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學家發現新關係學:蝙蝠把食肉植物當馬桶用(組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1-2-7 06: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1-2-7 06:28 編輯

2011年02月05日 18:06   澳洲日報





科學家在婆羅洲考察蝙蝠。

  科學家發現婆羅洲的一種食肉植物和蝙蝠似乎樂於結成一種令人覺得多少有點「噁心」的關係。蝙蝠會把大便拉在這種食肉植物的水罐式的口袋裏,把它當馬桶用。一方面解決了蝙蝠的內急,一方面也給植物提供了養分。

  專題采寫及編譯:

  記者 李文 實習生 陳晟

  來源:Discovery news

  一邊解決內急,一邊提供養分

  這是目前發現的第二例肉食植物和哺乳動物結成這種關係的案例。另一個例子在2009年被發現,科學家看到三隻樹鼩在往另一種食肉植物水口袋裏拉屎。雖然蝙蝠和食肉植物都捕食昆蟲,但是兩者在捕食的時候並不會相互合作,蝙蝠並不會吃植物水兜裡捕獲浸泡的昆蟲腐屍。

  對這些植物進行化學分析後發現,植物體內33.8%的營養物質是蝙蝠的糞便和尿液。對該植物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後,科學家們發現,這種植物並不會花大力氣在誘捕昆蟲上。它們只釋放出少量的揮發性混合物和少量消化液。可它會在水袋構造上花費巨大的能量。它將水袋長成適合蝙蝠棲息的形狀,狹長而又舒適。可以給蝙蝠足夠的空間,更方便蝙蝠母親哺乳幼崽,兩隻蝙蝠可以在水兜上舒適地疊掛在一起。平均只有2.5%的蝙蝠會在食肉植物上棲息。但是對植物而言,它一生中能吸引一次蝙蝠就很值,它的收穫會很豐富。研究者猜測,是蝙蝠偶然間的棲身,促使了植物與蝙蝠兩者關係的飛躍式進化。偶然的利用關係,可以進化成經常性的專門化的利用,刺激食肉植物發展出更利於棲息的水兜。曾有科學家認為像植物水兜這種棲息場所很可能是蝙蝠忙碌一宿捕食後的一個白天臨時性的歇腳點。但是,這次研究則發現,蝙蝠把這種植物當成了永久性的家。

  動植物間的互利關係

  暨南大學生物學專家黃伯炎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種蝙蝠和食肉植物之間建立的微妙關係, 自然界有很多類似的情況。比如非洲大陸有一種刺槐,能分泌出一種營養體,這種營養體對螞蟻特別有溢出,刺槐吸引來的螞蟻,可以反過來幫助刺槐驅趕走其他類型有害的昆蟲。「這種動物和植物之間的關係我們通常稱為互利關係。」黃伯炎說。

  植物同動物之間的互幫互助並不是什麼新奇的事情,我們經常可見的包括蜜蜂的采蜜,採集的蜜漿運回自己的巢穴當中作為糧食儲備,同時也有助於雌蕊花藥上花粉粒的傳播;啄木鳥對於樹木的保護也是更加衆所周知。在海洋當中,植物是一些小型魚類的天然屏障,起到保護、隱匿的作用,而魚類又可以幫助植物清理環境。

  這次發現的與衆不同之處在於過去以往所知的動植物之間互利共生的關係相對比較嚴格,即缺少任何一方,都會使另外一種生物受到致命的影響:例如花粉的傳播通常依靠風媒、蟲媒兩種,假如缺少了密封這種花朵之間效率相對較高的頂點傳播而全部依靠風媒的傳播,對於植物的群體生長髮育影響重大,同時,如果花朵大量缺失,那蜜蜂也會損失食物的來源,對於種群來講,這種打擊是致命的。

  而蝙蝠同該種食肉動物的關係要求並非十分嚴格,即使相互脫離也可以彼此安然無恙的生存,究竟是處於更加嚴格的互利共生關係的前期階段還是自然界更新的一種互惠關係,還有待生物學家的進一步考證。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6 06: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