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超越時空的共鳴——西方啟蒙運動與儒學之緣

[複製鏈接]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1-1-21 22: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啟蒙運動與儒學

    1945年,美國漢學家顧立雅(1905-)出版了《孔子與中國之道》,對儒學在十七、十八世紀對歐洲的影響,尤其是對法國啟蒙學者的影響,做了極其翔實的闡述和論證。該書一開頭就明確指出:「眾所周知,哲學的啟蒙運動開始時,孔子已經成為歐洲的名人。一大批哲學家,包括萊布尼茨、沃爾夫、伏爾泰,以及一些政治家和文人,都用孔子的名字和思想來推動他們的主張,而在此進程中他們本人亦受到了教育和影響。。。中國,在儒學的推動之下,早就徹底廢除了世襲貴族政治,現在儒學又成為攻擊英法兩國世襲特權的武器。在以大革命為背景的法國民主的發展中,孔子哲學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通過法國思想,它又間接地影響了美國民主的發展。」


    當代美國歷史學家克里爾(1905-1994)在評述十七、十八世紀啟蒙運動和儒家思想的關係時寫道:「啟蒙運動思想的一些很重要的方面,與其說和當時教會的立場相類似,不如說和孔子思想的立場更相類似;這一事實已為啟蒙運動的領導人所承認和廣泛宣揚。」他還引用了英國作家尤斯塔斯.巴爾(1686-1737)的話:「甚至法國也不得不承認中國在政治學方面超過所有其他國家;對於孔聖人所收集、整理和評論過的那些政治原理,怎麽予以讚揚也是不過份的。」


二、法國思想家與儒學之緣

    伏爾泰是法國啟蒙運動的領袖,他和他的「百科全書派」一直主導著法國的啟蒙運動。他的思想對18世紀歐洲的影響如此巨大,以至於後人把18世紀稱為伏爾泰的世紀。

    伏爾泰把教皇比作「兩隻腳的禽獸」,稱教士是「文明的惡棍」,說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設計的最可恥的圈套」。但就是這位藐視權威的西方思想領袖,卻把東方權威孔子的畫像供奉在家裡,寫詩讚美,朝夕禮拜。他在《哲學辭典》中寫道:我全神貫注閱讀夫子的著作,吸取其中的精華。我發現,夫子的著作里只有最純潔的道德,沒有絲毫濫竽充數的詭詐。」他相信儒學是最好最合理性的哲學,主張每個法國人都應該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伏爾泰成為儒家思想在歐洲最有力的鼓吹者。


    魁奈、狄德羅、愛爾維修都是法國啟蒙運動的領袖,也是「百科全書派」的代表。他們一致認為中國是當時世界上唯一的將政治和道德結合的國家。全世界只有中國的統治者明白要使國家繁榮,必須仰賴道德,中國的學說值得所有國家奉為為楷模。另一位法國啟蒙思想家霍爾巴哈甚至宣稱:法國要想繁榮,必須以儒家道德代替基督教道德。


三、德國思想家與儒學之緣

    十七、十八世紀,德意志只是一個地理概念,包括數百個騎士國,在各方面都遠不如法國,思想文化更是唯法國馬首是瞻。當法國人追捧中國的時候,德國對中國的熱情也十分高漲。

    萊布尼茨是德國哲學的鼻祖。他的哲學思想,對於以後的德國哲學家康德、黑格爾都有重要影響。他在《論中國哲學》中說:「從前我們夜郎自大,不相信在地球上還有比我們更完善的倫理,更進步的民族。東方的中國,使我們覺醒了」。

    真正把東方價值觀研究透了的,是文學家歌德,他對中國文化的認識是從一些文學作品開始的。歌德讀過《好俅傳》、《老生兒》、《花箋記》、《玉姣梨》等中國小說,並通過男女主人高度的道德克制敏銳地發覺了中國禮教的特點。對於中國的孝道,歌德認為孝是一切之本。在歌德晚年,他仿照中國詩歌寫了《中德四季晨昏雜詠》,對於儒家的「中庸」之美和道家的"自然"意境體會頗深。


