。民族總是一定時代的民族。因此,哲學的民族性和時代性是內在地統一在一起的。哲學思想的發展有著它內在的必然邏輯。每一時代的哲學又是整個人類哲學思想大發展的一環,是它內在的必然表現。毛澤東哲學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在20世紀中國的具體化。它既是馬克思主義的,又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民族性。因此,本文所說的毛澤東哲學思想特點,並不是指表現為「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的民族形式,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過程的基本內容。這種特點不僅為它所處的民族的社會歷史文化條件和時代特點所規定,而且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自身發展的內在邏輯的必然表現。就此而言,把握了毛澤東哲學的主要特點,也就把握了毛澤東哲學思想的最基本的內容以及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的最主要的貢獻。  

    與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哲學相比,毛澤東哲學思想有以下六個方面的特點及貢獻:  

    (一)把哲學同共產黨的實踐活動更加緊密結合起來,強調在實際工作中貫徹實事求是思想路線,著重反對以主觀主義為特徵的實際工作中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  

    (二)緊緊抓住認識與實踐的矛盾,闡述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規律。  

    ……  

    (三)對唯物辯證法的核心--對立統一規律作系統的說明和發揮。  

    ……  

    (四)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創造性地運用於革命戰爭,形成了完整的軍事辯證法理論。  

    (五)把人民群眾看成是歷史創造者的原理運用於革命實踐活動,形成了系統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  

(六)致力於哲學的解放,把哲學變為群眾手裡的尖銳武器。  

        (《為毛澤東辯護》第493--443頁)  

趙永茂在《毛澤東思想研究在國外》一書中:西方作者對於毛澤東哲學思想中關於人的平等、自由的思想很重視。有很高的評價。他們認為毛澤東在更深的程度上探討了自由的豐富含義,在人的平等理論和實踐上是現代領導人中最成功的人。的確,毛澤東著作中很多論述關於人的自由、平等問題,反映了豐富的倫理學思想。在國內仍缺乏深刻的研究,而歐美學者注意了這個問題題,值得歡迎。  

    關於社會平等問題。可以說,毛澤東歷來從理論上和實踐上為爭取社會平等而鬥爭。他歷來講革命隊伍中的人是平等的,互助友愛的。講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關係是平等的,強調領導者要以普通勞動者的資格出現,平等待人,強調反對官僚主義,和群眾打成一片。弗朗西斯.蘇指出:「關於社會平等,我要說,毛是所有現代領導人(包括中西方)中第一個認真從事社會不平等問題(也常用英雄史觀和官僚主義化來表述)的解決並有所成功的人。」「毛認為,任何一種社會制度,如果生活於其中的人民,根據財富、權力,特別是教育來結成相互關係,形成不同等級,那麼這種社會是不公正的,應該被改變。」「儘管他在實現社會平等方面的努力只獲得了部分的成功,也沒有得到全面的評價,但他對社會平等這一原則的洞見,則使他走在了他的時代的前面,同時也走在了一些現代社會哲學家的前面」。這一評價是實事求是的,不若一些人把他污為「烏托邦」的誹見。  

    關於人的自由,弗朗西斯.蘇的評論也是有價值的。他指出:「作為一種道德概念來考察自由,毛在更深的程度上探究了自由的豐富涵義。」  

    「毛的自由觀包含著個人自由和社會自由之間的辯證能力。不可否認,在探討自由問題時,毛確實似乎用社會自由來解釋個人自由,這似乎可以從他的三個基本前提得到確證。這三個前提是:第一,國家的美好或共同的美好總是同個人的美好等同的;第二,個人應該為共同的美好犧牲自己的自由;第三,個人在行動時應以道德激勵為動機。這種強調社會自由高於個人自由的思想導致了這樣一種觀點:毛否定西方世界的那種個人自由。在西方世界個人從而個人自由總是被強調突出,社會自由要以個人自由來說明,而非相反。」「在中國,被強調的總是團體而非個人,個人的自由要用社會的自由來說明。這種觀點在強調自由重點時,顯然是不同於西方觀點的。換句話說,在中國、朝代、家庭、社會或國家等方面的共同美好是獲得優先權,因為它是實現個人自由和美好的必要條件。這樣,從理論上來說,個人自由和社會自由應不是相互排斥,而是互相補充的。我認為,這正是毛試圖要做的事。正是基於個人自由和社會自由人絕對自由,並不否認西方世界的那種個人自由。總的看,作者對毛澤東的平等、自由觀的評論是正確的。  

            (《毛澤東思想在國外》第176~178頁)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 烏有之鄉    http://www.wyzxsx.com      
文章錄入:羅四夕    責任編輯:yewn   
上一篇文章: 歷史研究中的種族主義傾向

下一篇文章: 批判中庸之道

【發表評論】【加入收藏】【告訴好友】【列印此文】【關閉窗口】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1 樓【longzu】 於 2009-2-4 16:18:17 評論說
認真學習了本文。
對本人言,這是一篇難得的寶貴文章。它令我從多個方面領略了毛澤東思想、理論的精華所在及對馬克思理論的發展所做的具體貢獻。感謝作者。

2 樓【yaqu_8】 於 2009-2-4 22:25:00 評論說
我們自豪中國有了位令世界敬佩的哲學家

3 樓【faming】 於 2009-2-5 11:45:28 評論說
若要用一句儘可能簡短、儘可能簡單、儘可能簡潔的話來概括毛澤東思想,我們用:

辯證的知識,辯證的改造!


