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副總裁芭芭拉·黑格有關中國問題的演講辭

[複製鏈接]

1151

主題

3848

帖子

1402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0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uaiyoulia 發表於 2009-11-1 10: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博  訊北京時間2009年10月31日 轉載)
     
    早上好。歡迎來到華盛頓三一大學。很高興在這裡見到各位。令人鼓舞的是,看到這個倡議自2000年第一次聚會以來能夠得到這麼好的發展,而且,這次活動的每一位共同協辦者都是國家民主基金會的好朋友和同事,我們都努力從別人的知識和觀點中受益,從而提高我們各自的和共同的工作成效。
     

    楊建利(那時他在21世紀中國基金會工作,現在為公民力量服務)是最早和我們討論有這方面對話需要的與中國相關的受資助者。在此之前,在與一些中國團體的工作中我們注意到很多的後天安門民運團體對西藏問題既不熟悉也不知道怎麼去做。我們當時相信,在美國和其他民主國家的自由氣氛中,民主基金會可以幫助漢族和其他民族加強為中國及其少數民族的未來尋找共同點的能力。
   
    其後,國家民主基金會對世界維吾爾大會和南蒙古人權信息中心的資助也提供了一個幫助他們參與到這樣的討論中來的機會。通過國家民主基金會的資助,得以將他們的工作從保護他們自身的宗教信仰自由擴展到將宗教信仰作為一個總體原則來保衛,並關注所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在自由世界里,這是我們大家都享有的機會。
   
    另外,雖然不是我們的資助對象,但共產主義受難者紀念基金會是國家民主基金會的一個特殊朋友。我們與該基金會有一個共同的信仰,就是每個人都應有尊嚴包括紀念的尊嚴。只有記錄和尊重事實,我們才能讓未來更好。共產主義受難者紀念基金會和國家民主基金會都選擇用1989年在天安門廣場樹立的民主女神像的複製品,來頌揚那些在選擇鎮壓而不是引導的力量下遭受痛苦並進行反抗的人。
   
    這個倡議的目標滲透在國家民主基金會的工作中,不僅僅是對中國,也對其它存在多樣化人群的國家。從肯亞到俄羅斯,喬治亞,斯里蘭卡,瓜地瑪拉,伊拉克,蘇丹,奈及利亞,盧安達,波斯尼亞,這個名單可以無限繼續下去,我們已經見證了很多民族和宗教裂痕可以變得非常危險和毀滅性的例子。作為世界公民,我們必須盡全力來停止對「他人」妖魔化和不計代價地集中資源和權力來進行統治的行為。
   
    非常遺憾的是沒有一個準則來一勞永逸地解決所有的分歧。我們都聽說需要摒棄成王敗寇而採用雙贏的方法來處理衝突,但是我們怎麼來這麼做呢?所有的利益真的能被包容和滿足嗎?即使包容下來,歷史是停滯的還是不斷變化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建立一種基於所有人都理解和能找得到的原則和規則並能夠不斷力求取得公正正義的結果的制度。
   
    這樣的制度必須有助於溝通,幫助彙集各種不同的聲音以便各利益體能夠互相溝通,最後通過公平和正當的過程來調解各種對抗性壓力。建立這樣的制度――民主制度――不只是政府部門和權力機構的工作。這要從我們開始。
   
    就中國的情況來說,我們知道中國政府害怕混亂。難道我們不也是同樣擔心混亂嗎?通過這個倡議及中國國內的努力,我們可以表明在中國這樣一個多元化的社會中,有許多資源可以用來建立而不是摧毀思想和那些值得培育而不是窒息的實際知識。對大部分人而言,不合理的政策和制度才是軟弱和不穩定的。將與自己不一致的文化民族宗教和政治領袖人物定性為恐怖分子和罪犯,也許會讓那些不了解他們的人認為他們不合法,但並不能說服那些支持他們的人,這隻能使他們沮喪和憤怒,增加而不能減少不滿和分歧。從而產生了一個因為錯失解決問題機會而留下的長久問題。
   
    你們利用可以利用的空間進行和平和尊重的對話並展示它的成果,對於中國當政者等其他人來說,可能是一個建立信心的練習。在中國國內有人在看著你們,有人希望你們利用這次機會代表他們。你們是活生生的例子,證明不同的人群可以走到一起來追求共同利益,同時又互相團結。對於那些想要一個尊重和允許不同存在的系統的人,在追求所有人的更大的利益的時候,你們有機會去探索怎樣取得這樣的一個系統。
   
    當你們繼續進行這個倡議時候,你們主動去找別人是極為重要的。在國際和國內事務中有一種趨勢,就是注意力被那些推動暴力對抗和形成危險威脅的人佔去,他們會把氧氣從別的聲音中吸走。不要試著和這些力量競爭,而要高瞻遠矚,圍繞著可達到的目標進行不懈的努力。
   
