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悲劇性的人物和時代的悲劇性——重新審視汪兆銘先生

[複製鏈接]

1

主題

4

帖子

34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3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真相難看 發表於 2010-5-2 17: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真相難看 於 2010-5-3 18:56 編輯

用有限的篇幅全面透徹地介紹一個極為複雜的歷史人物的確是一件不易的事。各位朋友中有不少異議是我預料中的事情,因為我所講的這個人物「蓋棺定論」已久,涉及的又是所謂中華民族的「大是大非」和「原則」問題,所以,各位的異議(不管是表達出來的還是存於內心的)完全在情理之中。我敘述的目的只是為了與各位分享我的心得,但是決無半點「說教」的動機,如果言語中流露了這種傾向,那麼純屬實性格使然(口無遮攔慣了),若有冒犯,尚請見宥。

首先我想再次強調,我對汪精衛先生表示的敬意是我本人在經過閱讀和思考後一種油然而生的感情,而無意勉強各位認同我的這個感受。其次,鑒於有人對我的思想背離正統「如此之遠」表示不解,所以我想也順便說說我的歷史觀形成的心路:

我從小就不喜歡言情小說,而一直對歷史著作和人物傳記情有獨鍾,雖然當時的我還不知道哲人培根曾經說過那句「讀史睿智」的名言。我喜歡歷史(特別是人物傳記)原因有三:人物傳記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歷史背景(具有通史功能),人物傳記能反映傳記主人的歷程和感悟(具有借鑒功能),人物傳記的語言水平一般都不錯(具有一定的文學可讀性)。

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鑒別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我發現,在國內的時候能看到的歷史材料中含糊不清、扭曲變異、無中生有處比比皆是,因而開始對國內寫的人物傳記產生了懷疑,對這些傳記所記載的人物(絕大多數是「歷史定論」的正面人物)開始敬而遠之,「敬」是因為這些「偉人」的形象在我心中依然還高大目眩,故敬之。而「遠之」則是因為當時已看到了某種矛盾和不實但卻不能確定這矛盾和不實的原因,故遠之。

既然對「歷史肯定」的人物產生了懷疑,那麼,自然也就對「歷史否定」的人物產生了好奇,而且特別是對那些被人「踩上一隻腳永遠不能翻身」的人物更為關注,我開始對「否定」打問號,然後調查,繼而重新判斷。我發現,我們以往看到的歷史材料不乏:

•   「庸俗勢利」(如成敗論英雄牆倒眾人推的御用和市儈寫史手法)、
•   「玷污人格」(對政見不同政道有別的同胞同志竭盡謾罵之能事,「叛徒」、「漢奸」、「工賊」、「內奸」充斥於耳)和
•   「扭曲人性」(對否定了的人物及其名聲進行變態摧殘,如,對秦檜夫婦的長跪懲罰,對汪精衛的刨墳羞辱,對林彪戰功的百般貶低,對陳獨秀功績的輕描淡寫,對瞿秋白人性的任意曲解……)
•    ……等等

出國之後看了許多在國內無法看到的中文和外文史料,我一邊為幾代人被愚弄和欺騙而捶胸頓足,一邊也為人心之複雜而感嘆不已。我們自覺不自覺地或多或少地接受灌輸而得的觀念,用這些混淆真偽的概念去判斷認識,還以為真理在手洞察秋毫。更令我感到不平和惋惜的是,不少仁人志士民族精英僅僅因為政見不同、救國路異、性格缺陷而蒙羞受辱長跪百年,而那些真正的不仁者卻依然安躺在那些由君主政客們授意、御用文人們精心粉飾和「廣大群眾」頂禮膜拜的聖殿里。

