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路透:薄熙來被開除出中央委員會

[複製鏈接]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12-4-10 22: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04-10 07:03:04  BBC

據路透社報道說,前中共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已經被暫停中共中央委員和政治局委員職務,並且被立案調查。

  與此同時,據BBC中文網從北京獲得的消息,周二(10日)下午,中共中央已經向縣處級以上幹部傳達了中央處理薄熙來的決定。有關決定指薄熙來在處理王立軍職務過程中違反了中共的人事規定。

  不過,中國官方媒體至今還沒有報道薄熙來被開除的消息。

  2011年11月同薄熙來家庭有往來的英國人海伍德(Neil Heywood)被發現在重慶下榻的飯店房間內死亡。

  重慶市公安局負責人王立軍向薄熙來彙報,對海伍德死因提出疑問。

  此後薄熙來同王立軍關係惡化后,薄熙來沒有經過公安部就擅自免去了王立軍的公安局局長職務。

  王立軍被免去公安局長職務,在其下屬被扣押接受調查后,王立軍前往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尋求庇護,從而引發了今年中國最大的政治事件。

  

  海伍德去年11月在重慶的突然死亡以及王立軍出走美領館,薄熙來被免職之後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雖然中國官方陳述海伍德的死因是「飲酒過量」,在未進行屍體解剖的情況下就被火化。但英國政府3月下旬要求中國重新調查海伍德死因。

  報道說,海伍德與薄熙來的關係十分密切,甚至曾陪同薄熙來一同飛行,而這在中國是十分罕見的, 一個中共高級官員與一名外國人關係如此密切。

  此前《衛報》曾經報道說,薄熙來家的這名英國友人海伍德生前是一名商人,曾經為英國一家戰略情報公司Hakluyt & Co 工作。該戰略情報公司由曾供職於英國情報部門軍情六處(MI6)的人員創辦。

  《華爾街日報》報道說,王立軍聲稱,他發現海伍德是被毒死的。原因是他與薄熙來的妻子谷開來之間發生了生意糾紛。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沙發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12-4-10 22:50 | 只看該作者
法媒:薄熙來免去一切職務,王立軍定性為叛逃
2012-04-10 07:13:40  法廣新聞網
今天下午,本台得知,官方將在今天晚間宣布已經對在3月15日解除重慶市委書記職務,但仍保留政治局委員職務的薄熙來事件宣布階段性結論,知情人士對本台稱,薄熙來將被免除一切職務,接受組織進一步調查,而王立軍闖美國駐成都領館事件,將被定性為「叛逃」。

  此前,中共中央辦公廳曾在重慶處級以上幹部以及各地高級官員中傳達了一份關於王立軍事件的調查進展的通報,通報中稱,王立軍調查一起與薄熙來家屬有關的案件時,向薄請示,雙方發生衝突,薄隨後調整了王立軍職務,使他不再擔任公安局長,隨後直接導致王立軍的出走事件。

  另有消息稱,4月1日,北京曾召開省部級領導會議,在高層範圍內通報了對薄的處置決定,該決定逐級傳達,不過有人說,「廳局級幹部看到的版本是沒有詳細的處理決定的。」

  今天下午,有多個信源證實,接到開會通知,「聽取中央重要精神」,而晚間的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據稱也將宣布這一決定。

  此前,華爾街日報等多家國際媒體引述消息人士稱,薄熙來的妻子谷開來可能牽涉英國商人海伍德在重慶神秘身亡的案件,並稱谷開來可能指示了對海伍德的鴆殺,是否薄熙來將牽涉到上述刑事案件中,還不得而知。

  至本台截稿為止,相關消息尚未得到中國官方證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3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12-4-10 22:51 | 只看該作者
美《外交政策》雜誌:溫家寶戰勝薄熙來
2012-04-10 05:15:18

美國著名雜誌《外交政策》發表了約翰‧加諾特一篇關於溫家寶戰勝薄熙來的長篇文章,加諾特最後寫道:「溫家寶將薄的下台視為一個關鍵的能夠進一步推動改革的機會,但黨內的權力爭奪和政治鬥爭使他舉步維艱。溫轉向普通中國公眾,部份原因是因為黨早已失去政治話語的壟斷權並且自其內部進行改革的道路已被阻死。具諷刺意味的是,溫引導公眾去施壓一項欠缺公正體系的制度,而這一體制正是他畢生為之奮鬥但最終卻無所適從的政黨所造成的。」

