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世乒賽,不贏就是罪?

[複製鏈接]

200

主題

225

帖子

20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莫斯科,世乒賽。同一個場館,甚至同一張獎台。男隊和女隊站在不同的海拔高度,流下不同的淚水。

5月30日的兩場決賽,定格了男隊、女隊隊員們不同的表情。老將馬琳在戰勝最後一個強勁對手德國隊的波爾後,興奮地和主教練劉國梁擁抱在一起,在隨後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師徒倆都哽咽得說不出話來。

而此前的女隊決賽,中國隊以1∶3負於新加坡隊,九連冠夢碎。首次參加世乒團體賽就被委以一號主力重任的劉詩雯,接連輸給王越古、馮天薇,致使中國隊痛失考比倫杯。第二天,國內大多數媒體刊發了她流淚的照片,諸如「淚灑賽場」、「哭吧哭吧不是罪」的標題,向讀者傳遞出一種「負罪」的信息,所謂「不是罪」,其實是在表現一種寬容,前提還是罪。

在隨後的頒獎儀式上,獲得亞軍的中國姑娘們在走上領獎台時,顯得心事重重,而季軍日本隊的福原愛和她的隊友卻很開心,笑容動人。是的,目標、定位不同,但誰說一項運動的冠軍,就被一個隊所預定?體育競技本來就充滿偶然性,別說運動員培養、成長規律,即使如日中天的隊伍,也有狀態低迷、陰溝翻船之時。我們的隊員為何就輸不起?

我特別注意媒體的報道,劉詩雯在接受採訪時反省,「這個結果讓大家失望了,我沒有完成好自己的任務。」隨後,她又堅定地表態,「一定要把這個杯奪回來」。劉詩雯真是好孩子,也許這樣的「反省」和「決心」,正暗合媒體和公眾的期待。可她畢竟只有19歲,這麼成熟的表態,無非是把壓力延後到下一屆。

回頭再看馬琳接受採訪時的回答,「賽前知道女隊輸了,非常可惜,加上第一場馬龍在領先情況下沒贏下來,當時壓力、氣氛是非常難受……如果(對波爾)這場比賽輸了,後果不敢想。」老將馬琳和小將劉詩雯們,流下不同的淚水,感受到相同的壓力。而正是這「壓力」,讓劉詩雯不敢承認傳聞中的戀情,讓女隊教練施之皓公開表示不主張、不提倡隊員拍拖。

不怪教練不近人情,因為,無論是運動員還是教練員,他們的背後有無數雙眼睛,有一個追求成績的組織,還有沉甸甸的「國家榮譽」——這才是壓力所在。我們的運動員、教練員、體育官員,甚至現場直播的解說員,在談到男隊女隊決賽時,口口聲聲都說這是一場不能輸的比賽。既然是比賽,什麼樣的比賽只許贏不許輸,天底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但這「道理」偏偏就掌握在一些人手裡,他們相信榮譽能帶來的堅定信念,堅強的意志品質能創造符合期待的成績。於是,我們的隊員獲勝后的淚水中有喜悅,也有辛酸,失敗后的淚水中有懊惱,也有愧疚。前者是正常的人性流露,後者則是附加的價值,是體育運動被扭曲的「意義」,是運動員追求成績指標時所遠離的快樂。
沙發
匿名  發表於 2010-6-4 22:22
不贏哪裡錢,房子,陞官?

0

主題

5

帖子

1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
3
夏娃 發表於 2010-6-4 23:58 | 只看該作者
再贏奧運會就要考慮取消乒乓球項目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23: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