問號:對於西方啟蒙運動與東方儒學的關係,似乎存在著兩種對立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儒學是西方啟蒙運動必不可少的思想源泉。我個人覺得這種說法未免誇大了儒學的作用。東學西漸,並不是啟蒙運動產生的必要條件。即便不讀四書五經,西方的啟蒙思想家同樣也能提出自由平等博愛這些現代理念,這是毋庸置疑的。另一種相反的觀點則認為,十八世紀歐洲的中國熱,是西方人誤讀儒家思想后產生的幻覺,真正的儒家思想並沒有西方啟蒙者所憧憬的民主自由。我認為,這種觀點才真正是對儒家思想和西方賢哲的誤讀。

    大家想一想,如果真的誤讀的話,為什麼那麼多位西方賢哲同時產生誤讀?從萊布尼茲到伏爾泰,這些西方精神泰斗全都對著孔夫子產生集體幻覺?這是不可想象的。問題的關鍵是,就好像我們不能要求林黛玉跟賈寶玉私奔一樣,我們不能用今天的民主自由標準,去要求2500年前的孔子以及中國曆朝歷代的君主。要知道,與中世紀的歐洲相比,中國的政治制度的確是全世界民主自由的楷模,民主自由的結果,就是中國在經濟文化領域領先了歐洲整整1400年。

    譬如說,中國老百姓普遍擁有信仰自由,儒釋道可以自由選擇,也可以撰文攻擊。這在歐洲是不可想象的。為了爭取信仰新教的自由,歐洲經歷了一百年的戰爭,付出無數人的生命。再比如,西方賢哲柏拉圖在《理想國》中主張用哲學家治理國家。這種理念在歐洲從沒實施過,但卻在中國得到了實踐。中國帝王通過科舉,選拔有道德的文人做官。就是普通老百姓,也有機會成為國家的宰相。這種君主制下的平等理念,跟歐洲的貴族世襲制度比較,簡直是完美絕倫的體制。

    我們今天,只看到中國歷史上的獨裁專制與科舉之弊,從沒想過這是君主制下最合理的體制。我們只看到禮教吃人,卻沒想過用神權代替禮教的民族更加肆無忌憚的殺人。這實在有失公允。與此相比,倒是敏銳的西方啟蒙者,從四書五經里讀出了原汁原味的民主自由,從而在精神上和孔夫子產生了超越時空的共鳴。

106

主題

1701

帖子

648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48
沙發
傻蛋吞椰酥 發表於 2011-1-21 23:29 | 只看該作者
請評論這一篇,雖然收錄了可是沒人評價:

http://inst.isgreat.org/POOL2/02544.htm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6

主題

1701

帖子

648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48
3
傻蛋吞椰酥 發表於 2011-1-21 23:32 | 只看該作者
你這篇如果好評如潮,也收錄,不過你的文章收錄的已經夠了封聖的,特封 問號 為盤古正教聖人,起個啥名號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4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11-1-24 12:1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自由之靈 於 2011-1-24 09:54 編輯

很有意思。啟蒙運動還和儒學有關係,確實是一個值得思考和學習的話題。仔細閱讀了全文,有如下幾個問題:

1。西方啟蒙運動的宗旨和精神是什麼?

2。啟蒙運動和孔子思想的哪些立場相類似?

3。文章里提到儒教對啟蒙運動的影響或受到西方哲人推崇的地方似乎有兩個。
   一是「中國,在儒學的推動之下,早就徹底廢除了世襲貴族政治」。毋庸置疑地,科舉制在選拔人材方面確實比世襲貴族制度優越,能體現一定程度上的平等。但我不清楚儒教在「推動」科舉制方面有何作用? 倒是有「學而優則仕」一說, 但科舉制是儒教倡導建立的嗎?
    另一個地方是儒家提倡的「禮」, 被西方哲學家視為東方文化的倫理體系。這一點我認為意義重大。因為中國文化中的道德觀念,是從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出發,完全不需要預設一個神來作為出發點,如康德所主張的那樣。比如「子所不欲,勿施於人」,簡單明了,人人都遵守這一條就足夠了。那麼啟蒙運動是不是擺脫神權的束縛,轉而由人性本身建立道德體系?

