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走過823走過槍林彈雨

[複製鏈接]

472

主題

1469

帖子

131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1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對風憶塵 發表於 2010-9-1 13: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走過823走過槍林彈雨

2010-08-31
吳毅峰
《聯合早報網》

金門和廈門,本來是一家人;可是,52年前的8月23日,一場炮戰把金廈變成了地獄之門。

那是一場內戰;那是一場悲劇。中國人打中國人,從來不手軟,而且每一拳都是往死里打。金廈本來就是一家人,講著同樣的方言,過著同樣的日子,發著同樣的牢騷,犯著同樣錯誤,做著同樣的夢;然而,一場無情的,不間斷地延續了44天,然後間歇性地延續了21年的「金門炮擊」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改變了兩岸的血肉情緣,改變了兩邊居民的物質和精神空間。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係,「炮擊金門」在法理上終止。由於鄧小平前往美國發現世界變了,中國必須改變自己;於是,中國大陸開始進行「經濟改革」,走上了物質享受的發展道路。30年後,廈門和金門已經不同了 - 廈門喧囂而繁榮;金門幽靜而自足。然而,那場血腥的戰爭給兩地人民留下的傷痕其實也還沒有完全地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淡化。

52年的時間過去了,兩地人民頭上飄揚的旗幟依然不同。在備戰的年代,蔣介石和蔣經國給了金門很多的優待,所以這裡的民眾對於國民黨的感情依然很深。早年,國民黨政權在這裡屯兵備戰;公元2000年後,陳水扁一心想把金門,馬祖等離島拋棄,丟給大陸,所以撤軍。一時間,原先依靠阿兵哥過日子的金門人(以及馬祖人)的生活突然發生了重大變化。

每年逢「823紀念日」,國民黨都有一些紀念活動,民進黨則選擇用沉默表示不屑。今年也不例外。根據2010年8月23日《金門日報》報道,「八二三戰役五十二周年前夕,參戰官兵重返金門追悼戰友」。「八二三台海戰役戰友總會理事長呂芳煙「談烽火往事,呼籲列入國教教材」,認為「戰爭無情,和平無價」。根據當天《金門日報》報道,1958年8月23日爆發的「823炮戰」,中共軍隊炮擊金門,在44天的炮戰期間,面積約150平方公里的金門島群,落彈47萬餘發,震驚中外,三軍浴血奮戰,確保台海安全,屏障台灣民主和經濟發展。

這一天,除了《金門日報》之外,台灣島內的《中國時報》和《聯合報》也進行了報道;當天上午,在金門太武山軍人公墓舉行了公祭儀式。中國大陸官方在這一天則靜悄悄,只是《廈門日報》在8月24日(也就是傳統的「中原普渡節」,也稱「中原鬼節」)這一天簡要地綜合了台灣媒體報道,「期盼兩岸走向和平」。筆者在金門依稀感覺到民眾平靜中的一絲憂傷。

站在「民族救星」蔣介石的銅像前,筆者心情久久不能平息。為什麼當官的愛貪污?為什麼龍的傳人碰到自己人就那麼手下無情?為什麼政客總是打著民主和民族的旗號欺壓人民?軍隊到底是個人的保安還是人民的安保?為什麼大陸台商對大陸員工會那麼無情和野蠻?為什麼更多的國民黨人後代比民進黨人後代更有錢?為什麼呂秀蓮說台商是「殖民統治」?

蔣介石當然無法回答我的問題,因為就算在其生前他自己也沒搞清楚。現如今,兩岸在經濟上進行了「意淫」,卻在政治上依然絕緣。這其實不能保證兩岸不會在民進黨再次執政后發生「擦槍走火」的悲劇。憑良心講,民進黨的崛起其實正是對國民黨殘酷壓制的反抗。當然,民進黨的「台獨」路線肯定不會受到兩岸真正追求統一的中國人的同意。這正是困境之所在。

在軍人公墓前,一位年輕的台灣軍人給筆者寫下了「保家衛國」的留言。感謝這位台灣軍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3 18: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