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西方稱中國變得越來越強硬 違背韜光養晦傳統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10-3-21 19: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主持人:何亮亮 鳳凰衛視時事評論員

  【新聞背景】溫家寶總理在3月14日答記者問時的表態引發全球對中國外交方針的關注,崛起的中國正在變得「越來越強硬」嗎?中國外交是否過度自信?這個話題成為海外輿論爭論的焦點。

  中國正在越變越強硬

  美國《新聞周刊》 3月22日(提前出版)

  這個中原帝國正在重寫國際貿易、技術、貨幣和氣候的規則。中國現在擁有了更大的國際影響力,而國內輿論日趨好戰,因此開始採取強硬的立場,以圖改變國際體系,重寫國際規則,爭取建立對中國更加友好的環境。

  如果中國有一天真的富裕了,它會像美國一樣嗎?答案是否定的。人們早就從中國對待外資態度方面看到令人擔憂的跡象:過去中國千方百計吸引外資,而現在將外企排除在政府採購計劃之外。中國年輕一代變得更民族主義化,中國政府在安全、貿易和外交方面採取的一些新的強硬做法與此相關。中國的強硬態度在2013年前還會增強。

  【點評】「我們」不是生活在中國的世界里,這個世界是多元的,中國是其中一部分而且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正如我們不是生活在美國的世界里,雖然美國是超級大國,但美國不是世界的全部。

  不要以為能和美國抗衡

  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 3月10日 約瑟夫·奈

  許多中國人認為,世界格局的力量正在發生轉移,中國不應該再像過去那樣軟弱,特別是對美國問題上。如果真是如此,那中國就太失策了。首先,美國不會就此衰落。第二,中國持有如此大量的美元不能看做一種真正制約力,如果中國拋售美元,美中都將受損。第三,儘管中國有著不滿,但美元很可能依舊是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美國資本市場的廣度和深度是中國無法與之抗衡的。最後,中國違背了鄧小平當年的「韜光養晦」的政治智慧。

  【點評】約瑟夫·奈以提出「軟實力」概念而出名。但他也無法避免美國人特有的傲慢與偏見。奈先生其實也應該重溫鄧小平智慧以及勇氣的各個方面。


  失落心態導致西方人誤判

  美國《僑報》 3月15日

  約瑟夫·奈在批評中國之時,沒有表現出應有的嚴謹與說服力:首先,奈顛倒了當前中美關係惡化責任的因果。其次,奈忘記了美國實力的強弱並不是中國對美政策的決定性因素。作為國際關係領域中大師級的學者,他在批評中國時所表現出的種種邏輯混亂又該如何解釋呢?筆者以為,這與思維慣性有關。

  近兩年來,在西方學界、政界和媒體中普遍存在著一種矛盾的情緒,那就是既無法迴避中國崛起的事實,又不願相信中國真的崛起了。

  他們在思想上依然固守西方中心意識和美國至上意識,可是中國的發展和世界格局變化的現實卻與他們的想像越來越遠。這種思維慣性與現實之間的矛盾產生了這樣一種奇怪的現象:

  西方依然視自己為世界的中心,傲慢地指點著其它國家,可他們經常痛苦地發現,西方不僅無法幫助解決迫切的全球性問題,反倒自身總是麻煩纏身,為世界添亂。

  在這種時候,逃避現實的人總愛遷怒於人,將自己的不幸歸罪於其他看起來幸福的人。而崛起中的中國,不管如何努力證明自己對世界是機遇而不是威脅,還是難免成為西方遷怒的目標。

  奈教授們應該拿出智慧,不要再用過去的眼光看待中國,而應正視中國的發展壯大。

  【點評】確實,當偏見成為潮流,成為決策依據,中國面臨的壓力和威脅將是空前的。泰山壓頂,中國會彎腰嗎?

  中國仍將韜光養晦

  新加坡《聯合早報》 3月16日 社論

  由溫家寶總理在「兩會」的正式場合公開回應西方媒體「中國傲慢說」的指控,顯示中國非常在意事件對其國際形象可能產生的不良影響;如果配合北京近日的一些外交舉措,或許也暗示了中國外交策略非但沒有轉變為主動進取,反而因為內部因素的考慮而將維持現狀。

  外部的挑戰固然不小,內部的威脅其實更為嚴峻。中國政府需要一個相對平和的外部環境,以便集中精力化解內部累積的社會經濟矛盾,放棄韜光養晦的外交指導方針,目前並非最佳的時機。

  【點評】中國並沒有放棄韜光養晦,問題是,當各種壓力撲面而來的時候,特別是中國認為自己的核心利益受到威脅的時候,沒有反應,這是韜光養晦還是鴕鳥政策?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沙發
匿名  發表於 2010-3-21 20:47
韜光養晦本來就是權宜之計,怎麼成了傳統了。中國的最有用的傳統就是不教條。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6 02: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