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只會寫自己名字的「院士」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0-1-10 07: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匯博客    發佈者:小白羊
時間:2010年1月07日 16:18

 寒冷的冬日,一則校園新聞讓人心頭充滿暖意。最近,香港大學評選出幾位「榮譽院士」,除了政界、商界、學界名流外,還有一位特殊人物:袁蘇妹,82歲,曾在港大工作44年,擔任廚師和宿舍服務員;沒讀過小學,只會寫自己的名字。

 袁婆婆沒做過什麼「大事」,但被一屆又一屆學生感念:有人身體不適,她會主動煮粥、熬藥;學生溫習功課到深夜,她為他們留夜宵;學生遇到煩心事,喜歡找她談心……學生們都說她像媽媽,她說自己只是「拎出心來對人」。

 被袁婆婆的故事打動的同時,筆者也被港大的「評獎視角」所感動。每所大學都有許多從事底層工作的勞動者,但他們很少受到關注,更別說在全校舞台上登台亮相了。「勞動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這句話我們都熟知。但事實上,高度尊崇精英、渴望成為精英,一直是社會的「主流意識」。榮譽的光環照耀著企業家、政治家、科學家、影視明星,而很少眷顧普通勞動者。在許多人的潛意識裡,也並不以當一名普通勞動者為榮。港大授予袁婆婆榮譽稱號,體現了對普通勞動者的高度尊重,也表明這樣一種理念——任何人只要對自己的職業充滿熱愛與敬畏,踏踏實實做好工作中的每件事,樂於造福他人,造福社會,那麼他們就應該得到尊重與喝彩。令人喜悅的是,袁婆婆被提名為「榮譽院士」候選人後,在港大評委中獲得全票通過。港大在頒獎詞裡如此評價:「她以自己的生命,影響了大學住宿生的生命。」

 港大此舉,也引人深思大學功能與大學精神。大學不僅需要為社會培養人才、貢獻科技成果,還要憑借其深邃的眼光和理性的聲音引領社會價值觀,在社會廣闊層面輻射先進文化。袁婆婆當選「榮譽院士」,不僅讓我們看到普通勞動者綻放的光彩,也讓我們認識到名校積極助推這種光彩滲入社會的應盡之責。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422

主題

4013

帖子

2492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2
沙發
shanren 發表於 2010-1-10 10:45 | 只看該作者
香港人顯然沒有接受黨的領導。太不懂事,太土。評個榮譽院士,不說給院黨委書記,也得給什麼系的黨總支書記吧?
司馬南同志移民。。。美國!? 真的沒去紅太陽照耀下的北朝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15 02: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