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眼花繚亂的人口普查數據意味著啥?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1-4-29 15: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 南方日報         2011年04月29日



           幾名老人在公園打牌。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主要數據昨日出爐。

  「這次人口普查取得了關於我國人口總量、素質、結構、分佈等大量的基礎數據,是一筆極為寶貴的信息財富,對制定『十二五』期間的經濟社會發展政策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

  人口狀況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反映。第六次人口普查和第五次人口普查之間的十年,中國經濟社會發生了快速、巨大的積極變化,這種變化通過這次人口普查數據得到了鮮明體現。

 生育、死亡、增長三比率全面走低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昨日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國的人口增長模式從過去高生育率、低死亡率、高增長率的「高、低、高」的模式,很快過渡到目前的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增長率的「低、低、低」的模式。而很多發達國家甚至在50年以上,甚至近百年的時間才實現了這個轉變。

  馬建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時指出,發達國家人口增長模式從「高、低、高」轉到「低、低、低」是自然的、長時間的過程。中國轉換的過程有兩個特點:一是某種程度的調控性,二是時間更短。相對於其他發展中國家,中國人口出生率低,緣於人口計劃生育政策。

  馬建堂說,近十年來,我國人口出生率大概是12‰多一點,死亡率是7‰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稍微多一點。在這樣的「低、低、低」的模式下,中國人口總量的增長速度放緩,老齡人口比重增加,少兒的比重在縮小。

  馬建堂說,對於人口和計劃生育政策的認識是兩句話:一是計劃生育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經濟還不發達的情況下,有效控制了人口的過快增長。二是要重視我國人口發展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新變化,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穩定適度低生育的水平,同時在這個基礎上兼顧當前和長遠,科學研究、認真評估,慎重地、逐步地完善人口計劃生育政策。

  118.06 新生的「小子」還是多

  昨日,馬建堂還對「中國男女性別比例減小」做出回應。有記者問,在過去很多年裡,很多中外學者和官員都預測中國的性別比是在不斷擴大的,但是為何剛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男女性別比是在減少的。

  對此,馬建堂說,這次普查根據初步匯總的情況,出生人口的性別比(以女孩為100的話)是118.06,這個數據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出生人口性別比116.86提高了1.2個百分點。

  「但是這個數據比2005年人口抽樣調查的118.59下降了0.53,比2009年的人口抽樣調查的119.45下降了1.39。2010年的人口性別比比2000年有了提高,但是和2005年及2009年的數相比略微有一些下降」馬建堂說,「說明近年來我們國家有關部門開展廣泛的措施,如關愛女孩活動等等,還是取得了成效的。」

  馬建堂強調,118.06的出生人口性別比仍然還是高於正常的範圍。還是要高度重視這個數據反映的挑戰和矛盾,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進一步關愛女孩,進一步在就業、工資等等方面對男女一視同仁。

  流動人口多 經濟活力增強

  2010年全國常住城鎮的人口和鄉村的人口已經非常接近,城鎮人口為6.66億人,佔總人口的比重是49.68%;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6.74億人,佔50.32%。

  馬建堂指出,2010年同2000年相比,我國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3.46個百分點。2000年比1990年,城鎮人口比重上升了9.86個百分點。這十年來我國城鎮化進程在加快,工業化和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

  而根據昨日公布的統計數據,沿海發達省份的常住人口佔全國總人口比重增加,內陸欠發達地區的常住人口佔比下降,更多人口從內陸西部往東部發達地區遷移、流動。「人口的遷移既促進了人口流入地區的經濟發展、滿足了對勞動力的需求,也提高了人口流出地區的收入水平、改善了發展條件,實現了雙贏。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中國經濟活力在增強,也促進了城鄉、東西部更加均衡地發展。」馬建堂認為。

  微言

  @Veslee:我來解讀。1.中國男人比女人多3400萬,問題不小!2.聯合國傳統老齡化社會標準是60歲人口超過10%或者65歲超7%,中國均已經符合,太早!3.單城市化之人口方面,發達國家的城市化水平在80%左右趨於穩定,中國的城市化進程空間巨大,問題和機遇並存,需要防止的是類似巴西的「過度城市化」和「假城市化」。

  @小游及興哥的自由生活:1.不要怕當剩女,以後娶得到老婆將是一個成功男人的標誌;2.廣東人的繁殖能力首屈一指,令河南人汗顏;3.圍繞這些人口數據,政府會推出怎樣的後續政策?拭目以待……


  ■觀點

  應該立刻著手研建養老體系

  人口的年齡構成數據是本次人口數據發布的看點之一,特別是勞動年齡人口的比例和老齡化人口的比例。許多專家指出,中國需警惕出現「未富先老」。

  中國社科院人口研究所所長蔡昉認為,中國第一個人口問題不是人口老齡化,而是「未富先老」。

  「未富先老」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生育率下降。生育率有一個指標,叫做「總和生育率」,總和生育率應該要達到兩個,才能達到人口的平衡。但可能會有孩子夭折等情況,因此把2.1的總和生育率叫做替代水平,即平均一對夫妻生了2.1個孩子,從長期看才是不增不減的。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姚遠昨日接受採訪時也表示,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是一個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對我們國家來說,由於經濟速度發展比較快,加上控制人口的成效比較顯著,人口老齡化在速度、規模、結構上可能要比發達國家都要更快一些。「我們國家老齡化的一個重要背景是未富先老,我們國家在沒有進入發達國家的情況下,就出現了老齡化。政府對老齡化社會準備不足」。

  姚遠透露,全國老工委正在進行人口老齡化的戰略研究,結果應該會很快出來,會從國家的角度建立一個應對的思路和工作重點。

  「銀髮浪潮來得如此迅疾,以至於留給中國經濟增長轉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等的斡旋時間已非常局促。」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鍾偉則表示,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和供養係數的上升更快,總和人口出生率更難提高。

  渣打銀行大中華區研究主管王志浩表示,中國從現在開始進入老齡化,今天一人退休有10個人在上班,20年後之後一個人退休卻僅有4個人在上班。中國的贍養率今後將很快出現反轉,這意味著更少的勞動力人口將需要贍養更多退休人口——— 這將是未來20年中國面臨的一大挑戰。中國將在大多數人變富裕之前變老。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翼表示,目前我國老齡化進程逐漸加快,尤其75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增多,因此急需建立切實可行的養老體系。「我們要從現在開始研究養老體系的建設,包括日托所、養老院的建設,老年護理專業的人員培訓。以防需求突然出現后,我們又一次措手不及」。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0

主題

86

帖子

4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1
沙發
sonichen 發表於 2011-4-30 22:14 | 只看該作者
數據說明形勢在變化,國家應該會出台相關的政策以調整人口結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1 07: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