4。關於民主和自由。選擇儒釋道有自由,確實比為了宗教紛爭而殺人好多了。我想這也許是因為在儒釋道的思想中,並不標榜自己的唯一真理性,以及神的公義性。不過漢代以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也是不爭的事實。至於民主,我認為有必要定義一下這個概念。如果沿用現代民主的概念,那麼中國歷代實行的君主制,從根本上與民主精神相違背。

總之,文章給人啟發。提出這些問題,是希望學習得更深入一些

放你去飛 我給你翅膀 放你去飛 尋你的天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6

主題

1701

帖子

648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48
5
傻蛋吞椰酥 發表於 2011-1-24 19:3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自由之靈 4樓 的帖子

靈MM, 說點正事兒,能不能把這方面的文章再挑幾個像樣的放在罈子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6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1-1-24 22:5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自由之靈 4樓 的帖子

靈MM好。

我個人的理解,當然僅僅是我個人的理解。啟蒙運動的主題就是擺脫神權。歐洲擺脫神權,分三步走,第一步是文藝復興,這有點像什麼呢?有點像中國剛剛打倒四人幫之後,大家開始聽鄧麗君了,穿喇叭褲了。先在藝術領域解放一把,但沒有觸及馬列主義的根本問題。西方也是這樣的,文藝復興就好像是洋人開葷,戴了回蛤蟆鏡,跳了回迪斯科,但是白天還是高呼共產黨萬歲的。

第二步呢,是宗教內部的變革。這就開始觸及實質了!好比我們黨開始講實事求是,強調實踐檢驗真理。馬丁路德是洋人的鄧小平,強調實事求是的原汁原味的聖經,反對個人崇拜。這就是宗教改革的實質。凡是改革呢,總會引起一定的社會動蕩,這一點中國人做的好太多,基本上平穩過渡了。洋人就不行了,打打殺殺了一百年,德國人口銳減30%,局部地區達到70%,比兩次世界大戰加起來的死亡比例還高。

第三步呢,才是啟蒙運動。這就有點象中國的民運學運了。這時候的中國人厭倦了意識形態的鬥爭,嚮往自由,看著國外啥都好,主張全盤西化。歐洲人呢,經歷了宗教改革,大家已經階級鬥爭不動了,就覺得不管是天主教還是新教全是扯淡。洋糞青看著中國啥都好。他們喝中國人茶,家裡擺著中國的瓷器,還讀中國書。就跟中國人崇拜西方,認為外國的月亮圓一樣。

啟蒙運動的結果是科學,宗教改革的結果是新教。最後的結果是科學戰勝了新教。西方變成屬靈的沙漠,還有個名詞,叫作后基督時代。基督教開始向東方和非洲轉移。洋人對於基督教,就像中國人對於馬列主義一樣,早就膩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97

帖子

6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8
7
林居畫虎 發表於 2011-1-24 22:5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自由之靈 4樓 的帖子

民主好定義,而且一定要原教旨意義上的民主定義:像鴨蛋部落(拔高一點又叫雅典城邦)一樣,遇上大事小事,有資產的男人幾千個聚到一塊兒喝幾口馬尿聊聊吵吵,最後酋長宣布決定,比如說流放哪個刺兒頭、逼著哪個胡思亂想的瘋子喝毒酒,或者全部落合夥去鄰村兒搶劫。這就是民主,原教旨的,大家一塊兒決定幹什麼事。沒有資產的和不是男人的,都不是民,沒資格到廣場上去主什麼,充其量到廚房煮茶水,煮泔水也成。

現在滿世界鬧得沸沸揚揚的民主,都是偽民主。一個人口千萬甚至幾億的大邦國,決定什麼事的時候就那麼幾百個甚至只有幾十個人一塊兒吵吵嚷嚷,還不如鴨蛋部落時候的人多,算哪門子民主?至於那個什麼民選,和鴨蛋部落的大男人管事兒相比,就是民們自個兒出賣自個兒(其實說被迷賣更合適)的營生。臨近選期了,一幫忽悠們出來耍耍嘴皮子,然後民們就乖乖地把自己的權力交給忽悠們,還不忘幫忽悠們數票子,完全符合沒見過民主大世面的中國土老冒的說法:把自己賣了還幫著人家數鈔票。選舉,說白了就是全民交權給忽悠們。

所以呢,要想真的民主,還得把國家這種東西給廢了,大家都回到部落時代,以部落當國,小國寡民,只要有事,有資產的男人一起吃喝一頓吵鬧一番,一塊兒決定去那個村子打砸搶過過癮,這才是真正的民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8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11-1-25 12:5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自由之靈 於 2011-1-25 00:01 編輯

回復 問? 6樓 的帖子

  原來東西兩方還有這麼脈脈含情的時候!

