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學者:二十年內印度不是中國對手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佛也跳牆 發表於 2011-1-19 11: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去年,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的領導人都訪問了印度,他們各自也都有一個由商界領袖組成的代表團陪同出訪。印度經濟一直以每年超過8% 的速度增長,使它對貿易和投資越來越具吸引力。最後到訪的是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官方聲明強調了中印間的友好關係,一些經濟分析人士認為,這兩個迅速增長的經濟巨人將會融合為一個經濟上的「中印大同」。
溫家寶總理幾年前在訪問印度時,簽署了一項為期五年的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正如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當時所說:「印度和中國可以攜手重塑世界秩序。」

文章認為,這樣的表述反映了兩國關係出現相當大的變化。然而,這種表面和睦的背後卻潛伏著戰略性的焦慮,尤其在印度方面。
幾十年來,印度的經濟年增長率僅僅超過1%,被人稱為「印度式經濟增長速度」。1947年獨立后,印度採取了內向型經濟發展策略,集中精力發展重工業。
經過90年代初的市場化改革,印度的經濟增長率迅速飆升,預計未來的增長可望達到兩位數。《金融時報》的馬丁#·沃爾夫將印度稱為「早產的超級大國」:一個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但擁有巨大經濟體的國家。他認為,印度的經濟總量將在十年後超過英國,二十年後超過日本。印度有好幾億新興的中產階級,英語是官方語言,印度的信息產業在全球佔有重要的地位。
印度還具有可觀的硬實力:它擁有約60至70件核武器、有中程導彈和航天工業、130萬軍事人員、年軍費開支近300億美元,是世界軍費開支總額的2%。至於軟實力,印度有穩固的民主制度和充滿活力及具有跨國影響力的通俗文化。
但與此同時,印度仍然是一個不發達的國家,文盲和赤貧者數以億計。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印度人生活極度貧困,而世界上貧困人口有約三分之一在印度。印度的人均收入為2900美元(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僅是中國的一半和美國的15分之一。更顯著的差別是,中國的91%人口受過教育,有43%的人口是城市居民;而印度的這個比例分別只有61%和29%。此外,印度的高科技產品出口只佔出口總額的5%,而中國則是30%。
因此,印度在未來一二十年內不可能發展出與中國平起平坐的實力。印度官員一般在公眾場合不談論與中國的關係,但私底下卻非常關注。文章認為,印度難以成為中國的盟友,它更有可能成為平衡中國崛起的亞洲國家之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6 16: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