  最近美國著名雜誌《外交政策》發表了約翰‧加諾特一篇關於溫家寶戰勝薄熙來,以及溫家寶與胡耀邦親密關係的長篇文章。

  胡耀邦與薄一波,溫家寶與薄熙來的對峙

  加諾特在文章中稱讚溫家寶在兩會「上演了一出最好的謝幕演出。他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最混亂的事件之一打開了辯論之門並親手給他曾經強大的對手——現在被廢黜的重慶共產黨大佬薄熙來——的政治棺材釘上最後一根釘。在打倒薄的同時,溫家寶也實現了雙重複仇——薄及其父親在過去曾無數次的反對溫及溫的導師。」

  作者認為,「在溫家寶的世界,扳倒薄熙來是路線之爭的第一步。中國政治的兩條主線,一個是毛澤東的紅色路線,另一則是胡耀邦的民主路線。胡耀邦是1980年代共產黨的領導人,他是溫的導師,也是引發1989年六四學運的主要人物。」

  在重慶,「薄熙來一直在挑戰鄧小平『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取得的政治共識,溫家寶則扮演著一個博學多才、言之鑿鑿、正直儒家總理的角色,這對鄧小平時代共識的另一面——絕對的政治控制也是一種挑戰。他不斷闡述那種需要通過法律、正義和民主來限制政府權力的理念。為做到這一點,他著手在官方體系上幫助『恢復』那些20世紀80年代被清除的改革派領導,特別是胡耀邦,使他們的名字成為官方話語的象徵。每一個黨的領導人都知道,想要在國家的未來中獲得重大利益,他們必須首先爭取控制對過去詮釋的話語權。」

  文章在對比了溫家寶和薄熙來兩人文革遭遇的差別後寫到:「而胡耀邦,這個被溫家寶視為導師的人,在文革爆發前五天,被毛澤東嚴厲批評其領導下的共青團系統。在隨後被拘留的六個星期中,胡耀邦被罰站,從脖子到背部都被木製的巨型標語牌捆綁。六個星期後,他們叫胡的十八歲的兒子胡德華來接他回家。『當我看到他的樣子,我哭了』」,胡德華告訴筆者。「父親告訴我『不要這樣沒出息,讓我們回家,這些並不重要』。」

  「鄧小平在1980年獲得國家的最高權威,鄧隨即提升胡耀邦為黨的總書記。20世紀80年代初,黨從日常社會生活領域迅速退出,隨著經濟的增長,中國人開始享受一定程度的個人自由,但中國政治的基本準則保持不變。在關鍵時刻沒有法制,也沒有獨立的仲裁者,決定力量只有權力。

  1985年,大部份元老已將自己的子女提升到重要崗位。胡耀邦招募溫家寶,以這個普通教師的兒子,掌管他的中央辦公廳——一個類似於內閣秘書的職位。第二年,胡耀邦的長子胡德平做了跟兩個星期前溫家寶發言驚人相似的演講。 「文化大革命」是一場悲劇,他對當時的宣傳部長說「它不會再次以相同的形式出現。」

  鄧小平要救黨 胡耀邦要救人

  約翰‧加諾特在文章中描寫人們對溫家寶的評價: 「到目前為止,我們不能斷定溫家寶是代表他個人還是代表黨」,最近一位準確預測薄熙來垮台,已退休的部長級官員如是說。「也許80%代表他自己,20%代表黨,我們就此不得而知。」

  「在過去,我對溫家寶沒有正面的看法,因為他說了很多東西,但沒有做」,一位在媒體工作並與中國的領導圈有著長時間聯繫的人說。「現在我意識到只要能說出來,這一點就很重要。說出來,讓全世界都知道,即便他被體制束縛,不可能實現什麼。」

  作為胡耀邦最忠實的門徒,胡耀邦猝死時,溫家寶一路護送他的骨灰盒到江西共青城最後安葬。他借用胡和他的孩子奠定政治理念,表面上是為了防止「文化大革命」的回頭,捍衛鄧小平1981年來對左派的強硬立場。但是,同時他也在重塑中共30年來對自由右派的共識。

  胡德華,胡最小的兒子,一個月前在中國媒體採訪時罕見地闡述了這些區別:「我的父親和鄧小平之間的區別是:鄧小平要拯救黨;我的父親想救的是人,普通的老百姓。」

  加諾特最後寫道:「溫家寶將薄的下台視為一個關鍵的能夠進一步推動改革的機會,但黨內的權力爭奪和政治鬥爭使他舉步維艱。溫轉向普通中國公眾,部份原因是因為黨早已失去政治話語的壟斷權並且自其內部進行改革的道路已被阻死。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溫引導公眾去施壓一項欠缺公正體系的制度,而這一體制正是他畢生為之奮鬥但最終卻無所適從的政黨所造成的。」