歷史有兩種:一種是實際歷史(史事),也就是發生過的事情的總和,它們真實而客觀,然卻「復盤」無望。另一種就是文載歷史(史學),這是我們後人活動的空間,這裡真偽並存、魚目混珠、雲山霧罩、暗流涌動。在這裡,君主政客們可以信手拈來、顛倒乾坤、甚至指鹿為馬,卻冠冕堂皇地稱之為「古為今用」。御用文人們可以竭盡阿諛獻媚之能事,為「古為今用」磨刀捉刀口誅筆伐,殺人不見血,毀譽不見淚。而我廣大群眾則振臂高呼群情激昂,或拳腳相向啐罵控訴,而不問他們專政羞辱的對象是否該受到這份待遇,更不問這種專政羞辱的手段是否文明是否符合人性。在中國,對人對事,似乎永遠是罵得越凶越表示正義在手,打的越狠越表示革命徹底。所以,在中國,「帽子」滿天飛不奇怪,「文字獄」反覆問世不奇怪,冤假錯案不斷產生不奇怪,平凡昭雪從不間斷不奇怪……不奇怪啊!因為,中國的文載歷史(特別是近代和現代歷史)已經是支離破碎假多真少、充滿謊言、冤魂多多。當年中華大地刀光劍影,而我們的教課書本里難道就不是是血雨腥風嗎?!不奇怪啊!因為,在通往菜市口行刑的路上,永遠有無知的人們在那裡往囚徒臉上身上扔爛菜吐唾沫。他們不知道或者也不想知道,這些死囚中也有為你我請願為你我奮戰的仁人志士。悲哉悲哉!!!

我敬仰面對生死大義凜然鐵骨錚錚的熱血英雄,但我也佩服面對抉擇知難而進難己易人的仁人志士。前者會被歷史大書特書,後者卻可能遭人唾棄。我們在紀念前者的同時,也不應該蔑視後者。

尊重歷史要從揭示真相開始,而揭示真相需要勇氣,因為真相往往是血淚交加陰暗醜陋。我們每個人都捫心自問:

1.  在我們發表看法或給人定論的時候是否秉著對人負責的態度去作過調查?
2.  我們在真相面前是否有勇氣掙開雙眼?
3.  我們在真相面前是否有勇氣否定自己?

正是在回答了這三個問題之後,我才開始直面汪精衛這個歷史人物的。此前,我對汪精衛的印象和諸位沒有什麼區別:反共元兇,賣國漢奸。可是,當我開始觸摸歷史中的汪精衛時,他在我心中開始變得立體。當我開始剝蠶抽絲般地了解他時,我對他的敬仰之心油然升起。我不想越俎代庖地去替諸位採信取證,如果諸位對汪精衛這個歷史人物感興趣,不妨可以自己去讀些史料,然後冷靜思考。

從人性人品方面去邏輯分析,我們要問:

1.  一個具有汪精衛那般才智和人品的人為何要去做「賣國求榮」的苟且之事?
2.  一個「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勇士汪精衛為何要去對日本人摧眉折腰卑躬屈膝?
3.  一個看重清名不計名利的「聖人」(黨內同志對其的評價)汪精衛為何要甘冒天下之大不韙並置自己一生榮譽而不顧去出賣他為之流血奮鬥的中華故園?

從當年情勢和結果來看,我們要問:

1.  「汪偽政府」成立之後中國百姓是更加生靈塗炭了還是保存了人力物力資源?
2.   中國國土的淪喪是在「汪偽政府」成立之後發生的還是之前?
3.   外蒙和其他疆土究竟是丟與誰手?
4.   是誰從日本人手裡拿回了當時已經分治的華北和華東大片國土從而保持了國家的相對完整性?
5.   當時「百病纏身」「弱不禁風」的中國和日本人談判時手中到底有多少籌碼可以用來作強勢?
6.   如果沒有美國的參戰沒有蘇聯的介入,中國的抗戰能有後來的結果?

