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陳家興:國家形象表現在事件里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0-10-19 05: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年10月18日07:37人民網


妥善處置每一起事件,不僅是國家發展的需要,也是塑造良好國家形象的需求,更是幹部具備世界眼光的題中之義。

陳家興 評論作者


10月14日,在700米地下生存69天的33名智利礦工全部重見天日。世界關注的焦點投向南半球最南端的智利,矚目那些命懸一線礦工的重獲新生。而回溯這場持續兩個多月的「超級營救」,此前「一直被世界忽視」的智利未曾離開過世界的視線,更有媒體把此次礦工獲救稱為智利的「國家重生」。

一次銅礦坍塌事故,反而成就了智利的國家形象,起決定作用的正是智利政府。無論是智利總統成為「礦難營救現場的常客」,還是多種救援方案齊頭並進,都向世人傳遞出正面的、積極的國家形象信息:這個國家重視普通人的生命,為救人不惜一切代價。由此,智利國民為自己的國家感到驕傲,其他國家民眾則對智利這個國家產生好感。

又如「5·12」汶川特大地震,也成為世界「看到一個有血有肉的真實中國」的大事件。面對這一場世界罕見災難,中國展開驚天動地的生命大營救,展示出的救援理念、救援速度、救援力量,讓世界看到了完全不一樣的中國。他們發現在災難面前,中國人竟然如此堅強團結,中華民族如此血濃於水,共產黨員在危險和困難面前毫不退縮。英國《每日電訊報》評述「世界正在更多地接受中國共產黨,而且共產黨在中國越來越成功」。

國家形象就這樣隱藏在事件之中。在一個國家,每天都會有各種各樣的事件發生,這是一種客觀存在。有突發事件,也有平常事件,有轟動的大事件,也有微末的小事件。不論哪一類型的事件,都可能成為世人審視這個國家的載體,進而深刻影響和改變著國家的形象。對於政府來說,每一起事件都應慎重處之,小覷不得、大意不得。

必須看到,事件最終所展現的國家形象,往往是對政府處置事件的態度和行為的外在反饋和評價。現實中有不少事件,原本與政府行為無關,但恰恰是政府的態度成為人們關注的理由。事件處理得好,一起「負面事件」也會產生「正面影響」。處理得不好,即使是「正面事件」也會產生「負面效果」。因而,決定事件傳遞出的國家形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關鍵就在於政府在事件發生前後的態度和行為。

今天,國內發生的每一起事件,只要它進入世界關注的視野,就影響著世界對中國的看法。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網路化時代,傳遞國家形象的載體固然有很多,決非事件一途。不過從實際效果看,那些引人注目的事件所傳遞的國家形象,更具穿透力和影響力。因為世人不僅關注你怎麼說,更關注你怎麼做,真實發生的事件最有說服力。因此,妥善處置每一起事件,不僅是國家發展的需要,也是塑造良好國家形象的需求,更是幹部具備世界眼光的題中之義。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4 22: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