  溫家寶衝破禁忌 為胡耀邦說話

  國內有文章評論溫家寶曾經輔佐胡耀邦和趙紫陽,當胡和趙相繼倒下時,溫家寶為何沒有倒下呢?有北京知情人士說:「趙紫陽下去了,溫家寶沒事,是鄧家保他,覺得他忠心耿耿。 溫當年站在趙紫陽身後,鄧小平當時看到這一幕很有感觸,說『我有那一天有個人扶著我就行了』。這是鄧小平的女兒親口說的。」

  認識溫家寶的人都覺得他是個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熏陶的人。他憑藉個人才幹和人品,一步步走到了宰相位置,他一直把胡耀邦稱為導師。

  在2010年4月,溫家寶在《人民日報》發文《再回興義憶耀邦》,回憶起當年在貴州與胡耀邦相隨的日子,人們稱讚溫家寶這篇撫今追昔之文,文字之深情,是共產黨幹部難得的一篇性情之作。文章最後,溫家寶寫道:「1985年10月,我調到中央辦公廳工作后,曾在耀邦同志身邊工作近兩年。我親身感受著耀邦同志密切聯繫群眾、關心群眾疾苦的優良作風和大公無私、光明磊落的高尚品德,親眼目睹他為了黨的事業和人民的利益,夜以繼日地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的忘我情景。當年他的諄諄教誨我銘記在心,他的言傳身教使我不敢稍有懈怠。他的行事風格對我後來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都帶來很大的影響。

  「1987年1月,耀邦同志不再擔任中央主要領導職務后,我經常到他家中去看望。1989年4月8日上午,耀邦同志發病搶救時,我一直守護在他身邊。4月15日,他猝然去世后, 我第一時間趕到醫院。1990年12月5日,我送他的骨灰盒到江西共青城安葬。耀邦同志去世后,我每年春節都到他家中看望,總是深情地望著他家客廳懸挂的耀邦同志畫像。他遠望的目光,堅毅的神情總是給我力量,給我激勵,使我更加勤奮工作,為人民服務。

  「再回興義,撫今追昔,追憶耀邦。我寫下這篇文章,以寄託我對他深深的懷念。」

  中國國內媒體披露:中共領導人基本上都去祭奠過胡

  另外,近期中國國內媒體也有很多文章追悼胡耀邦。

  2012年4月8日清明節,一篇由「中新社」記者撰寫的《胡耀邦墓前清明祭》,被各大官媒相繼轉載。文章深情款款:「嫩柳垂綠,湖波輕皺,四月天氣。胡耀邦墓前象徵著當時12億民眾的12個大石頭無語簇擁,周遭山茶花落紅滿地,鷓鴣聲咽。斯人已去經年,墓前依然思重人稠。」外界認為,在中共體制下,如果沒有最高當局的授權,即使記者感受再深,這樣的文字也不可能見諸於報。

  中新社記者還透出了一個重大的信息,「在過去的23年中,有多達80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前來祭奠。」這位昔日被指為資產階級自由化,在重大的政治原則上犯有嚴重錯誤的共產黨總書記,在所謂的「生活會」上,連續六天遭受集體圍攻,心臟病發作猝死,而後引發了震驚世界的「六四運動」。在「六四」屠殺后,「胡耀邦」與「六四」一直成為中國政治的禁忌之一。

  作者認為,在胡耀邦沒有平反以前,來胡耀邦墓地祭奠,雖然說不上有多大的政治風險,但絕對不會帶來權力的收益。但是這些黨國要員都不約而同地來到這裡,到底是為了哪般呢?他們悄悄地來了,正如悄悄地去,沒有人知道他們在墓地前面對昔日的老領導,想了什麼,說了什麼。他們是來懺悔的嗎?為曾經對他的攻擊,對他的誣衊、對他的造謠,感到歉意,對他死後的二十多年,一直不予他一個公正的評價有了懺悔之心而跑到這裡,求得良心上的平安嗎?只有黨性,沒有人性的中共黨員實在讓人費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4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2-4-10 23:14 | 只看該作者
殺人殺得興起,連洋人都敢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2 08: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