各位朋友,當你們回答了以上問題之後,你們會發現,能夠蔑視和仇恨汪精衛的理由恐怕只剩一個,那就是他損害了所謂的民族自尊!說白了就是面子!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面子是虛的,重要的是要保全生命和物資,生命都沒有了,面子何存?「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是意氣用事英雄氣短,受遭殃的只會是平民百姓。縱觀歷史,用土地換和平的例子古今有之中外有之,面對凶暴殘忍的入侵者,弱國以儘可能低的代價換取生存權利以圖後起的做法是明智的。

一個國家的版圖有張有縮,暫時的丟失是自身虛弱的無奈之舉,也是明智理性的權宜之計。丟土地怎麼了?台灣不是丟過嗎?香港不是丟過嗎?澳門不是丟過嗎?現在不還是在中國人手裡?反過來看,我們現在相對強盛了,但外蒙不是還獨立著呢嗎?日本的經濟實力在世界上是一人(美國)之下萬人之上,但他的北方四島不是依然在老毛子手裡嗎?失地不丟臉,即便真的丟了臉,那就暫時認了吧,誰讓你虛弱誰讓你自己不爭氣?那就發奮圖強奮起直追,說不定哪天外蒙自願回歸、新加坡爭著加盟、台灣自覺成為守護大中華共榮圈的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呢。

回顧歷史,中國有過數次被異族征服的經歷,我們現在還會計較漢人丟失給蒙人金人多少土地嗎?我們不是都把這些當年的侵略者變成了我們民族大家庭的一員了嗎?他們在中土燒殺掠奪最後不都成了中華歷史的一部分了嗎?日本在維新以前也曾被西方列強奴役過殖民過,那又怎麼了?受過恥辱而不思進取嘴上稱雄,這是阿Q精神,這才是真正的丟臉!受過恥辱而發奮圖強,這才是真正的民族自尊!

汪先生以自己一生的清名為代價來換取國人的喘息,不管結果如何,起碼他的本意和初衷是無私的是值得人敬仰的。在當時歐美不願意施以援手和中國武裝力量內部三心二意明哲保身的事實面前,汪先生的舉措是可以得到諒解的。那些指責他委身於日本人是出於私心的觀點是不負責任的。

這裡我想順便舉兩個例子,求請大家思考並對自己作出回答:

1.  面對兇悍的劫匪進入你的私宅,文弱的你選擇何種方式來保全家人的生命?
2.  面對空中劫機的亡命徒,機組人員和乘客應該採取何種方式來保全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朋友,歷史有時是很殘酷的,殘酷到連給你選擇的時間和機會都沒有,你會身不由己難以自拔。歷史是個立體的進程,不能簡單而論。所以,我們對待歷史人物就不能苛求,更不能以成敗論英雄,而是要看他們行為可能的動機究竟是出於私利還是為民為義。我在讀了各類有關史料后發現了汪先生身上的閃光點,我對他的敬意是由衷的,不是受人蠱惑的。

由汪精衛先生我還想到了中外歷史上的其他讓我敬仰和崇拜的人物:

薩達特

在金字塔的國度里有一座墓碑,墓碑上的銘文是這樣的:

以寬大仁慈的真主的名義,
你不要認為那些為了真主而被殺害的人是死了,
因為他們與真主同在。
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總統,
戰爭的英雄,和平的英雄,
他為和平而生,為原則而死於
(穆斯林陰曆)一四O一年十二月八日,
公元一九八一年十月六日,
他的勝利第八周年之際。

1977年11月21日,埃及總統安瓦戈爾•薩達特結束了對自己當時的敵對國以色列的驚人訪問,與貝京總理攜手保證「不再進行戰爭」。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和埃及當時實質上仍然在發生戰鬥,阿拉伯世界正在同仇敵愾地聲討以色列。薩達特卻在以色列國會上發表了前所未有的演說,宣布他承認以色列的存在。他說:「如果你們想與我們在世界這部分土地上生活在一起,我誠摯地告訴你們,我們以全部和平安全來歡迎你們來到我們所有人中間」。一段時間內,他在國人面前和阿拉伯兄弟國面前雖然背負著罵名,但他的勇敢和真誠卻感動了他昔日的「敵人」,並最終贏得了世人的讚頌。在他飛回開羅時,以色列戰鬥機將他護送上路。

