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鐵礦石定價權之戰:中國被逼出招前景堪憂

[複製鏈接]

2244

主題

2484

帖子

3515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51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徽道孤魂 發表於 2011-6-13 16: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有人把世界鐵礦石市場比作一個擂台,擂主就是三個「超級霸王」:力拓、必合必拓和淡水河谷。這幾年,國際鐵礦石價格飛上了天,這三家國際礦業巨頭的名字,普通人也幾乎耳熟能詳了。它們控制了全球70%的鐵礦石貿易額,牢牢掌控著市場定價權。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面對壟斷性的上游原料市場,下游的鋼鐵生產廠家雖憤憤不平,卻總是沒有推出像樣兒的「挑戰者」。擂台下面,那些數量龐大的鋼鐵生產企業中,「中國隊」人數最多,總產量也最大,可話語權最小,掙到的利潤也最微薄。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中國進口鐵礦石均價為157.6美元/噸,同比增長57%。按同期鐵礦石進口量2.3億噸計算,僅鐵礦石漲價一項,中國鋼鐵業就多付出近132億美元(按照6.5∶1的匯率折算,合人民幣857億元)的成本。
  
  與此同時,1~4月中國大中型鋼鐵企業僅實現凈利329.8億元,同比下滑2.12%。77家統計對象中,有8家出現虧損,虧損面10.4%。算起來,中國鋼鐵業多花的成本,竟是自身利潤的2.6倍。
  
  一位業內人士感慨:「擂台下面的長工們拚命地干,可掙的錢,還不夠給擂台上面的『霸王』們交租子呢。」
  
  官方的表態比較溫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羅冰生說,目前的鐵礦石價格「處於一種天價的狀態」,這是不可能持久的,他還說「人為炒作」是價格高起的原因。
  
  這不是什麼新聞。早在2009年「力拓間諜案」被曝光的時候,中國鋼鐵業被迫向礦業巨頭「交租子」的情況,就四處傳播了。當時的統計是,從2004年鐵礦石價格暴漲,6年中,三大「霸王」已從中國鋼廠身上掙取超額利潤7000多億元。
  
  由於鐵礦石市場的壟斷過於明顯,已經沒有經濟學家再用什麼供需平衡、自由競爭、「稀缺」或「看不見的手」這些經濟學概念,來為「霸王」們辯解了。
  
  數字是明擺著的。1996~2006年,世界鐵礦石儲量從1500億噸增長到1600億噸,可以保證世界100年的用量。2001年到2006年世界鋼鐵產量增長47.1%,同期鐵礦石產量增長59%。1996~2006年,世界鐵礦石貿易量每年增長5.8%。但是,世界鐵礦石價格卻從2002年的24.8美元/噸增長到2008年的170美元/噸,6年上漲7倍!即便2009年金融危機之後價格下調,到今年,也差不多又都漲回來了。
  
  價格波動早就脫離了供需平衡的界限。惟一能夠看到的「規律」,就是這個價格走勢同美元在全球濫發的節奏倒是一致的。比如,石油價格也有類似走勢。
  
  中國曾是傳統農業國家,對「穀賤傷農」的道理最明白。秋收時,農民都要賣糧,地主們就把價格壓到最低;到了春播,農民們要買種子,地主們就把價格打到最高。這樣不論買賣,他們都能敲骨吸髓。看看今天中國在國際市場上「買什麼什麼漲,賣什麼什麼跌」的情況,其中的貓兒膩就更清楚了。
  
  即便這樣,地主老財們也不滿意。從2010年開始,三大礦業巨頭開始改變鐵礦石的定價機制。之前,每年年初他們都同鋼鐵廠談一個「協議價」,一年中基本不變,這本是為了維持價格穩定。如今,他們推出了「價格指數」,並且每個季度或者每個月都作調整,所謂增加價格的靈活性。表面上看是「讓價格反映市場變化」,暗地裡不過是通過增加價格波動,在差價中尋求最大化利潤。據說,在芝加哥和新加坡等地,金融家們已在此基礎上搞出了鐵礦石指數期貨的金融衍生產品。
  