4 樓【白髮漁樵】 於 2009-2-5 16:50:13 評論說
毛主席提出,人類社會歷史是不斷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發展的歷史,他相信人類的前途是光明的,主張通過三大革命鬥爭奔向光明。毛主席還重視反面教員的作用。毛主席去世后的年代,世事變幻,證明了毛主席的正確和偉大。

5 樓【李俗賢】 於 2009-2-10 19:47:43 評論說
小時侯認為毛主席偉大,覺得他是一個好人;
長大時認為毛主席偉大,是因為他在人民心中的形象是過硬的;
今天認為毛主席偉大,覺得他是一位有智慧的好人……
為什麼毛主席不再活五百年,即使他也走了一些彎路,但我相信那肯定是階段性的,憑他的智慧和為人民服務的赤子之心,相信只有有本質有思想,就一定有未來。
在這裡也非常感謝作者的用心。謝謝
希望各位有時間去我的專欄,期盼指導:
http://www.globrand.com/column/lisuxian/

6 樓【dazhongge】 於 2009-2-22 15:01:58 評論說
想跟作者說:為什麼單單提出毛澤東的「哲學家」來呢?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把哲學家身份單獨拿出來讚揚一番,這說明作者骨子裡把「哲學」看得很高,把「哲學」很當一回事。而這點就暴露出作者的一個弱點:世間萬事中,把作學問的「哲學」這個東西看得很高。而這恰恰是毛澤東最反對的,世間毛澤東最高的才華是超越了學問,把學問往實務發展,毛澤東一生最主要的才華中,哲學是其中的一個,並不是有意作為作學問而發展出來的「哲學家」,他都是在解決實務中逐漸成為一個哲學家,我相信在他一生的主要思索中,他重視哲學帶來的那種思索深度和思索效果,更多過「哲學」本身的學術意味,換句話說,他萬千思索中,其實並不特別在意哲學。就是這樣的真正深刻的「問世事」之態度,塑造了他的哲學素質,即:根本不是特別在意「哲學」之為學問。

而作者,拿出來這個身份特別進行表揚,我到覺得是根本不曾領略了毛澤東的真正才華實質。

不要把哲學發展成了某個身份或者某種學問或者學術。

不贊成這樣盲目得吹捧,而忘記了對毛澤東最好的紀念是:向毛澤東那樣深刻洞察世事,推進對人類社會的關注和實施自己的問世理想,而不在於最後讓自己成為一個「意境高玄的哲學家「。

我相信,毛澤東最反對的就是「成為意境高玄的哲學家」

★ 管理員『yewn』於 2009-2-22 16:20:22 回復道:[讀書交流] 毛澤東是獨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家 羅四夕
[文藝新生] 毛澤東是千古絕唱的文學家 羅四夕
[中華文化] 毛澤東是意境玄高的哲學家 羅四夕
[思潮碰撞] 毛澤東是舉世無雙的軍事家 羅四夕
[思潮碰撞] 毛澤東是前無古人的經濟思想家 羅四夕
[歷史視野] 古今中外無人能比得上毛主席的說法是符合客觀實際的 羅四夕
[網友之聲] 30年來的成績與最大問題 羅四夕
[歷史視野] 毛澤東提倡計劃生育 羅四夕
[思潮碰撞] 毛澤東晚年為真民主而奮鬥 羅四夕
[歷史視野] 毛澤東晚年在外交上的輝煌成就 羅四夕
[思潮碰撞] 毛澤東晚年為對外開放嘔心瀝血 羅四夕
[思潮碰撞] 毛澤東晚年石破天驚的改革 羅四夕
[思潮碰撞] 毛澤東晚年對科學社會主義的新貢獻 羅四夕
[思潮碰撞] 毛澤東晚年的精華思想(二)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探索 羅四夕
[思潮碰撞] 毛澤東晚年的精華思想(一)毛澤東晚年對馬列主義哲學的發展 羅四夕
[思潮碰撞] 中國不需要補資本主義的課 羅四夕
[思潮碰撞]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毛主席說的 羅四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主題

2335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643
4
往事並不如煙 發表於 2011-7-14 18:26 | 只看該作者
說"毛"強姦婦女無數---居心何忍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1

主題

3923

帖子

2565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65
5
好啊好啊1 發表於 2011-7-15 12:21 | 只看該作者
看到這些胡說八道了嗎?
毛只是將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維護他個人的權利時,拿出來嚇唬人而已。
就連對立統一原則,毛也只是強調對立,而不提統一,嚴重地違背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因為楊獻珍說了合二為一,就被毛打到。這算是哲學家嗎?這算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嗎?不過是一個死心極重的野蠻人而已。

嘿嘿,
好啊好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6 17: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