第四次中東戰爭后,兩國在華盛頓戴維營簽署和平協議,這使得埃及成為第一個和以色列建交的阿拉伯國家。和平協議的達成受到了其餘所有阿拉伯國家的指責,罵他是阿拉伯事業的叛徒的人大有人在。薩達特雖然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卻因此沒能去奧斯陸領獎,也沒能擺脫1981年遭到暗殺的厄運,但他的和平舉動拯救了無數生靈。


曼德拉

南非的曼德拉是我最敬仰的政治家。

27年的鐵窗生涯非但未能消磨他堅強的意志,反而使其歷久彌堅、錘鍊出堅韌頑強、沉著大度的優秀品格。他在南非宗族隔離政策紛崩瓦解之後沒有進行報復清算,而是呼籲黑人「將武器扔到海里去」,不要「將白人趕到海里去」,當時國內和非洲的反對聲也處處可聞,但他以博大的胸懷和仁慈的心拯救了一個新南非,不僅贏得了朋友的愛戴,也受到了昔日敵人的尊敬。他的一生正是博大胸懷的自然寫照,書寫著一個坦蕩而豁達的胸襟,體現著一種包容萬事萬物的海量。

曼德拉在其自傳的結尾這樣寫道:「正是在那漫長和孤獨的歲月里,我對本民族人民自由的渴望變成了我對各民族人民、白人和黑人的自由的渴望……剝奪他人自由的人是仇恨的囚徒,囚禁他的是偏見和狹隘……被壓迫者和壓迫者同樣都被剝奪了人性。」

平心而論,如果他執政后對白人實行清算,佔南非人口絕大多數的黑人會支持他,非洲國家會支持他,世界輿論會理解他,但是他沒有這麼做!他沒有讓仇恨扭曲自己的心靈!相反,這個從囚室的漫漫長夜中走過來的人卻深信囚禁他的那些人也應獲得自由。這才是曼德拉人格真正偉大的地方。


瞿秋白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這位曾經是中共領導人的文弱書生被同志的妻子出賣后被捕,他在獄中沒有放棄自己的信仰,但是對自己的人生進行了反思,洋洋萬言,寫就了《多餘的話》,文中開頭,他寫道:「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這是一個反思者的口吻。  
讀完《多餘的話》,一個有血有肉有靈有欲的文弱書生呼之欲出,讓我感到這是一個觸手可摸非常富有人性的共產黨人。面對鐵窗面對死亡,他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冷靜和泰然。他在文中自喃自語娓娓道來,沒有恐懼,不存僥倖,他在向自己告別……最後,他用文人特有的口吻和童心未 的話語流露出了對人間的眷戀:  

「告別了,這世界的一切!
最後……
俄國高爾基的《四十年》、《克里摩•薩摩京的生活》, 涅夫的《羅亭》,
托爾斯泰的《安娜•卡里寧娜》,中國魯迅的《阿Q正 》,
茅盾的《動搖》,曹雪芹的《紅樓夢》,
都很可以再讀一讀。
中國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東西,世界第一。
永別了!」

他在刑場上很英勇,高唱著自己翻譯的國際歌,高呼著口號,手指一塊空地,恬靜安詳地對劊子手說:此地甚好!……隨著一聲槍響,他的生命被 情的剝奪了。

可是,正如他自己預見到的那樣,他的坦誠、他的人性、他的反思、他的《多餘的話》在他死後被他的同志們戴上了「軟弱」、「叛徒」、「小資情調」、「沒有氣節」、「沒有是非」、「動搖變節」等帽子,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才被平反正名。

我欲哭無淚。

不瞞大家說,我在向大家介紹汪精衛先生的時候和之後爭論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更能體會汪先生當年的處境了,有道是:露重飛難進,風多響亦沉。

我在波黑戰爭期間中國使館被炸時曾寫了以下一段話:「維護民族利益要求公民有堅定和健康的民族意識,何謂「堅定」?就是不管國富國貧都應保持民族向心力,平時不要盲目追崇西方文化和物質,隨意放棄和貶低自己的文明精華。何謂「健康」?就是一種深沉的不誇張地和不靠突發性事件的刺激就具有的對本民族的認同性。」

我經常會問:我們中國人做到這點了嗎?如果沒有,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去苛求一個為本民族而不計自己名聲的君子呢?

