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節能產業是一座「富礦」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1-7-10 07: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07-10 06:29:32   


  中評社北京7月10日電/從縈繞不斷的「電荒」到揮之不去的「油荒」,再到時常說起的「煤荒」,能源短缺危機總在我們的耳邊不斷地敲響著警鐘,也促使作為能源消費大國的中國必須踏實履行節能減排的神聖職責。中國經濟時報發表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天河學院經濟學教授張銳文章表示,掃描中國的能源消費領域以及相關層面,我們不僅能夠發現驚人的能源浪費現象,更能清晰地看到了節能產業的龐大商機。文章如下。

  「能源危機」之憂

  如果我們說中國現在面臨著能源短缺的重壓很多人會認為危言聳聽,但是,對處於上行通道中的中國經濟未來而言,「能源危機」的確是一個非常致命的剛性約束,在能源不斷被透支的過程中中國能源十分羸弱的底牌將暴露無遺:

  「能源危機」折射出了中國以重化工業為主導的「病態」產業結構以及由此引致的畸形能源消費結構。主要是高耗能產品產量的快速增長直接拉動了近年來中國電力和能源消費的高增長,如在長三角地區,一批批高能耗的大型製造業項目如石化、鋼鐵等企業隨處可見,而為了解決這些企業的能耗問題,配套的熱電項目也隨之上馬,從而生成了高能耗項目加高污染能源項目的產業模式。問題的關鍵在於,中國不僅是耗能大國,更是一個能源利用效率十分低下的國家。資料顯示,中國8大行業主要產品單位能耗平均比國際先進水平高40%,燃煤工業鍋爐比國際現今水平低15%—20%,中小電動機比國際先進水平低5%,而單位建築面積能耗,相當於氣候相近發達國家的2-3倍。無獨有偶,根據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公布的最新「環境可持續指數」評價報告:在全球144個國家和地區的排序中,中國位居第133位。報告指出,低產值、高能耗的生產模式將造成國家未富而能源、環境先衰。

  能源浪費嚴重

  台灣著名學者高希均教授在《觀念傳播》一書中提到「人類歷史上絕大部分改革、爭論、努力都在追求三個層次的生活:活得溫飽、活得小康、活得有尊嚴。」如今,我們已經實現了從溫飽走向小康的目標,但是按照豐足而不奢華、愜意而不張揚的生活理念,審視今天浪費之風橫行的社會,尚且難以稱得上有尊嚴。

  也許我們的不少人還在做著如同民間故事「聚寶盆」那樣的美夢:不斷向外拿,盆里的財富卻不見少。可現實會將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撕得粉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提供的相關研究成果表明,如果能源消耗與經濟增長速度同步,到2020年中國一次能源需求總量將達到約60億噸標準煤,相當於每年投產五六個大同煤礦,而這是根本無法做到的。

  節能領域流金淌銀

  到2015年,中國單位GDP能耗要下降到16%,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用水量分別要比「十一五」末降低18%、18%以上和30%,作為一個負責任的能源消費大國,中國顯然不能言而無信,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挖掘節能的潛力與空間。資料顯示,目前中國一次能源轉換有25%的節能潛力,終端消費有26%的節能潛力,一次能源消費的平均節能潛力達26%。因此,仔細梳理不難發現,中國節能市場所展現出的前景十分誘人。

  工業節能:最大的蛋糕

  資料表明,目前全社會能耗的70%集中在冶金、化工、建材等領域。因此,工業被看成是節能投資潛力最大的部門。其中工業電動機用電量佔全國總用電量的2/3,且一半用於風機、泵、壓縮機的驅動,約2/3的風機、泵類機械在運行中需要調節流量。同時,在全國1000多萬台工業電動機中,若能採用高參數、大容量發電機組及高效輔機,工業部門供電煤耗可降低10%左右。另外,中國現有50萬台工業鍋爐及10多萬台工業窯爐,他們的熱效率約為60%至70%,與國外相比差10至15個百分點。如果對其節能改造,如使用動力配煤、型煤就可以取得顯著的節能效果。

