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路上有文介紹成功毀滅孩子的幾個方法。要成功毀滅一個孩子可以,要成功毀滅一群孩子,當然也可以,不獨如此,就是要成功而徹底毀滅一個民族該方法也當然可以。
首先應該做的是摧毀孩子的自尊,將孩子貶到卑微的地位上.具體方法有這樣幾條:
1,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沒人賞識他.例如學習不行,長相不行,交際不行,幹家務不行,馬虎,粗心,讓家人為他受累……總之,他沒有行的地方.
2,經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例如這種話要時常掛在嘴邊:"看人家××,從不讓父母操心!"這類話最具打擊力和摧毀力,是毀孩子的王牌語錄.
3,父母把自己塑造成為家庭犧牲者的形象,這樣會使孩子產生罪惡感.而一個有罪惡感的人往往採用自暴自棄的方法度過一生.具體方法舉例如下:經常告訴孩子,自從有了他,你連電影也沒看過,你為他操碎了心,都累出病來了,最好再具體說出你身上的哪種病是由於他造成的.或者說,如果不是為了照顧他,自己早就在事業上有大發展了.
4,和孩子說話時口氣決不能和藹,切不可使用商量的口吻,一定要使音量達到70分貝以上,一定要使用命令式的口吻.如果還能配合一些挖苦諷刺的漢語片語,則效果更佳.如"你真蠢""你混""沒見過你這麼傻的""怎麼生了你這麼個東西"等等.
5,孩子的一切要由你來決定,切不可給他一點兒自由,他的行蹤你要密切注視.他如果有日記,一定要設法查看;他如果有信件,一定要審查.這樣做能在他心裡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覺,造成他是一個受人操縱的木偶的感覺.一個懷疑自己不是人的人是絕不可能奮發上進的.
6,要學會遷怒的本事.單位上遇到不順心的事,回來后要想方設法找理由給孩子潑狗血.無論什麼事都歸功於孩子的過錯然後教訓他,並制止他流眼淚.這樣做可以有效地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增強孩子的自卑感,同樣可以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覺.
7,當眾出孩子的丑.前6條都是在家庭里的"單練".真正要徹底毀掉他,這第7條才是殺手鐧.你一定要當著外人(或同學或親友或鄰居)損他,貶他,讓他無地自容.從心理學角度講,這樣做能使一個人產生懼怕社會的心理,產生自慚形穢的念頭.而一個懼怕社會和自慚形穢的人是很難立足於社會的.
您掌握了以上7條,就基本上可以毀掉自己的孩子了.當然,還得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做到運用自如,這樣才能將你的孩子徹底毀掉,使他終身一事無成。
相對應的,魯迅就是按照如下方式毀掉中國人的孩子的:
1、覺得並試圖讓所有中國人覺得,中華民族、中華文化最不能支撐一個國家、民族的持續發展;
2、以為並試圖讓所有中國人以為別的國家、人種、文化比中國更行;
3、認為並試圖讓所有中國人認為我們共同的家庭——中國——所遭受的傷害、侵略、剝削、凌辱是全地球乃至全宇宙最慘烈者;
4、以最大分貝的聲音呵斥中國、中國人、中華文化;
5、以為並試圖讓所有人以為中國人、中國、中華文化一點發展空間都沒有,以至必須接受徹底改造;
6、遷怒中國人、中華文化之甚;
7、當眾出中國人、中華文化之丑,以徹底折殺中國人的自信心。
一代又一代學習阿Q正傳的文章的同時,幾乎所有的中國青少年學生都接受了「自己就是阿Q或者具有阿Q基因」的文化心理暗示。當自己有什麼想法的時候,立即就自我否定了——革命,不過也就是為了趙太爺的房子和吳媽的屁股而已。 既然這樣,別人革命不過就是為了錢和女人的屁股而已,其心可誅也;如果自己有了錢和女人的屁股,革命已然成功也。
日本人罵中國人是「東亞病夫」——魯迅就介面說中國人是「阿Q」——一個典型的東亞病夫,他的口吻難道不是徹底的「日本帝國」的嗎???正是魯迅,甚至是鼓吹連漢字都不要的。試問,以彼時度量之,如果取消了漢字,中國人最可能接受的難道是今天我們最熟悉的英語嗎?各位,不是的,而是當時在東北三省已經開始推行的日語——而這,正是魯迅的徹底毀滅中華文化的根本、險惡的用心。魯迅本意是要幫日本人的,但是,正如日本侵華戰爭一樣,最終卻幫助了GCD徹底的政治、文化革命——只比日本人少了種族革命而已,因此,如同感激日本侵略戰爭一樣,魯迅也就自然受到GCD的感激而被捧為文化旗幟。
魯迅之以為中國的國粹乃是如人臉上之瘡,頭上只腫瘤.試問,即便一個臉上長瘡,頭上生瘤的人,他之「粹」就只得這瘡和瘤嗎?如果說「阿Q」就是集中華之萃者,那麼,又是哪些人、依靠的怎樣的精神一次次擊退歷史上那麼多的侵略者的呢???又是哪些人、依靠的是怎樣的「萃」建設起中華民族共同的大家庭的呢??
到了是做阿Q無賴還是頂天立地英雄漢的文化心理選擇的時候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