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菅直人在《人民日報》登廣告感謝中國援助賑災(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1-4-11 21: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4/11  消息來源:人民日報

  核心提示:4月11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在《人民日報》登廣告感謝中國援助賑災。他表示,全世界朋友們所給予的情誼紐帶使日本國民大受鼓舞,要由衷地說一聲謝謝。他表示,日本必能重生、復興、更加繁榮昌盛,屆時將報答世界各方人士的溫馨援助。

  



  紐帶

  Kizuna-情誼紐帶

  Thank you for the Kizuna.

  (謝謝您給予的情誼紐帶)

  我國遭受史無前例的大震災已經過去了一個月。眾多寶貴生命逝去,尚有15萬餘人不得不過著避難生活。

  在被地震(專題)后的海嘯洗劫一空的地區,曾經沒有水、沒有電、也沒有食物,甚至於聯絡中斷。此時海外朋友們的援助,給予了我們莫大的勇氣。

  一碗熱湯、一條毛毯,給處於寒冷中的身心提供了一份溫暖。搜救隊奮力地在街道的瓦礫堆中找尋同胞。醫療隊忘我地為受傷的身心提供治療。

  時至今日,我們還不斷收到世界各方的無數的鼓勵和祈願。全世界朋友們所給予的情誼紐帶,使我們大受鼓舞。對於予以大力支援的所有國家和地區,還有您,我要由衷地說一聲:謝謝!

  重建工作業已拉開序幕。針對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情況,我們仍在全力以赴以使其穩定下來。

  日本必能重生、復興、更加繁榮昌盛,依靠國民的潛力與國際社會的協助,一定能夠實現。屆時將報答世界各方人士的溫馨援助。

  為了這一天的到來,我們萬眾一心、投身重建。把對朋友們的衷心感謝化作希望,再次道一聲謝謝!

  菅直人

  日本國內閣總理大臣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難見真情)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沙發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1-4-11 21:12 | 只看該作者
人民被日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3
cenote 發表於 2011-4-11 21:22 | 只看該作者
Hanxin 發表於 2011-4-11 21:03
2011/4/11  消息來源:人民日報

  核心提示:4月11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在《人民日報》登廣告感謝中國援 ...

災難外交

http://my.backchina.com/chineseforum/0/message-934625-page-1.html

2011-04-07  王崑義部落格 | wang8889999 | NOWnews 部落格  


    冷戰結束以後,「災難外交」已經變成各國相互進行人道救援的一種外交形式,日本東北地區在311發生芮氏規模9的大地震之後,各國政府無不傾全力協助救援,但因日本政府在救援過程中,無法完全配合外國的救援動作,以致引發一些批評。

          例如,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3月29日在東京都港區的中國大使館召開記者會批評日本政府說,中方提供的礦泉水等第二批救援物資3月28日運抵日本後,日方稱中方應負責卸貨並將其運往災區,他對此感到不解。他還提及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中方接受國際救援物資的情況,稱國際上一般都是由接收方來安排運送的。顯然,這次日本政府面臨廣大災區的救援工作,已經無法接受各國的「災難外交」動作。

     事實上,在全球化時代,各種天然與人為的災難頻傳,這也加深各國互相協助的需求,所以才會衍生「災難外交」這個概念的出現。「災難外交」一詞是2000年由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邁克爾‧格蘭茲 (Michael Glantz) 教授首先使用,之後逐漸散見於各類著述中。而這個概念第一次真正被世界所共同認知的,則是在2004年印度洋爆發地震海嘯之後。

     根據英國劍橋大學伊蘭‧凱爾曼(Ilan Kelman)和庫克斯(Koukis)等在2000年發表的一篇關於災難外交的綜合研究顯示,「災難外交」的概念是基於「對共擔風險予以科學理解的基礎上,確認國家間的共同利益,並引發所有蒙受威脅的國家之間的共同責任」,它的「潛在思想是確認處於共同自然災難影響下的國家間形成的外交合作領域」。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災難外交關注在災難治理過程中,面對國際交往障礙時,如何改善災難管理活動,並試圖發現災難在國際事務中的實際作用,同時關注於將這些原則和方法應用於國內政治形勢。可見,「災難外交」實際上是國家和非國家行為體在災難治理過程中,以災難為契機處理彼此交往,從而促使國家間關係正常化或深化國家間的關係,以此建立或增強國家互信和認同的過程。也可理解為國家在災難管理過程中對外的一種外交的選擇方式。

     因此,「災難外交」是一種非傳統的外交形式,各國在協助發生災難的國家時,除了人道救援的思考之外,也有期待改善與這個國家的外交關係。除此之外,救援國也應考量被救援國的需求與心理感受。例如,這次日本發生的大地震,我國雖然準備好救援隊伍,但日本政府可能更需要的是災後重建的金錢,所以我國發動全民捐助金錢,應該是比中國大陸捐助礦泉水,更符合日本之所需,因此,中國駐日大使批評日本政府,顯然不符合「災難外交」的慣例。

     所以,災難外交應該更重視人類「休戚與共」的精神,而不是再繼續對發生災難國的作為橫加指責才是。

(本文寫給漢聲短評)
清靜無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4
新鮮人 發表於 2011-4-12 03:00 | 只看該作者
台灣也同樣被感謝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5
cenote 發表於 2011-4-12 03:23 | 只看該作者
Hanxin 發表於 2011-4-11 21:03
2011/4/11  消息來源:人民日報

  核心提示:4月11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在《人民日報》登廣告感謝中國援 ...

きずな、絆,kizuna



http://www.zdic.net/zd/zi/ZdicE7ZdicB5Zdic86.htm
清靜無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5 07: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