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惡爭名人故里是一種畸形的文化政績

[複製鏈接]

29

主題

156

帖子

4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澤西 發表於 2010-3-23 08: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去年,「臨城趙雲故里傳說」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由此引發石家莊正定與邢台臨城間的「趙雲故里」之爭。如今,正定和臨城對「趙雲故里」的爭奪已不再只是「口水仗」。近日,正定決定斥巨資修建「趙雲故居」,而臨城方則要大搞「趙雲文化主題公園」。(3月18日《河北青年報》)

  又是一起名人故里之爭!近年來,這樣的爭辯此起彼伏,從炎帝故里之爭到老子故里之爭,再到曹雪芹、諸葛亮故里之爭,如今又冒出了一個趙雲故里之爭,大有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趨勢。

  鑒於某種歷史原因,從學術研究的角度權衡,對名人故里存在區域爭議是一種正常的文化現象。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辨明出處,積極開發此類寶貴的文化資源對於弘揚歷史文明,提振民眾精神而言,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

  然而,如今的名人故里之爭都不約而同地發生了變味。本是學術領域的觀點碰撞與交流,主角卻演變為了地方政府,目的是為了利益驅動下的資源經濟博弈。行政介入,本無可厚非,但不遺餘力地「御用」專家學者造勢,全民參與吶喊,大肆修建廟宇,搞近乎瘋狂的祭祀儀式,恨不得讓作古的名人們復活過來作個現身佐證,不能不說是一種扎眼的怪異現象。

  此類為了地方利益訴求,而不惜一切精神與經濟代價爭貼名人標籤,不僅是對學術研究的庸俗化,更是對歷史的褻瀆與傷害。在政府為之「大動干戈」的背後,折射出的是一些地方經濟發展的浮躁心態。執政誤區,在不斷升級的名人故里之爭中已經暴露無遺。

  殊不知,名人爭奪效應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能因地制宜,順勢挖掘歷史名人資源,來豐富地方文化底蘊,提升區域影響力,在一定程度上能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反之,為了粉飾政績,花費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胡亂地與名人攀上關係,欲把名人品牌演變為一種營銷方式,而不是靜下心來,集中財政投入,積極改善生活與投資環境,結果只能落得個偷雞不著蝕把米。

  由此可見,作為地方政府要清醒地認識到經濟發展與名人效應之間的關係,知曉僅憑名人關係提升地方經濟是愚蠢的想法,拋棄「拍腦袋」之下的盲目定案,而要立足實際,科學決策,讓爭奪名人故里之類的鬧劇不再上演。 
一場秋雨一場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10 19: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