    這就是為什麼你們在後面幾天將要參與的著重專業技巧的互動講習班如此重要的原因。信息的自由流動將有助於聽到對話中的其他人的聲音。這次對話中取得的任何成果都可以作為以後繼續工作的基礎。非暴力行動工作室幫助提供公民所需要的行使他們權利或指出關鍵的環境法律經濟或政治問題的工具,而不把對抗推到懸崖的邊緣。這兩個因素對於讓當政者傾聽和建設性地回應都很重要。我們特別感激講座的主講人周先生和曼日門先生。他們奉獻了時間來這裡和你們一起工作。
   
    我想用一點時間來考慮一下從大的方面來說在中國能做到什麼。雖然我不是一個中國專家,但是從尼克松總統第一次計劃對中國開放以來,我就一直是一個中國及其在世界位置問題的觀察者。(是的,我那時只是在高中,但我很感興趣並在我的政治學討論會上就這話題做了一個簡報)。那還是冷戰時期,把東南亞丟給蘇聯對於美國來說是一件很擔憂的事。我們的政府看到了一個用中國的影響力來對抗蘇聯的機會,換句話來說美國開始和中國發展關係只是為了安全利益的考量;我相信人權,法治,知識產權和少數民族問題並不在在那次訪問的工作議程上。儘管這樣,從那以後兩國關係建立並維持下來。並提供了無數的機會來控制兩國間的衝突,建立經濟聯繫,並提供了討論中國自己的制度和政治問題的機制。兩國間的關係是多方面和複雜的,但關係在繼續,雖然每個國家內部對這個進程中的每一步的處理都有批評。
   
    關鍵是,雖然它的領導人排斥掌控不了的變化,中國現代化和發展的目標迫使該體制接受沒有料到但最終發現必須進行的修改和調整。要實現這兩個目標就意味著是一個全球化的積極參與者,但也意味著中國不能把它的人民與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思想、規範、傾向隔絕開來。我相信中國政府正在發現它永遠不夠強大,不夠聰明,不夠敏捷來管理國家並只靠政府自身為這個國家帶來進步;它必須有它的人民作為參與者的支持和智慧。開放這個領域可能是坎坷無序和困難的,但逐漸地有例子說明這正在發生。
   
    去年我們見證了08憲章的出現,一個有300多(現在有超過10000)傑出的包括體制內中層官員和農村領袖簽名的文件。在提倡其他重要原則的同時,它提倡「我們應該用開放的心胸來對待少數民族地區的糾紛,尋找可行的框架已使所有的民族和宗教團體共同繁榮」。在另外一個地方,它呼籲在尊重多數人的意願的同時確保少數人的基本尊嚴自由和人權。當然政府去追查這些簽名的人,但思想已經在那裡並給了人們一個概念上的工具。同樣,最近的中共中央全會的主題是「實現黨內民主」,如果真能走下去的話,這將是很重要的向前邁進的一步。中國政府是重要國際人權公約的簽署者,並且在2008年保證推行一個全國性的人權行動計劃。現在我們知道就像其它政府忽略它們簽署的公約和宣布的的計劃一樣,中國政府也會繼續這樣做;而與此同時,就像其它國家的人民運用這些政策作為工具來推動他們的法律規定的權利一樣,中國公民也必定會這樣去做。這些是合法的而且是中國政府承認的東西。這不簡單是是不是接受政府設立的條款的問題;這些是政府還沒有完全接受的原則但覺得至少要口上說說好話。
   
    過去這個星期我們都很感動地看到達賴喇嘛被授予了藍托斯基金會的人權獎。他也將希望之光的獎授予了一組冒著個人危險在西藏問題上直言的漢族中國人。與此同時我們很多人對於達賴喇嘛沒有被政府最高層接受感到失望。儘管這樣,我期待著我們的總統會見這位非凡的人的這一天,因為我絕對相信他會從這位有道義的謙卑的人身上得到力量,因為我們也一樣。還有一件我們應該有信心的事就是美國總統致力於少數民族權利,並且做了很多陳述來強調這個承諾。每次美國總統和中國領導面對面談話,他們都會被提醒要為正義和公平做長久的鬥爭,因為他也是這個鬥爭的產品和成就。
   
    在你們即將開始這個會議時,我表達最後幾點想法:當你們試著去理解「他人」進而認識「我們」在哪裡的時候,你們不僅要考慮從外面給壓力,也要考慮怎樣把相關技巧交給在中國國內的人,不僅僅是積極分子和知識分子,工人,律師和記者,也應該包括體制內的工作人員,以便獲取新的進展。這很重要。把你的工作方法職業化,確保你的組織和努力能夠體現你所希望在中國紮根的價值和原則,是要優先考慮的事。這要從我們每個人開始。
   
    (2009年10月8日發表於公民力量第五屆族群青年領袖研習營開幕式,轉譯自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網站)

36

主題

2804

帖子

130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02
沙發
snortbsd 發表於 2009-11-1 12:22 | 只看該作者
ned can suck 楊建利's dick!!! of course you guaiyoulia can suck that too...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66

主題

9156

帖子

45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521
3
打狗棒 發表於 2009-11-1 13:44 | 只看該作者
1# guaiyoulia

看見招牌就知道是啥貨色了!呵呵。
蝸居時代角落,笑看天下大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0 07: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