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伊朗分歧令美俄「蜜月」迅速瓦解

[複製鏈接]

391

主題

911

帖子

415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1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如果說奧巴馬上台後的外交轉型帶來美俄蜜月,令美俄不僅聯合削減核武器,並且能夠在對伊朗制裁問題上達到某種一致的話,如今,這一蜜月就快要走到盡頭。俄近日不顧美國反對,堅持在伊朗建立第一座民用核電站的宣示,猶如對美「亮劍」,告誡美不可突破俄利益底線。
  之所以有近一年的俄美「蜜月」,主要在於奧巴馬上台後的外交調整,對俄放出多重誘餌。如果說小布希時期啟用的外交官僚,大多是前蘇聯問題專家,因此將矛頭焦點對準俄羅斯的話,那麼奧巴馬時期則增加了不少「知華派」,其外交重點從俄羅斯轉向中國。
  此前,奧巴馬宣布放棄在東歐部署反導基地,美俄兩國還預計簽署新一輪《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降低俄在美整體外交中的分量,增加對俄利誘以獲取政治交換,同時騰出精力應付中國,似乎是奧巴馬的新全球意圖所在。
  美做出這樣的調整,完全出於國家利益考慮。美外陷伊拉克泥潭、內陷經濟危機,內外交困,難以抽身,不僅需要收縮對外戰線,更需要減少對外經濟成本,反哺本土經濟。而小布希時期倡導的反導計劃卻與此目標背道而馳。不僅耗資巨大,而且拖累美國形象,成為美恢復經濟、重建大國風範的巨大障礙。
  撤回東歐反導基地,是美收縮戰略的必然結果,奧巴馬將其放在美俄交好的大旗之下,以對俄送禮的順水人情的方式送出,則意在為美挽回顏面,並與俄進行政治交換。這一點,俄羅斯領導人應當心知肚明。正因為美收縮戰略並非心甘情願,而是迫不得已,所以俄對美並未背上任何「人情債」。
  歷史上看,俄羅斯人一直視美為瓦解前蘇聯,搞垮俄經濟的罪魁禍首。從根本上講,俄對美及西方諸國的外交目標,有一種發自心底的警覺和根深蒂固的戒備。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從歷史和國家根本利益上來講,俄都不太可能與美走得過於緊密。一旦政治交換走到盡頭,俄美利益必然分歧。今天的俄羅斯與歷史上的俄羅斯有著巨大的差異。如果說,二十年前的俄羅斯還屬血氣方剛,會因為幾句民主口號就改弦更張或陷入內部紛爭的話,今天的俄羅斯則已經走上更加現實主義和實用主義的道路,更看重國家利益,更注重實際效果。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俄只會選擇真正能夠為俄帶來繁榮的一方。這正是美俄蜜月不可能長久的關鍵所在。
  俄在伊朗有著巨大的經濟利益,而美在伊朗進展緩慢。從對伊關係來看,兩者絕非同一起跑線。出於利益考慮,即使再有誘餌,俄也絕不願跟從西方,犧牲如日中天的俄伊關係。今後美俄再有「蜜月」,恐怕也會同樣短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9 02: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