  建築節能:肥沃的市場

  按照國際通行的分類,建築能耗主要包括居住建築和公共建築使用過程中的能耗,如建築採暖、電梯、通風等方面的能耗。資料表明,中國現有建築中,95%達不到節能標準,新建建築中達到節能標準的也不足20%。同時,由於中國的牆體、屋頂和門窗單位面積的傳熱量為氣候條件接近的發達國家的2—5倍,因此解決建築節能的關鍵是亟需開發出既能承重、符合環保,又不需要採用其他保溫措施就能達到現行節能設計標準的牆體材料。而如果城鎮建築全部達到節能標準,到2020年就可每年節省3.35億噸標準煤、減少8000萬千瓦時空調高峰負荷,相當於4.5個三峽大壩的發電量,相當於每年節省電力建設投資約1萬億元。

  交通節能:流動的財富

  汽車是石油消費大戶,為此國家準備對新出產車型實施最低燃油經濟性標準,這將是中國首次實施這類標準。雖然「煤變油」技術早在上世紀就已開發出來,但由於其產品價格高於石油而始終沒有得到大面積推廣。如果能夠進一步降低成本,其市場前景非常廣闊。另外,汽車能源的多元化和汽車動力的電氣化代表了交通能源動力系統的技術變革與轉型趨勢。氫能作為與電一樣的能源載體,是新一代主導型車用燃料的最佳選擇;燃料電池作為一種高效零污染電化學能量轉換裝置,被認為是汽車動力電氣化核心部件的理想選擇。為此,需要企業集人力物力資源開展研究。

  家庭節能:豐饒的寶庫

  3.4億戶中國家庭形成了強大的能耗拉力,但同時構成了節能的重要細胞。如果把中國1.3億台家庭現有的普通冰箱都換成節能冰箱,在今後15年內平均每年可節能20%,全國將少消耗1200億度電。同理,如果將電視機的待機能耗指標限定在3瓦以內,並假定彩電待機時間平均每天2小時,到2011年,累計節省電能可達到116.12億度電。如果每個家庭用4支節能燈算,每年能節約費用200億元;如果全面推廣應用節水器具,全國城鎮家庭一年可節水 17 億噸。

  撬動節能的政策槓桿

  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節約用油……這些曾經掛在嘴邊、貼在牆上的詞語至今對我們並不陌生,但在具體行動中發生的效果卻大打折扣,其根本癥結在於我們缺乏非常強硬的制度保證與政策約束,為此,我們需要做到:

  在財政政策方面:逐步提高節能投資占預算內投資的比重。在未來的公共財政改革中,預算內投資規模不僅不能削弱,恰恰相反,它應隨著國家財力總規模的增長而相應擴大;對於預算內節能投資項目要更多地利用貸款貼息方式;而對一些特殊重要的、投資數額巨大的國家級節能項目,國家財政可採取直接投資的方式予以支持。

  在稅收政策方面:所得稅要加大對節能設備和產品研發費用的稅前抵扣比例,加速對生產節能產品的專用設備,可以實行加速折舊法計提折舊;增值稅可以借鑒國家支持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的相關政策,對關鍵性的、節能效益異常顯著且價格等因素制約其推廣的重大節能設備和產品,國家在一定期限內實行一定的增值稅減免優惠政策。同時要調整現行的消費稅政策。如將目前尚未納入消費稅徵收範圍不符合節能技術標準的高能耗產品、資源消耗品納入消費稅徵稅範圍;適當調整一些現行應稅消費品的稅率水平,如提高大排氣量轎車的消費稅稅率等。

  在制度約束方面:主要是通過法律、經濟和行政等綜合手段,促進資源的有序、高效開發和利用。要在資源開採、加工、運輸、消費等環節建立全過程和全面節約的管理制度,逐步形成有利於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和消費方式,依靠科技進步推進資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轉變,不斷提高資源利用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堅決遏制浪費資源、破壞資源的現象,實現資源的永續利用。要健全和完善《節能法》,並加大實施力度;儘快制定《可再生能源法》,推動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政府要進行制度設計;建立能源、資源審計制度,與現行的環境評價制度共同構成社會性管理的新框架。要推動能源、資源產業的市場化改革,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建立科學的資源價格形成機制和價格結構,改變當前因資源的低成本、非公開化而造成的浪費。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06: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