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Chico兄所說的「中蘊現前」

[複製鏈接]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0-8-29 14: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蘊現前」
請問,Dhammapala 老兄,你怎麼理解「中蘊現前」,里的這個中蘊。
蘊有五,老兄認為此中蘊,是那一蘊?

老兄,我的疑問仍然存在:既然你說中蘊是名色,何故經文里說:「中蘊現前,異陰相續,新的名色生起「。還望不吝筆墨指點。
…………………………………………………………………………………………………………………………………………………………………

Chico兄, 以上是您之前發帖討論關於中蘊的一些片段, 如兄不嫌棄, 謹提供以下唯識的說法供兄參考, 【中有】並非有無必要施設的問題, 它是有情分段生死中的一個現象, 兄得閒隨便看看, 莫認為我是在灌輸什麼教派.

【中陰又名中有,在生死二有中間故,名為中有。<瑜伽師地論>卷一雲: 《云何生? 由我愛無間已生故,無始樂著戲論因,已熏習故,淨不淨業因,已熏習故……………….., 而此中有,必具諸根。造惡業者所得中有,如黑羺光。作善業者所得中有,如白衣光,或晴明夜。】
人死之後,五勝義根〈大腦〉壞故,意識不能現前。無見聞覺知。有情的未那識 (無始劫來的俱生我執, 如上段瑜伽師地論所說之」由我愛無間已生故,無始樂著戲論因」,不肯安住於無,無法也不願如聖阿羅漢般滅盡自我, 由此執我繼績存在, 不願自我滅失的作意, 遂使如來藏別生中陰身,藉中陰身之微細五根,方能再有見聞覺知現起。民間所說靈魂乃是中陰身,若往生時,中陰則滅。若未往生,七日滿已復壞復生,極盡七次,無不往生.
Chico兄你說中陰是那一蘊 ?
中陰五蘊具足, 是名色, 具眼通的人觀察得到, 是色陰. 中陰秉身前習氣運作, 食香, 行來止去, 是受, 想, 行, 識. 另雖說中陰通死前意識, 記得死前曾習境,  但顯現的五陰己經不是生前的那個五陰, 己經不是原來的身體, 大腦和意識, 因此 「中蘊現前,異陰相續,新的名色生起」, 由此現象, 有情分段生死」 繼續相績」, 不會斷滅.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沙發
chico 發表於 2010-8-29 22:51 | 只看該作者
謝謝,仁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65

帖子

14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4
3
平等 發表於 2010-8-30 01:33 | 只看該作者
我曾經問老師:靈魂,中陰,自性 有什麼區別?
師答:一回事,只是清凈程度不同。

我的理解是陽神出竅也罷,中陰身顯現也罷,總還是有個殼子在,有個「我」在,真正「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時候才是真證道。所以即便呂祖「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地煮山川」,仍然被黃龍祖師打掉了手中的劍(知見),「尤是門外漢」。

10年前曾經帶一個練功很深的朋友去見老師,為什麼最終不能長進,師答:自我的心太重,就像窩到一個雞蛋殼裡練,總也放不開,跳不出去,朋友一時茅塞頓開。然數年之後,習氣依然,狀態也依舊,真的是本性難移。所以感嘆有時我們可以做到稍稍「理悟」,卻落到文字相中,落實不到實踐中,得不到真實受益。
共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4
 樓主|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0-8-30 01:54 | 只看該作者
【感嘆有時我們可以做到稍稍「理悟」,卻落到文字相中,落實不到實踐中,得不到真實受益.】
說的真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5
chico 發表於 2010-8-30 02:1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0-8-30 02:20 編輯

依我看,大部分學佛的人能保住來世得人身就不錯了。當世正果很難!

凡夫具足貪、嗔、痴、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禁戒取見之十惑。「四諦」相和有88 品和120品的說法。即使是要證初果「須陀洹「,都要斷盡八十八品見惑。自己不妨每天反省、勘驗一下,功夫到底如何。不改習氣,都是空談扯淡,消遣自己。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6
 樓主|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0-8-30 12:5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 chico

兄說的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0

主題

548

帖子

2207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07
7
SPZ 發表於 2010-8-31 00:58 | 只看該作者
「中蘊現前」
請問,Dhammapala 老兄,你怎麼理解「中蘊現前」,里的這個中蘊。
蘊有五,老兄認為此中蘊, ...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0-8-29 14:29

<瑜伽師地論>卷一雲: 《云何生? 由我愛無間已生故:

I'll put it this way for references :

第七識(稱為末那或意根)是「恆審思量」;祂遍緣一切法,因為恆時於其所緣諸法思量該取該舍、該作不作,所以祂是六塵萬法中時時作主、處處作主之心。祂從第八阿賴耶識中出生卻不自知,反執第八識為自內我,將第八識據為己有。由不肯承認自己虛妄故,由遍計(貪著)諸法故,恆令第八識流注自身之種子而使意根自己不斷的從第八識出生,而能於三界中現行不斷,吾人之五陰亦因此而不斷的於三界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故吾人於六道中輪迴生死不能出離,皆因意根之執著而起;而意根這個執著性,卻是由意識的無明──錯誤認知──而使意根不斷的產生執著性。所以順觀十二因緣法時「無明」排在第一,辟支佛及阿羅漢皆因斷了意識的無明而使意根的我執滅失,才能滅盡十八界而入無餘涅盤。又意根因了別慧很微劣,不能細分別六塵萬法,所以經常令第八識出生前六識來協助分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65

帖子

14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4
8
平等 發表於 2010-8-31 09:12 | 只看該作者
【感嘆有時我們可以做到稍稍「理悟」,卻落到文字相中,落實不到實踐中,得不到真實受益.】
說的真好.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0-8-30 01:54


其實我也只是說說而已,就像chico兄說的,下輩子啥樣還不知道呢,雖然也夢想即身成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9
chico 發表於 2010-9-1 12:51 | 只看該作者
雜阿含經(第256)白話譯文節選。
「摩訶拘絺羅又問:「舍利弗!那麼,所謂明者,到底甚麼叫做明呢?誰有此明呢?」舍利弗說:「摩訶拘絺羅!所謂明者,就是知,知者就名叫做明」。

又問:「到底是知道甚麼呢?」

舍利弗回答說:「就是:知道色就是無常,知色無常之事,能如實而知道。色為磨滅法,對於色為磨滅法之事,能如實而知道。色為生滅法,對於色為生滅法之事,能如實而知道。受、想、行、識為無常之法,對於受、想、行、識為無常法之事,能如實而知道。識為磨滅法,對於識為磨滅法之事,能如實而知道。識為生滅法,對於識為生滅法之事,能如實而知道。拘絺羅!對於此五受陰,能如實而知,如實而見,而覺、而慧、而無間等(證悟),就名叫做明。成就此法的人,就叫做有明」」。


實話實說,五蘊無常,是磨滅法,生滅法,我都不能在日常接人待物的時候如實知。其他的就更談不上了。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11 17: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