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角力十八大政治局委員59人名單 中共封疆大吏出線的秘密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1-7-2 22: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7/1  消息來源:明鏡網

  與其說是中共主動採取的黨內民主的新內容,毋寧說是權威衰落後的中共,為維護執政不得不採取的,通過權力分享來達到共治的權力平衡術。集體領導的一個趨向,就是潛規則越來越會被遵守,最後變成硬規則,輕易不會被打破。

  大型時事雜誌《大事件》,用20多萬字篇幅,披露中共正在醞釀的十八大新一屆政治局委員的59人候選名單。

  《大事件》在一篇長達一萬五千多字的專文指出:在鄧後時代,中共領袖的權威,一代不如一代。所謂集體領導,與其說是中共主動採取的黨內民主的新內容,毋寧說是權威衰落後的中共,為維護執政不得不採取的,通過權力分享來達到共治的權力平衡術。集體領導的一個趨向,就是潛規則越來越會被遵守,最後變成硬規則,輕易不會被打破。

  這就決定了,與「九常委制」相同,新一屆政治局的成員,仍然會維持在25名左右,這是根據前三屆政治局的情況進行的判斷。前三屆中共政治局中,第15大,政治局成員共24名,其中22名委員,2名候補委員。16大,政治局成員25名,其中24名委員,1名候補委員。17大廢掉了政治局候補委員這一排序,政治局25名成員,都是正式委員。

  這樣,約有14名左右的政治局委員名額,成為封疆大吏、部級掌門及軍隊高層,角力競爭的熱點。

  競爭條件:派系+履歷

  很多人認為,十七大以來,中共人事任用出現頻繁調動的情況,說明十八大「提前開打」。這裡,其實也有一個客觀因素,就是2002年中共頒行的《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在起作用。條例明確要求:提任縣(處)級以上領導職務的,一般應當具有在下一級兩個以上職位任職的經歷。由副職提任正職的,應當在副職崗位工作兩年以上,由下級正職提任上級副職的,應當在下級正職崗位工作三年以上。在獲提升之前至少需要任職兩年,成為中共幹部提升的一個條件。正是這項規定,使得中共的十八大佈局,出現了類似美國「中期選舉」的情況,為了十八大,一些人就要提前為自己的資格進行佈局,造成了「提前開打」的現象。羅志軍、李鴻忠升任江蘇和湖北省委書記,就是試圖趕上競爭十八大政治局委員的「末班車」。

  但這一條例並沒有被嚴格遵守。最明顯的例子,如習近平(專題)2007年被任命為政治局常委之前,擔任上海市委書記僅8個月時間。再如胡春華,在擔任內蒙古書記之前,任河北省省長僅11個月,加上代省長的任期,總共也不超過19個月。

  但這兩個人可以例外,是因為他們被作為未來黨的總書記進行培養,並不意味著其他人可以例外,所以,其他人要想在競爭中取得主動,就得想盡一切辦法,把自己的履歷弄得越完整越好。

  按照中共的現行規則,想要競爭政治局委員,除了後台過硬外,還要具備如下基本條件:一是年齡,不能過65歲。二是要在兩個省部級以上單位擔任過正職。然後,再按如下規則進行資格較量:直轄市的一把手;中央有意培養的未來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少數民族問題嚴重地區的一把手,諸如新疆等。除直轄市外,經濟發達地區的一把手,如廣東、山東等;中央、國務院重要部門的掌門人等等。另外,軍方按慣例也將佔據2個左右名額。封疆大吏中約有17個人,國務院系統約有11人,有資格競爭政治局委員。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5 20: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