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世界各地的蝸居一族 同病相憐啊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10-9-19 15: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年7月,佛山赫然出現了住人集裝箱。在海八路與桂瀾路交界處的公路旁,停著一輛大卡車,上面寫著「住人集裝箱,每天僅6元。」
  

  
  2010年1月,現年40歲的中西淳(音譯)去年聖誕節失業。對他而言,他的家比一台卧倒的立式冰箱大不了多少,美國媒體的報道更悲情地用「棺材大小」描述中西淳的「格子間」。不少失業或面臨失業的「蟻族」不得不入住只能橫著爬進去的「蝸居」——「膠囊旅社」。
  

  
  隨著「地王」接連現身,很多人認為在地價推動下,房價猛漲。金融危機之下,就業那麼難,更不用說買房子了,剛畢業的大學生怎麼辦?2009年7月,一位姑娘把公司的衛生間兼雜物間改造成自己的蝸居,在不足10平方米的房間內活得自由自在,最關鍵的一點是不花錢。
  

  
  2010年9月3日,安徽省來安縣汊河鎮水上新村252號,王家福一家四口蝸居在水上一條破船上有十年之久。十年,老王的「家」仍是毛牆毛地,即沒吊頂、也沒做何裝飾,只是將寬窄不一的木地板和7個簡易門刷成了橘紅色。餐桌上放著一個搪瓷杯非常醒目,杯口多處裸露出了鐵鏽。
  

  
  渝中區朝天門2010年7月出現「房車族」———拆掉坐椅,安上一張床、裝上空調,報廢麵包車搖身一變,成了員工宿舍。若遇檢查,還可立刻轉移。麵包車內原有的坐椅已經拆除,換成了一張放著被子的單人床,床頭還有一把電風扇,呼呼地吹著。
  

  
  英國倫敦一套兩個卧室的公寓房2009年12月招標出售,它的售價是55萬英鎊。這套房子位於倫敦西部謝潑茲-布希地區的戈德霍克路。其奇特之處在於,它只有66英寸寬!據稱這是不列顛最瘦的房子!這套房子有五層——地下室、底樓、二樓、三樓和四樓,有大約1000平方英尺的面積。
  

  
  貧困生房屋被雨摧毀蝸居樹上貧困生吳萬傑是玉林市玉州區人,他們一家4口原住在新團社區下馬嶺的一座泥巴房裡。5年前的一個晚上,泥巴房在一場狂風大雨中轟然倒塌了。此後,一家人便借住到外婆家的泥巴房裡。
  

  
  香港人口稠密,為數不少的老弱貧苦人聚居在人口密度極大的舊樓床位,各以鐵絲網圍住,密密麻麻地困在俗稱「籠屋」之內。香港的籠屋,又被稱為床位寓所,是指一個單位內有十二伙或以上租戶,並共享廚房、廁所。
  

  
  法國為解決大學生住宿緊張問題,將集裝箱改建成可移動的大學生宿舍。首批集裝箱公寓2010年9月在勒阿弗爾市落成,法國高等教育與科研部長瓦萊里·貝克雷斯和勒阿弗爾市市長安東尼·魯弗納克出席了落成剪綵儀式。今年的新學期到來,將有100名學生住進這些全新的公寓。
  

  
  2010年5月9日,重慶南岸某居民小區,一家餐飲企業在該小區內買了7套房子,住進密密麻麻的年輕男女,加起來起碼有200人。由於出入人多,在同一小區居住的居民坐電梯都要等半小時,常有陌生人隨便進出居民樓,晚上睡覺還能聽見樓下嬉笑打鬧。
  

  
  鄭州市一棚戶區院落,現年64歲的退休礦工陳新年每天都會帶上礦燈和工具,下到地底掘進。他的目標是在地下挖出一套三居室,給一家人改善居住條件。挖了整整4年,2010年9月,已挖掘出50平方米空間,開始住人了。
  

  
  英國版「蝸居」:倫敦最小公寓還沒撞球桌大2010年3月,現年49歲的英國男子雷爾·貝克在寸土如金的倫敦是個令人羨慕的「有房族」,雖然他的住宅面積甚至還不如一張斯諾克撞球桌的面積大!原來雷爾生活在全英國「最小的公寓」里,該公寓的住宅面積僅有5.6平方米!
  

  
  加拿大一處被稱為「世界上最小房子」的民宅,2010年4月掛牌出售。雖然面積不到30平米但知名度極高,該房售價高達11萬英鎊。別看房子僅2米寬、14米長,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個世界上最小的房子位於加拿大多倫多市小義大利區,名叫「小房子」。
  

  
  驢圈改成1.8米寬蝸居 成英國最窄的「蝸居」房子已經成為現代人最渴求的「大件」之一,其中小戶型房屋尤其搶手,縱使「蝸居」亦無怨無悔。2010年2月,英國英格蘭南部蘇塞克斯郡的一座長僅6.4米、寬僅1.8米的超小戶型房屋堪稱最名副其實的「蝸居」。
  

  
  2008年11月20日,一個《絕對是天涯最剽悍的迷你戶型》的轉帖在網上受到熱捧。原來,在寸土寸金的深圳,一家房東竟利用廢棄的樓梯間過道,搭建了一間功能齊全的迷你屋,被網友們稱為史上最牛最小功能最齊的房子,多數網友稱被「雷」到。
  

  
  蝸居者棲身廢棄水泥管內蝸居者說起蝸居生活,他說,你別看就一截水管,人住在裡面並不遭罪,晚上點根蚊香,照樣睡得很踏實。「前一陣子外面天很冷,可住到水管內,兩頭用毯子一封,一點都不冷」。
  

  
  新上海人「蝸居」進集裝箱主人公是一群新上海人,他們的蝸居地是集裝箱。他們的「箱房」所在地,或是拆遷地塊、或是暫借工地、或是在某一個城郊不起眼的新村裡……
  

  
  最牛「蝸居人」安家蘇州窨井內2010年5月,蘇州一網友報料稱,在蘇州市區南園橋南側的橋下綠化帶內,一個缺失井蓋的電纜窨井被人佔為蝸居,井內堆著被褥、衣服、涼席等。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5 14: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