啟蒙運動的主題是擺脫神權,那麼儒教中以民為本的思想大概就有著獨特的魅力了。 君王也是人, 要服從天。而民意為天,這大概是儒教的理想設計。其次是道德體系的建立,是基於人在社會,群體,家庭中的地位,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來決定的,而無需神的預設。

放你去飛 我給你翅膀 放你去飛 尋你的天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9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11-1-25 13:0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自由之靈 於 2011-1-25 00:36 編輯

回復 林居畫虎 7樓 的帖子

哈哈。。。
文筆不錯!肚子挺有墨水的,雖然稍微有點黑。
放你去飛 我給你翅膀 放你去飛 尋你的天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10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1-1-25 23:2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問? 於 2011-1-25 23:27 編輯

回復 自由之靈 8樓 的帖子

儒家和基督教的最大區別就是,儒家是以人為本的,基督教是以神為本的。

以人為本,標準是普世的幸福,以此為基礎,足以建立道德。比如大家常誤解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說白了就是大家各盡其職,做好自己的本職,以謀求天下的太平安居樂業,這有什麼不對?

以神為本,標準是神的旨意,人的幸福排在其次。西方很長時間都是這個邏輯,譬如說避孕套。天主教反對的原因就是違背神的旨意。人的幸福算個鳥,還是榮耀上帝重要。直到近代,人文發達了,基督教才出了新版本,說什麼愛人就是愛神,因為神壓根就是打算讓人幸福來著。這也算是改良了!可是你想想,舊約上那個醋神果真能容忍信仰自由?所以啊,所謂改良只不過是減低了毒性而已。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汶川地震。基督徒跪在地上感謝主,這是與普世道德背道而馳的。正因為如此,所以基督教必然為人類遺棄,最終取代的一定是人本的信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11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11-1-29 22:5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自由之靈 於 2011-1-29 09:56 編輯

回復 問? 10樓 的帖子

在「以人為本」里,「人」可以是個體的人。如果說「以民為本」,那麼這個「民」字體現了群體的意思。我認為儒學基本上是以「民」為本,強調群體的作用,強調個人的利益要服從群體,家庭,和社會。而真正的以人為本,則完全從個人的尊嚴,權利和自由出發。這可以說是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別。當然基督教肯定不是以人為本。

有沒有可能使個體和群體的利益都達到最大?想起經濟學中一個例子。亞當斯密斯曾經說過,只要每個人都追求最大的個人利益,整個群體也將達到最大的群體利益。後來約翰納什對此做了修改:個人在追求個人最大利益的同時,要考慮到群體利益,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一種均衡。
放你去飛 我給你翅膀 放你去飛 尋你的天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6

主題

1701

帖子

648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48
12
傻蛋吞椰酥 發表於 2011-1-30 01:14 | 只看該作者
我們還是從小處著手,看看這些傢伙是怎麼利用的,要真實的材料,刨掉一些無中生有和誇大其詞的東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6

主題

1701

帖子

648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48
13
傻蛋吞椰酥 發表於 2011-1-30 01:16 | 只看該作者
問號兄弟,你被金鑫這砣大鼻涕給噁心壞了吧?, 「我相」漸增,不利修行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95

帖子

23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6
14
混水狼外婆 發表於 2011-1-30 04:03 | 只看該作者
啟蒙家所教導的"理性"、「自然」、「自治」、「和諧」 和「進步」諸原則和先秦儒家所倡導的「自成」「自道」觀念確可相作詮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15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1-1-30 21:05 | 只看該作者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11-1-29 22:55
回復 問? 10樓 的帖子

在「以人為本」里,「人」可以是個體的人。如果說「以民為本」,那麼這個「民」字 ...

偏巧我也寫了一篇文章,是關於囚徒困境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16
hellman 發表於 2011-1-31 11:1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7
chico 發表於 2011-2-11 23:42 | 只看該作者
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別在於,性善/性惡。
中國文化認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人是可以教育好的,能棄惡從善。
基督文化認為,人性本惡。不靠神的拯救,人沒法從罪惡里自拔。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7 04: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