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英報:面對中國的超越,英國勸告美國收斂霸權!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5-1 19: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昨天 08:09    CHN強國論壇


    各方觀察家本周都注意到一則消息:中國經濟規模將在2016年超越美國。該預測來自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表在4月的世界經濟半年展望中。2016距離現在只有幾年時間,並且這也是一世紀以來美國首次失去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地位,這必然會成為不同觀點的討論對象。

    首先從經濟上考慮。中國曆經30年的高速發展,自1980年以來經濟規模實際上增長了17翻(排除通漲因素)。值得強調的是,在中國達成這個增長紀錄的主要的時期(1980-2000),世界其它發展中經濟體卻做的一塌糊塗。在推行新經濟自由主義中,這些國家放棄了以前成功的發展策略,不加區別的開放貿易和資本流動,增加中央銀行獨立性,緊縮財政和貨幣政策。

    儘管華盛頓通過IMF、世界銀行以及後來的WTO不斷鼓吹這些經濟政策,但中國顯然沒有接受它們。中國的高速發展中確實包含了快速的貿易擴張和外國投資,但與其它發展中國家放任自流不同,這些都牢牢處於國家的控制下,以確保它們符合政府制訂的發展目標。中國的目標包括為出口市場提供產品,提升科技水平(包括從外國企業轉讓技術到本土),增加本國人在管理和研發方面的就業,以及禁止外國投資在特定領域和本土經濟競爭。

    中國經濟目前仍然很大程度由國家引導,政府控制了大部分的金融系統,匯率,以及主要工業企業中44%的資產。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能夠在全球經濟衰退中達到9.8%的增長率,即時當時由於出口減少造成了3.7%的GDP損失。

    現在再從政治和全球角度上來考慮。關於中國崛起的討論大部分是從華盛頓的角度進行——也就是從帝國的位置來看。在這個角度而言,中國的崛起是個威脅。因為它把華盛頓及其盟友看成對世界有益的一方,而中國的崛起則被認為是對世界的威脅。在這種觀點下,中國如果成為類似美國的帝國,也絕不會像美國那麼「仁慈」。

    但卻沒有實事去支撐這個觀點。從現在和最近的紀錄看,實際是美國入侵伊拉克導致了數以百萬人的死亡;是美國佔領阿富汗,轟炸巴基斯坦和利比亞;是美國在不斷威脅伊朗。美國及其盟友通過國際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以及其它機構控制眾多的發展中國家經濟,並且在過去幾十年對它們造成了巨大傷害。

    世界權利向多極世界的轉變更可能是通過和平和公平的方式。事實上,這種情況正在發生:多數的南美國家現在由民主左派執政,他們的改革造福了大部分民眾,而這在華盛頓控制時期是幾乎不可能做到的。這種轉變也對美國有益,大部分美國人民會從減少世界角色的扮演中獲益,如果我們從現在的帝國變回共和國,美國可以把更少的把錢花在無意義的戰爭上,更少的傷亡,更少的敵人,以及在處理我們自身事務時更少的干擾。

    中國的對外政策主要是保障原材料和貿易的順暢,以滿足國內的增長需求,這個過程是在商業原則下進行的。確實,中國的企業也像其它富國企業一樣受到不同國家的指責,但中國並不會去試圖要求別國的外交或經濟政策該如何如何做;而這卻是美國經常在做的。國家追求自身和經濟利益與帝國尋求把自己的規則強加給世界的重要區別就在於此。

    幾個月前,媒體報道按匯率衡量中國GDP今年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如果以實際購買力PPP來衡量——這會根據中美不同物價進行修正,中國在很多年前就已經是第二大經濟體。從技術上說:以現在的美元匯率計算,2010年中國經濟規模為5。9萬億美元,美國為14萬億美元。而以購買力計算,中國的經濟規模為10.1萬億美元。IMF正是以此預測到2016年,中國經濟規模將達到18.98萬億,超過第二位美國的18.81萬億.

    IMF的PPP計算方式仍有可能低估了中國的GDP,經濟學家 Arvind Subramanian早在2010年就估計中國經濟已經和美國大致相當。

    但本周金融時報引述了IMF發言人的話:「IMF認為以PPP計算的GDP並不是衡量國家間經濟規模最恰當的方式。PPP的價格水平受到非貿易服務的影響,這主要由國內市場決定。IMF相信以市場匯率計算的GDP是更合適的比較方式。根據這個指標,美國現在的經濟規模超過中國130%,即時到達2016年也仍然比中國大70%。」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沙發
zjd713 發表於 2011-5-2 03:2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1-5-2 03:28 編輯

呵呵~~英國不想被捲入任何一種戰爭方式,只想要自己的那份利益。。。。



不管按照何種演演算法,中美之間的差距正在急速縮短,並且短期看不到任何因素可以逆轉這種趨勢。追平、甚至趕超美國指日可待,這點我想是達成共識的了,當然前提是我們自己不能自毀長城,如果自己內亂則幾代人的努力皆毀於一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3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5-2 03:3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zjd713 2樓 的帖子

英國畢竟是老牌資本主義,比暴發戶美國老練,英國已經看到了中國的發展趨勢不可逆轉,勸美國收斂霸權,是以退為進,等待時機,抓住中國的失誤,伺機反撲。看來美國也要韜光養晦了。呵呵。中國可不能掉以輕心哈。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88

帖子

9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5
4
jasonlee 發表於 2011-5-2 10:33 | 只看該作者
但本周金融時報引述了IMF發言人的話:「IMF認為以PPP計算的GDP並不是衡量國家間經濟規模最恰當的方式。PPP的價格水平受到非貿易服務的影響,這主要由國內市場決定。IMF相信以市場匯率計算的GDP是更合適的比較方式。根據這個指標,美國現在的經濟規模超過中國130%,即時到達2016年也仍然比中國大70%。」

這句話才是真話,只有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才能發展經濟,什麼IMF的噱頭都是浮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5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5-2 14:1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jasonlee 4樓 的帖子

中美之爭,可能在20年內見分曉,在這20年內,中國會困難叢叢,要承受巨大的壓力,但更要看誰的謀略更高,中華文明PK西方文明或兩種文明大融合。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8 12: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