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來源:21世紀網-《21世紀經濟報道》 2010年01月16日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15日表示,目前仍未收到來自谷歌方面的正式退出申請。
在商務部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姚堅就谷歌事件專門回答了本報記者的提問。姚堅強調,任何在華經營的外資企業都需要遵守本地的法律法規,而中國也會繼續改善自己的投資環境和法治環境。
「美國google公司在華的兩家投資企業都設在北京,分別是谷歌與谷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姚堅對本報說:「目前,中國商務部和北京商委都未收到來自兩家公司的任何退出申請。」
同日,中國美國商會新聞負責人烏蘭圖雅對本報表示,到目前為止,谷歌仍是中國美國商會的正式成員。姚堅則表示,「無論谷歌最終是否退出,都不會影響中美兩國經貿關係。」
「中國擁有最多網際網路用戶」
根據商務部當天公布的數據,2009年全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900.3億美元,同比下降2.6%。
但姚堅強調,在金融危機大背景下,從2009年8月起,中國實際使用外資已連續5個月保持正增長。而2009年12月當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121.4億美元,同比增長103.1%。
在中國美國商會發給記者的聲明中,其會員企業表達了對中國市場中長期前景的樂觀。然而,「會員企業對目前商業通信、數據和網路的安全情況表示擔心」。
此前,谷歌母公司在美國時間本月12日宣布,由於監測到來自中國方面的網路攻擊,以及其他一些因素,正在考慮退出中國市場。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在14日回應稱,中國依法管理網際網路;禁止任何形式的黑客攻擊行為;中國的網際網路是開放的。
「中國目前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階段,穩定和發展是中國當前面臨的首要問題。」姚堅在15日表示。
「任何跨國企業對外投資,都必須遵守東道主國家的法律法規。」姚堅對本報說:「中國會繼續保持對外開放的投資政策,並不斷完善我們的投資環境和法制環境。」他同時表示,中國是擁有網際網路用戶最多的市場,也仍是海外跨國企業的投資首選地。
微軟首席執行長鮑爾默(Steve Ballmer)則在美國時間14日表示,微軟將繼續在中國市場運營,並將遵守中國法律。
多種對話途徑解決爭端
不斷升溫的貿易摩擦也是擺在當前中美經貿關係中的難題。
根據商務部統計,2009年中國遭遇的貿易救濟調查涉案總值為127億美元,其中70億美元來自美國,佔比55%。
「去年美國對中國發動了12起反補貼、10起反傾銷和1起特保案調查,其中6起是雙反調查。」姚堅表示:「這些貿易案件毫無道理。」
上海錦天城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傅東輝在14日接受本報專訪時認為,當前美國存在大量濫用貿易規則的情況,而且只是針對中國。「可以說,這是一種貿易'歧視』。」傅東輝曾數次代理中國企業應訴來自美歐的貿易救濟調查案,目前他是寧波某鋼隔板生產企業的代理律師,該企業正受到來自美國的「雙反」調查。
美國正在經歷一場「無就業復甦」,藍領工人將更多的埋怨指向中國,認為來自中國的大量低價出口直接影響了美國企業的生產。其中,美國鋼鐵工人協會連續發起的多項貿易指控尤為激烈。
「導致美國市場需求下降的是全球金融危機,而非中國出口。」姚堅說。他還提醒,此次全球危機的起源正是美國。
「美鋼協發起的多項貿易案,只保護了美國小部分的就業,卻影響到包括運輸物流等在內的整個產業鏈上下游的中美工人就業。」姚堅表示。
但他仍對中美經貿大局有信心,因為「我們有多種聯繫、溝通的渠道和機制」。
中國美國商會則表示,為了美國企業能更順利的在華髮展,將「鼓勵各方,包括中美兩國政府,攜手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