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南方周末》的朝格圖的文章也是沒頭沒腦的——談紅衛兵打人

[複製鏈接]

1990

主題

1萬

帖子

741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1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1-6-2 04: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南方周末》的朝格圖的文章也是沒頭沒腦的  
[ 數學 ] 於2011-05-24  強國論壇
  
這篇文章新青年看了很得意,因此介紹給大家看。但是新青年看的已經是舊聞了,是去年11月4日的文章,能夠讓新青年珍貴地保存到今天。我在看過這篇文章后,也可以分析出一些結論的。
  
這篇文章的題目叫《歷史深處的來信:四十四年後,終於有紅衛兵公開道歉了》,當然是2010年減去44得1966年的「北京紅衛兵打老師」的事件。
  
毛澤東在1966年8月18日在天安門廣場接見一百多萬紅衛兵,後來又連續八次接見,時間是延續到了1966年年底。總共接見了一千二百萬紅衛兵。
  
假設這一千二百萬紅衛兵中有十分之一的人打老師,那就是一百二十萬人,如果這一百二十萬人中有十分之一感到要向老師登報道歉,那是十二萬人,那我們就應當在報紙上看到十二萬封公開道歉的信。那我們看道歉信都要看得累死了。而且我這裡已經假設紅衛兵中只有少數人有懺悔之意。
  
還有兩個奇怪的地方。一個是,這個學生打老師的故事,永遠都是宣傳成發生在北京的,就極少有宣傳發生在全國其它城市的,這一點不構成信息的對稱性。如果打老師的事情是全國普遍的,那新聞也就應當是全國普遍的,不會光報道北京,光回憶北京。
  
在1966年我是五年級的小學生,運動一來,當然就高興地放假回家了,都不去學校了,更不會想到有什麼打老師的事情,就算看毛主席語錄,中間也沒有教導我們要打老師的。直到1968年複課,就收到通知去小學,直接就辦了畢業手續,分配進南昌二十一中學。聽到紅衛兵打老師的故事,而且是北京的紅衛兵打老師的故事,已經是在改革開放以後,而且聽了以後很震驚,這本身就說明了我們那兒是沒有這樣的故事的。
  
上面說的是地點。
  
再說時間。在改革開放之後宣傳的紅衛兵打老師的故事,一律發生在1966年,甚至有可能是毛澤東接見紅衛兵之前,發生在北京。
  
另一方面,在文革的十年中,從未有過宣傳紅衛兵是壞蛋的事情,事實上各中學的紅衛兵組織一直是存在到文革結束后的。在那之前紅衛兵的形象一直是正面的。
  
但是奇怪了的是,一說文革,那被稱作「十年浩劫」,而紅衛兵十年都存在,那正確的推斷就是十年中不斷有老師被打。但是如果是那樣,南方周末的文章也就不會是《四十四年後》了,說明南方周末也承認紅衛兵打老師的事情只發生在1966年,否則幹嘛不說四十年後,或者三十五年後呢?
  
因此,文革的程序應當是,1966年直到年底,毛澤東接見一千二百萬紅衛兵,因此按推論1967年紅衛兵們才紛紛行動搞文革才是,可是現在的感覺卻是,毛澤東接見了紅衛兵之後,打老師的事情就停止了,後來的九年就再也沒有發生過打老師的事情了,給人的感覺就是接見這事情有助於制止紅衛兵打老師的事情發生似的。
  
而且,1966年毛澤東寫了一個大字報貼在中南海的院子里,裡面提到了一個「五十多天」的白色恐怖,這五十多天是什麼時候?這個時候是學生打老師還是老師打學生?是誰把誰害得自殺了?毛澤東為什麼會憤怒得要寫大字報?或者完全沒有的事情?這些歷史上都說得糊塗。
  
其實,要說到學生打老師這樣的事情,是現代社會中會發生的事情。在任何一個搜索引擎上用「學生打老師」五個字搜索,結果大量的結果不是文革的那1966年北京發生的事情,而是全國各地的近年來的案件。如果說到國外,美國,那就不是打老師的問題了,是校園槍殺案的問題了。
  
但是,我這麼說,那就不合理了,好象全國現在到處都是學生打老師,或者美國到處都是校園槍殺案似的。其實這都是一些案件,也就是說,是小概率發生的。我相信一般來講一個人在現在的中國的學校學習,是通常不會遇到這樣的事情的,我也相信在美國學習的學生,並不會動不動就遇到校園槍殺案的。因此,現代社會一切皆有可能發生,關鍵的問題是概率,是小概率事件?還是高概率事件?
  
南方周末的記者,為了報道這樣的過去的新聞,相信也是歷經千辛萬苦,全國到處找啊找啊找啊,最後好不容易找到了兩個據稱是當年紅衛兵的人。如果當年打人的事情這麼普遍,找一個兇殘一些的案件,找到當事人應當不是難事。但是記者就這麼辛苦。但是找到的這兩個人,我認為是造假,千辛萬苦找到的兩個人,名叫申小珂和郭燦輝,但是申小珂的身份很令人懷疑,有可能他根本就不是北京的紅衛兵,不然不可能是現在的湖北的退休工人,我是不相信1966年在北京讀書的學生現在沒有北京戶口的,是什麼湖北的工人的。而且那個老師明確表示不記得他打過他。文章中還有漏洞就是說一個同學回憶起當年「踹過老師一腳」就號啕大哭的,在我看來,踹一腳基本上就等於沒打。踹這個動作和踢不同,速度是慢的。文章中還說在1974年一個學生和老師就達成和解,在一起談笑風生。那麼在我看來基本上也屬於沒打。如果真的是象台灣作家柏楊那樣的挨打,我認為柏楊不可能和打他的人坐在一起談笑風生,最多也就是不理他就是了。
  
至於文章中說的什麼官方承認,現在的文科文章的不規範就在於,你必須給出一個〈參考文獻〉,然後用方括弧指出官方文件,好讓人查,否則也有造謠之嫌。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沙發
weihua99 發表於 2011-6-4 19:19 | 只看該作者
真的要感謝南方周末的記者們,歷經千辛萬苦,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從幾百萬的人中,找出了文革中學生打老師的兩個案例。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 13: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