  從名義上說,這些指數要參考現貨市場價格。但是長期看,讓價格更具浮動性、更加金融化,是一個明顯趨勢。從國際石油交易的經驗看,鐵礦石以及各類戰略性大宗商品,未來將以金融化的虛擬價格來操控實體經濟中的現貨價格,都屬同一種套路。以金融壟斷來配合資源壟斷,這是跨國巨頭們最嫻熟的市場操縱手法。
  
  一句話,鐵礦石市場的「擂台」看來終究要被改造成另一個金融「賭場」。這大概也是「后金融危機」時代的「改進和創新」。
  
  中國鋼鐵企業已經被逼到牆角。今年以來,推出基於中國市場的「鐵礦石指數」逐漸形成共識。與其被動挨打,遭受變換花樣的盤剝,不如主動應戰,嘗試著走上「擂台」接上幾招。
  
  技藝總是在實戰中提升的。業內分析人士稱,目前國際上已經有三大鐵礦石價格指數,但中國作為最大的鋼鐵生產國,如果沒有基於自身市場並體現真實行情的價格指數,怎麼都是說不過去的。 CHN強國網 www.
  
  據悉,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即將推出國內礦價指數,今後還將推出進口礦價指數。市場普遍認為,這個「中國價格指數」能否成功,最根本的就是要保證信息來源的準確性,要基於精確的統計方法,要能反映市場真實交易情況。
  
  不過,在賭場中獲得一個席位也從不意味著能夠贏錢。況且,本質上說,鐵礦石市場的上游壟斷格局沒有改變,真正的挑戰者還沒有出現。指望「中國指數」能影響國際鐵礦石價格走勢,無異於認為在「擂台」下面喊兩嗓子就能把那三位體壯如牛的「擂主」扳倒。
  
  中國鋼鐵企業的當務之急,還是要加速產業整合,提高科研競爭實力,通過練「內功」來逐漸尋求勝出的機會。
  
  中國社科院日本經濟學會理事白益民早就說,如果不能改變鐵礦石市場「成千上萬家企業跟國際巨頭詢價」的局面,中國鋼鐵企業的主導權就拿不回來。這就是說,不論是談判議價,還是「指數」議價,供需雙方必須條件、地位對等。因此,中國鋼鐵企業必須要學會「以中國壟斷應對全球壟斷」。
  
  白益民認為,在這方面,日本鋼鐵企業通過打造全套完整產業鏈的「集團軍作戰」,已經在鐵礦石定價爭奪戰中佔據了相當有利的位置,很值得中國企業學習。
  
  相對而言,中國鋼鐵企業集中程度低,彼此之間缺乏協調,在市場信息、貿易通道和金融服務方面,又缺乏在更高平台上的有效整合。這常常成為中國鋼鐵企業無法有效集中兵力,反而被對手分而治之、各個擊破的原因。
  
  不過,改變這種局面恐怕需要相當長的過程。最近,因中鋼集團董事長「換將」,引發對國內鋼鐵行業「擴張之痛」的反思就是個警示。
  
  這麼多年來,為了追求數字增長,中國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貪大求全」的毛病積累的時間太長了。央企改制不是為了追求理念上多麼先進,而要在國際市場真刀真槍的競爭中檢驗其成果。這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
  
  要知道,真正上了「擂台」,光靠塊頭兒大也沒用,中國企業必須有技擊搏鬥的能力。尤其當你被迫準備做一回「霸王」的挑戰者時,那是真需要一點兒鬥智斗勇的精神的。
  
  

196

主題

8058

帖子

72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211
沙發
11nn93n9 發表於 2011-6-13 22:31 | 只看該作者
中國的鋼鐵企業需要資本支持下的整合。如果中國的鋼鐵企業是兩家的話,什麼都好說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09: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