好了,不說也罷。

在我結束這通「發泄」之前,我還有一句話贈與大家,不是說教,而是共勉的心語:

讓我們都作獨立思考的人,讓我們不要做人云亦云的人。讓我們在考慮所謂「民族大義」「大是大非」和「原則問題」之前先學會尊重和體諒每一個生命,每一個活著的或者已經死去的生命,尊重他們的人格,體諒他們的弱點。

不好意思,佔用大家時間了。

謝謝。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沙發
huasendg 發表於 2010-5-2 18:23 | 只看該作者
我們所看到的歷史書都是洗腦作品,歷史真相的細節99%不忍卒讀.
我想通過汪精衛來談時髦的東亞共榮話題,給人罵了一通.汪精衛已被定性為漢奸,沒有了政治價值,是不可能翻案的了,正如:
林彪會被翻案嗎?
秦儈會被翻案嗎?
韓信會被翻案嗎?

因此,在下非常佩服樓主的勇氣.
我們的確需要重新審視曾經受到的教育,獨立思考自已感興趣的問題,再也不能給人誤導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匿名  發表於 2010-5-2 22:41
佩服LZ的勇氣。現在太多的人因被長期洗腦,而失去了獨立思考。

923

主題

4917

帖子

159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99
4
鐵螳螂 發表於 2010-5-3 03:48 | 只看該作者
汪先生大概想: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
沒想到他下的這個地獄真是地獄,萬劫不復,遺臭萬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4

帖子

34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34
5
 樓主| 真相難看 發表於 2010-5-3 15:3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huasendg

愛國華僑,你好,謝謝你的關注。論壇各種思潮思路觀點都有,受到非議很正常。但我不認為一個被定性為「漢奸」的人就沒有了「政治價值」,因此而不可能翻案。劉少奇不是翻案了嗎?當年他可是被定了好幾個性了的!翻案平反在中國司空見慣,這本身就說明一個問題,只不過這裡有個時間和政治需求的問題。但我在這裡要表達的其實和政治無關,因為我表達對汪先生的敬意,與他是否被平反沒有關係,即便他永世不得翻身,我依然敬重他。既然我們要爭取獨立的思考,那麼就不要用一個人的「政治價值」去評判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4

帖子

34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34
6
 樓主| 真相難看 發表於 2010-5-3 15:3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 真相難看

鐵螳螂,你好。汪先生所下的地獄就是人的愚昧和勢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匿名  發表於 2010-5-3 19:15
回復 6# 真相難看
汪精衛比想當漢奸卻當不上的土共強多了。至少,汪兆銘及其手下還有合作價值。就連最能在前期兼容並蓄、後期才翻臉的斯大林也把偉大的毛主席當著東歐領導人的面臭罵了一頓:「一點合作的價值也沒有。」
汪精衛什麼時候被人這樣罵過?
8
匿名  發表於 2010-5-3 20:33
回復 7# Guest from 172.17.36.x

日本人、蘇聯人對汪先生還是很客氣的。但是毛主席就享受不到這樣的待遇了。
有才與無才就是不一樣。

1

主題

4

帖子

34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34
9
 樓主| 真相難看 發表於 2010-5-3 20:4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 Guest from 172.17.36.x

討論或者分析歷史和歷史人物,最好是持理性的態度,無論是對汪精衛,還是對毛澤東,都應該如此,不然,我們維護汪精衛人格的同時,又會陷入踐踏另一個歷史人物的人格之中。非理性的研究歷史,只會誤入歧途和誤導他人。斯大林是否這麼說過毛澤東我不清楚,但事實是,斯大林的蘇俄始終在利用這中共,包括毛澤東治下的中共,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合作價值」是存在的。呵呵,罵人的話才是沒有任何評判和參考價值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匿名  發表於 2010-5-3 23:07
回復 9# 真相難看

回9樓:我並沒有維護汪精衛。我只是把汪精衛與毛主席相比較。漢奸汪精衛比禍國殃民的毛主席強百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5 06: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